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跟我來!」被帶領到非傳統劇場空間的觀眾,就這樣在一幢建築中展開另類的劇場之旅……這就是導演巴瑞特及他所帶領的Punchdrunk劇團的創作特色,讓觀眾遊走於整個演出空間、拼湊散落在各處的演出片段,藉此創造出每個觀眾自身獨一無二的觀戲經驗。
你戴上白色面具,被引領進入一棟五層樓的飯店,沒有觀眾席與舞台的界線,整棟建築物裡的一百多個房間都是發生表演的場所;三個小時內,你在每個角落「遇見」那些身著一九三○年代服裝的角色們,隨時隨地在你眼前、身後甚至耳邊呢喃、兀自展開故事情節,不需要場燈熄滅的提醒,你在瞬間就掉入這個超現實的奇異平行世界,如夢又似真。
自二○一一年起,在紐約一棟廢棄飯店上演的《無眠夜》打破了傳統劇場的形式結構,並且大膽挑戰觀眾的既有看戲模式;觀者不再是被動地坐在椅子上接收舞台上的訊息,而是遊走於整個演出空間、拼湊散落在各處的演出片段,藉此創造出每個觀眾自身獨一無二的觀戲經驗。這種被稱為「實境劇場」(Immersive Theatre)的新型態劇場形式,在紐約劇場圈掀起巨大話題,許多觀光客前往紐約,甚至寧願捨棄百老匯音樂劇,也不願錯過這個神秘的演出。不過,人們卻不一定曉得,打造出《無眠夜》的導演巴瑞特(Felix Barrett)及他所帶領的Punchdrunk劇團,其實都是不折不扣的英國團隊。
在非傳統劇場空間 尋找「故事性」
Punckdrunk的作品向來選擇在非傳統劇場空間演出,無論是廢棄的釀酒廠、維多利亞時期的棄置學校、火車站下的陰暗隧道或是荒涼的花園,空間本身的故事性和歷史,一直都是巴瑞特在決定演出場域時的首要考量。巴瑞特對於空間的敏銳度和感受力的養成,可以追溯至童年時期,他在父親任職圖書館員的倫敦大學圖書館裡,探索猶如瑰麗迷宮般的新古典主義建築的經驗。
十六歲那年,巴瑞特在倫敦的克林克監獄看了羅伯.威爾森和漢斯.庫恩(Hans Peter Kuhn)共同創作的大型裝置藝術H.G後深受震撼,也奠基了他對於漫遊式觀演關係的興趣。在艾克賽特大學就讀戲劇系期間,巴瑞特已經展開了對於演出空間和觀眾參與形式的一連串實驗,譬如在深夜的高速公路路肩上演出《浮士德》。即使每次大膽的挑戰最後總是引來警方的關切,也不乏無數次的失敗,巴瑞特卻更加確信,重新思考觀眾和場域的觀看關係是他的劇場美學核心。
二○○○年,巴瑞特從大學畢業後成立Punchdrunk劇團,延續他對於場域和觀眾之間互動的關注,帶領整個團隊在倫敦和英國各地,找尋充滿「故事性」的建築物或空間作為演出場所。巴瑞特除了負責導演,也操刀整個場景的設計,他與編舞家道爾(Maxine Doyle)長期共同創作,兩人揉合了劇場、舞蹈、裝置藝術、聲響和電影敘事結構,致力於實驗打破傳統第四面牆的觀戲經驗,使Punchdrunk近乎成為當代「實境劇場」的代名詞。
取材經典作品 打造獨特戲劇體驗
事實上,「實境劇場」的起源眾說紛紜,其中一派說法可以追朔到一九六○至七○年代期間偶發藝術(Happenings)和裝置藝術的崛起,以及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在其著作《空的空間》The Empty Space裡所提及的「任何場地,無論室內或戶外,皆能成為『劇場』」的概念等,都被認為是重新檢驗、解構西方傳統劇場的「實境劇場」的原型之一。 然而,更直接影響巴瑞特的還有廿世紀末英國導演華納(Deborah Warner)的「場域特定」(Site-specific)作品《天使計畫》The Angel Project;它的漫遊形式及與場域間的強烈連結,都是在Punchdrunk的每齣作品中可以發現的特色。
巴瑞特曾表示不太認同Punchdrunk被定位為「實境劇場」,他認為「場域共感」(Site-sympathetic)一詞更為貼近自己的創作。他自言:「我決定空間之後才確定要演出什麼內容。建築物及空間告訴我該做什麼,和它們想要被說出來的故事。」事實上,Punchdrunk的演出形式雖然離經叛道,但敘事內容總是取材自經典劇作或文學作品;巴瑞特擅長擷取其視覺意象或是片段情節作為演出敘事的基底,並且藉著重新設定時代背景給予觀眾猶如誤入時光隧道的錯亂感。
除了在大西洋兩岸掀起旋風的《無眠夜》改編自《馬克白》之外,○六年巴瑞特在泰晤士河北岸船塢區的巨大棄置廠房中重新詮釋歌德的《浮士德》,他將整棟五層樓建築、共一萬四千平方公尺的空間,打造成五○年代美國中西部的無名小鎮,場景設計的細節考究與逼真彷彿帶領觀眾進入時光隧道,並且拿下當年度Critics' Circle Theatre Awards最佳設計獎。
隔年,Punchdrunk在倫敦巴特西藝術中心(Battersea Arts Centre)上演改編自美國作家愛倫坡的驚悚小說《紅死病的面具》,觀眾置身在擁有超過七十個房間的百年建築裡,跟隨鬼魅般隱現的表演者,浸淫在愛倫坡筆下惡夢般的狂歡世界。而目前正在倫敦上演的《溺死者》The Drowned Man則是改編自畢希納的《沃伊采克》(編按);巴瑞特提煉出原作中對於人性的復仇與嫉妒心理的刻畫,重新料理這部經典,並且將時空人物重新設定在廿世紀中期的美國電影片廠與一座小鎮;這也是Punchdrunk創立以來規模最大的製作。
「神秘感」的劇場 為你述說只屬於你的故事
「神秘感」是巴瑞特與Punchdrunk創造的劇場世界裡不可或缺的元素。每個觀眾戴上白色面具、被告誡保持安靜、在希區考克式的電影場景裡拼湊線索、與同伴走散,或是,冷不防被演員悄聲帶進房間裡私密的一隅、摘下你的面具,輕握住你的手述說當下只屬於你的故事……這些近乎儀式般的Punchdrunk印記,給予觀眾在探索演出的過程中,迥異於傳統劇場的被動式觀戲經驗。
此外,每個角色本身便是一段敘事,觀眾必須藉由跟隨表演者們及場景裡散落的線索來拼湊演出全貌,藉此,演出的詮釋權完全回到觀眾手上;即使同一晚的演出,每個觀眾極可能體驗到與彼此完全不同的故事內容。
巴瑞特現年才卅五歲,他與Punchdrunk的成功,也反映了新世代的劇場觀眾對於傳統觀戲經驗的不滿足,及當代媒體和科技對於審美經驗的改變趨勢。在Punchdrunk崛起之後, 「實境劇場」不再是劇場圈的邊緣美學,事實上,英國劇場圈現今也不乏其他異色亮眼的「實境劇場」劇團。雖然在目前仍難以斷定這股潮流仍會持續多久及其長遠影響,但巴瑞特與Punchdunk已經被視為下一個世代的劇場主流先鋒。
編按:可參閱本刊251期,p.118,魏君穎〈恍惚遊走間 戲在你身邊—Punchdrunk劇團《溺死者》〉一文,2013年11月號。
人物小檔案
◎ 現年35歲。2000年畢業於艾克賽特大學戲劇系後,隨即創立Punchdrunk劇團並擔任藝術總監,主要負責導演與場景設計,並且與編舞家道爾(Maxine Doyle)長期共同創作,帶領Punchdrunk成為當代「實境劇場」的先鋒。
◎ 2003年《無眠夜》在倫敦首演;2009年跨越大西洋,於波士頓舉行美洲首演並贏得 Elliot Norton Theatre Award 最佳劇場體驗獎(Best Theatrical Experience);2011年於紐約雀兒喜區一棟廢棄旅館再度上演,成為紐約客之間的熱烈話題,數度加演直至2013年底。
◎重要作品:《無眠夜》Sleep No More、《浮士德》、《紅死病的面具》The Masque of the Red Death、《228隧道》Tunnel 228、《猶如一吻》It Felt Like A Kiss、《極樂世界的崩毀》The Clash of The Elysium、《溺死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