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1年攝於板橋。(台北市立美術館 提供)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攝影半世紀 走過生命孤寂

在台灣攝影史上,張照堂是台灣攝影現代性發展與轉型的關鍵人物。從傳統相機、數位相機走到手機攝影時代,從靜態拍到動態影像,超過半世紀的攝影歷程,現正在北美館展出;「歲月/照堂」展出一九五九年迄今的四百餘件作品,從苦悶孤寂的宣洩到對人的長期關懷,鋪展出深刻的生命觀察。

在台灣攝影史上,張照堂是台灣攝影現代性發展與轉型的關鍵人物。從傳統相機、數位相機走到手機攝影時代,從靜態拍到動態影像,超過半世紀的攝影歷程,現正在北美館展出;「歲月/照堂」展出一九五九年迄今的四百餘件作品,從苦悶孤寂的宣洩到對人的長期關懷,鋪展出深刻的生命觀察。

歲月/照堂:1959-2013影像展

即日起~12/29  台北市立美術館

在台灣許多文藝知青的心目中,張照堂有著偶像般的地位。一九六二年,年僅十九歲的張照堂,拍下看不見頭部的年輕男性背影、在新竹五指山上攝下男性裸露背部肌理、同樣不見頭部的照片,這些黑白照片中,不僅流露張照堂晦澀、敏銳又早熟的年少心靈,時至今日,這系列影像也成了台灣戒嚴時期,青年內心苦悶的重要象徵。

透過影像宣洩苦悶及壓抑

張照堂今年七十歲,超過半世紀的歲月裡,他未曾放下手中的相機,身為台灣攝影現代性發展與轉型的關鍵人物,他從傳統相機、數位相機走到手機攝影時代,從靜態拍到動態影像,以「隨時走路,即時在場」的精神,作品涵蓋攝影、電視片、紀錄片與劇情片。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的「歲月/照堂:1959-2013影像展」,展出一九五九年迄今的四百餘件作品,回顧張照堂創造的「影像史」,包括從未發表的肖像、數位和手機攝影,和以「展中展」方式重現一九六○年代參與「現代詩畫展」和「不定形展」等實驗性影像裝置,和塗鴉、拼貼等罕見之作。

就讀台北成功中學時,張照堂參加學校攝影社,受指導老師、已故資深攝影家鄭桑溪啟蒙,激發張照堂對庶民題材的興趣與關注,他拍攝城市街景、農村風貌,孩童與農人等百工樣貌。因為年少羞怯,張照堂喜歡不設防的孩童,或從大人背後與側面取景,避免和成人尷尬照面,而這樣簡白純真,時而帶點孤單的影像,奠定他一九六○年代存在主義風格的初步基調。

壓抑沉悶的時代氛圍下,大學時期的張照堂從《現代詩》、《歐洲雜誌》、《劇場》等雜誌吸收西方現代文學、藝術、音樂、劇場與電影資訊,深受存在主義與超現實主義影響,他發現相機是直接而準確的工具,藉由影像宣洩苦悶及壓抑,失焦、失首、失能的意象傳達荒謬、疏離與冷酷,劇場式的影像演繹生命虛無的姿態,張照堂自認:「從現代主義的空虛與荒蕪所領會到的存在感,似乎揮之不去,一直尾隨到現在。」

「人」一直是關懷與拍攝的主體

一九七○年代張照堂進入電視台工作,展開十三年的報導攝影生涯,廣泛吸收寫實風格的文學與電影,透過相機捕捉庶民生活,直覺抒發情感,並製作「王船祭典」、「紀念陳達」等電視節目,從年少對自我內心的思索,走向對外在世界的觀照,思索困境下人的生存價值與意義。

一九八○年代中期之後,張照堂偏好隨機的視點移動,傳達生命環境的隱喻,也在日常生活捕捉謎疑、異質或怪誕的景象,例如拍人偶、標本等人造風景,或在畫面留白,彷彿人物和風景都處在一種無解的等待當中。此外,他也擅長留下為人忽略的荒謬時空,有如介於現實與非現實之間的謎。

半世紀的攝影歲月,「人」一直是張照堂關懷與拍攝的主體,他隨性拍下人們的容顏,從未使用腳架或閃光燈。關於肖像攝影,張照堂提到,「如果我們仔細閱讀,目不轉睛地瞪著一張臉孔,每一張臉孔都是自我完成的歲月雕刻。在快門落下前,我注視著他們;快門落下後,他們開始注視著我。我們彼此互望,視線焦點連成一線。」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