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可拉斯.海特勒(Charlotte MacMillan 攝 National Theatre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全球舞台超級戰區!倫敦劇場全攻略 /焦點導演

尼可拉斯.海特勒 掘探古今 雅俗之間自在縱橫

現任英國國家劇院藝術總監的尼可拉斯.海特勒,是英國劇場界重量級的人物,在擔任國家劇院總監任內,不僅製作上經典劇碼與當代劇作並重,更開發出多元的經營方式,讓國家劇院的影響力益形深遠。而執導題材類型相當多元的他,不管是商業性音樂劇、嚴肅的莎劇或古典的喜劇,都能精采呈現,讓觀眾更能感受到劇場的獨特性。

現任英國國家劇院藝術總監的尼可拉斯.海特勒,是英國劇場界重量級的人物,在擔任國家劇院總監任內,不僅製作上經典劇碼與當代劇作並重,更開發出多元的經營方式,讓國家劇院的影響力益形深遠。而執導題材類型相當多元的他,不管是商業性音樂劇、嚴肅的莎劇或古典的喜劇,都能精采呈現,讓觀眾更能感受到劇場的獨特性。

提到英國導演尼可拉斯.海特勒(Nicholas Hytner),很難不聯想到英國國家劇院。自二○○三年上任的海特勒,是國家劇院成功的經營者,除了繼續背負國家劇院有計畫製作經典劇碼的使命之外,也不吝給予年輕劇作家、新作品展演的機會。在他任內,國家劇院開展了與 Travelex 的長期合作,提供便宜的票價、鼓勵年輕人進劇場看戲,成功地為國家劇院開發新的觀眾群;而從二○○九年開始的「國家劇院現場」(National Theatre Live),將國家劇院製作同步在英國各地電影院放映,使國家劇院製作不必透過巡迴也能達到倫敦以外的觀眾。

海特勒在國家劇院藝術總監任內,穩固了國家劇院成為英國劇場旗艦的地位,亦成功地幫國家劇院建立起各種可行的商業模式,因此,即使海特勒即將在二○一五年卸下藝術總監一職,他在國家劇院十二年間所做的貢獻,仍將對英國劇場界有深遠影響。

各類劇本掌握得宜  雅俗之分不等於藝術高低

雖然近年來海特勒多半以國家劇院藝術總監的身分被看待,他亦常以此身分為各類相關議題喉舌請命(像是政府文化補助政策、英國少數族裔在劇場中的能見度等議題),但他更是英國當代的重要導演之一。海特勒認為,藝術的雅俗之分無法成為判定劇場作品高低的重要因素,商業作品也不見得就得與嚴肅的劇本分道揚鑣。他的得獎作品——包括音樂劇《西貢小姐》、拍成電影的《歷史課男孩》,及現在仍在倫敦商業劇場與百老匯演出的《一僕二主》One Man, Two Govnors(註)——便證明藝術成就高的作品亦可以是長賣的商業劇場,而成功的商業劇場則能讓更多觀眾體會劇場的獨特性。這三個代表作品,也能看出海特勒對於迥異的劇本種類都能夠高度掌握:可以是載歌載舞、在舞台上有直升機的大型歌舞劇,可以是以說故事、情節為主的嚴肅劇本,也可以是最能抓住觀眾的喜劇。

海特勒導演過不少喜劇,光是在國家劇院執導的,自十七世紀伊莉莎白喜劇至十七至當代新創作皆有。在劍橋大學英文系所受的訓練,似乎有助於他挖掘英國戲劇作品裡較少被搬演的劇本。

除了《一僕二主》之外,最近較為知名的,是選錄於「國家劇院現場」第一季、作為壓軸播出的《倫敦淘金》,由實力派演員菲奧娜.蕭(Fiona Shaw)及賽門.羅素.比爾(Simon Russell Beale)領軍,穿著維多利亞時代的服裝演出。然而,海特勒並不是全本照搬這個寫於一八四一年的作品,而是與當代劇作家理查斌(Richard Bean)合作,將作品稍作改動,觀戲者因此不覺作品寫作年代遙遠而產生隔閡。

或可見海特勒直接將時空背景改至當代,拉近劇本與當代觀眾之間的鴻溝:像是班.強生(Ben Johnson)寫於一六一○年的《煉金術士》,成為兩男一女的詐騙專家組合、為侵占渡假空屋的現代喜劇;而復辟時期喜劇《型男》Man of Mode( 1676), 不少場景發生在新潮的夜店,在聲光轉換之間,角色的關係成了當今都會男女愛情遊戲之寫照;古典的語言卻不顯得突兀,反倒是讓製作多了幾分以古喻今之感。

執導莎劇  呼應當代社會情境

對古典劇本的熟悉,也讓海特勒導演了許多莎士比亞作品。一如他對待古典喜劇的方式,海特勒執導的莎劇,也因應當代社會做了許多改動。

《奧賽羅》是海特勒二○一三年的最新製作(演出奧賽羅與伊阿戈的兩位演員,是今年《標準晚報》最佳男主角獎共同得主),發生於塞浦勒斯的軍事基地裡,以迷彩裝、拒馬、槍枝裝配出的寫實舞台,加上軍中的同儕暴力,合理化了伊阿戈的存在,不需要依賴空泛的嫉妒便能展現這個角色;遙遙對照的,是海特勒擔任國家劇院藝術總監第一年所作的《亨利五世》,一樣著迷彩服的軍人,適切傳達出對阿拉克反恐戰爭的質疑。

而二○一二年的《雅典的泰蒙》,泰蒙(賽門.羅素.比爾扮演)成了倫敦金融區的首富,開場時與政商名流交往的宴會、與下半場泰蒙淪落為街友卻無人伸出援手的強烈對照,看在經濟一直震盪、金融危機從未遠去的倫敦觀眾眼裡,想必是心有戚戚焉。當代生活的肌理,與莎士比亞的文本,在海特勒的導演下,相互映照,成功引起觀眾共鳴。

當代劇本不錯過  古今皆重視

海特勒同時也執導不少當代寫成的新作品,除了《歷史課男孩》之外,還有描繪史達林與布爾加科夫的《同謀者》Collaborators、背景設於東倫敦移民社區的《英格蘭人民非常友善》England People Very Nice、檢視英國印裔移民藍領生活的喜劇《拉夫塔、拉夫塔…》、虛擬詩人奧登(Auden)與作曲家布萊頓(Britten)會面的《藝術的慣性》Habit of Art、以及野心編改自菲利普.普爾曼(Philip Pullman)同名小說的《他的闇黑元素》等等,親身示範國家劇院古今作品皆重視的原則。不論以劇場導演或是國家劇院藝術總監的身分檢視海特勒,他都是劇場新生代望塵莫及的典範人物。

 

註:One Man, Two Govners 是哥多尼所寫的藝大利古典劇本《一僕二主》 Servant of Two Masters的改編版,為理查.賓所寫,將時空置換到1963年的英國布萊頓。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 1956年生,劍橋大學英語系畢業。現任英國國家劇院藝術總監

◎ 導演代表作品:《西貢小姐》(1989 ,《標準晚報》最佳導演獎 )、《旋轉木馬》(1992,奧立佛獎最佳音樂劇導演、東尼獎最佳音樂劇導演)、《克雷普媽媽的莫莉屋》(2001)、《他的闇黑元素》His Dark Materials(2003)、《歷史課男孩》The History Boys(2004,奧立佛獎最佳導演、東尼獎最佳導演 )、《費德兒》(2009)、《倫敦淘金》London Assurance(2010)、《同謀者》(2011)、《一僕二主》(2011)、《雅典的泰蒙》(2012)、《奧賽羅》(2013)

◎ 藝術總監監製代表作品:《傑利史賓那,歌劇版》(2003)、《戰馬》(2007)、《浪潮》(2007,見米契爾文)、《舞會之後》(2010)、《科學怪人》(2011)、《倫敦路》(2011)、《深夜小狗神秘習題》(2013)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