今年的超親密小戲節以「物件劇場」命題,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共同以「物件/偶」為元素,發表創作。在國際節目部分邀來「玩具劇場」、「默劇與偶戲」、「物件(材質)劇場」形式發展成熟的團隊,國內演出則邀請台灣六位資歷豐富的劇場人加入創作,讓現代劇場語言和偶戲對話或拆解重組。演出場域更首度加入了氣氛古老的大稻埕,讓人格外期待在此能看到什麼樣的小戲風景!
2013超親密小戲節
10/4~6 19:30
10/5~6 14:30
台北 溫州街區
10/9~11 16:30
10/10~11 13:30
台北 大稻埕街區
10/11~13 19:30
10/12~13 14:30
台北 永康街區
INFO 02-23378859
「微型劇場」成為近年國內表演藝術的另類趨勢,從河床劇團的「開房間」計畫、再拒劇團的「公寓聯展」,到飛人集社的「超親密小戲節」,雖各有不同的美學脈絡與創作觀點,卻不約而同地訴求比小劇場更小的近距離觀演經驗。其中,今年邁入第四屆的超親密小戲節,更將展演引入城市的咖啡館、畫廊、餐廳等迷你空間,以「少/小/親密」連結生活與劇場,實踐城市即劇場的想像。策展人石佩玉表示,現今的演出製作多定調為「大/多/遠觀」,超親密小戲節反向操作,看似賭氣,實為對創作生態的反動。
首度走到大稻埕 走路看戲是特色
超親密小戲節以「物件劇場」命題,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共同以「物件/偶」為元素,發表創作。石佩玉表示,相較前三年以跨界組合為節目策展方向,今年小戲節邀請台灣六位資歷豐富的劇場人加入創作,讓現代劇場語言和偶戲對話或拆解重組。而國外節目則著重在邀請形式發展成熟的團隊以為對照,包括「玩具劇場」、「默劇與偶戲」、「物件(材質)劇場」等,豐富多元。
「走路看戲,看戲走路」也是小戲節的特色之一,觀眾將成為城市的旅行者,在移動中「中場休息」。今年小戲節將在「永康街區」、「大稻埕區」、「溫州街區」三地展開,路程中將沉浸在日殖民的蛛絲馬跡、台灣歷史的常民切面、雜揉各文化的創意基地。
玩具劇場、丑角默劇 國際節目形式成熟
三齣國際節目的來頭不小,來自荷蘭的「克林姆紙劇場」(Grims Paper Theater),創立至今卅年,歷來作品集結成書,早已成為歐洲「玩具劇場」的經典教材;該團位於中世紀古城第芬特爾市的「紙劇場」,僅能容納十五名觀眾,是當今西歐最小的劇場。紙劇場的藝術家費利茲(Frits Grimmelikhuizen)從不使用語言,他熱愛將電子聲響、古典樂及環境音效融於一爐。此次來台的《循環》是一部向神聖自然致敬的作品,儘管人類不斷破壞環境,擾亂生態,但大自然依然屹立甚至益發強壯。費利茲以「玩具劇場」的形式,傳達週而復始的循環概念,準確且飽含哲理。
同樣來自荷蘭的「夢想劇場」(Theater of Dreams) 以葉倫.博爾文柯(Jeroen Boerwinkel) 和羅拉.海茉絲(Laura Hamers)為主要創作者。他們致力於研發身體說話方式,用想像力拓展動作語彙的各種可能。《丑角之夢》述說一位成天飲酒作樂,把周遭一切都當玩具的中世紀丑角,每當沉入夢鄉之際,總會夢到玩偶活了起來。融合默劇、偶戲、面具等表演元素,《丑角之夢》傳神演繹自中古歐洲流傳至今的劇場鄉野雜談。
美國克里斯.葛林(Chris Green)與艾琳.歐爾(Erin Orr),去年受小戲節之邀,來台開設工作坊與,今年則與台灣劇場工作者共同創作演出。《蛇來的那一天》以廚房、走廊、院子為空間,三個彼此互相影響的環境同時上演、交織、碰撞,創造一齣關於家庭生活的小品。該劇充分運用環境特性,巧妙連結物件的意義——物件是道具、是演員,也是空間,同一種材質,有無限玩法。
劇場人玩物件 擦出奇幻火花
國內節目則邀集了台灣偶戲創作者、小劇場導演及多媒體藝術家,大膽玩「物件」,帶來更自由、開闊的偶戲想像。無獨有偶劇團團長鄭嘉音與陶藝家吳其錚合作,《陶氣》挑戰用粗獷、沉重的陶材質來製偶,顛覆傳統偶戲講求輕巧堅固的材質特性。台原偶戲團羅斌與伍姍姍的《女人回家的地圖》,透過仗頭偶、物件和裝置,展開一張女性的自我認同與尋找過去的路程。《在肉鋪裡學寫一首詩》由有「操偶神手」封號的薛美華與劇場導演傅裕惠聯手,要觀眾從死亡裡反思,看向生命的起點與終點,死亡該是我們所熟悉的事。
小劇場編導王瑋廉的《大學生伊凡的故事》,是小戲節中唯一以文本出發,再發展物件語言與形式的作品。該作以俄國作家契訶夫的短篇傑作《大學生》為文本,敘事從小小的空間和短短的時間中延展開來。多媒體劇場藝術家周東彥的《我和我自己的午茶時光》,則打破小戲節向來的手工細緻感,用貼近現代人生活的「智慧型手機」,呈現物與人反轉的世界。擅以文學入戲、風格強烈的莎妹劇團導演Baboo,藉由《一一》解構、重組物件的功能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