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凱蒂.米契爾在德國執導作品《茉莉小姐》,2013/14劇季在柏林列寧廣場劇院演出。(Thomas Aurin 攝 The Schaubühne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全球舞台超級戰區!倫敦劇場全攻略 /焦點導演

凱蒂.米契爾 影像導入 多角度鑽探文本

活躍於英國與歐陸的知名英國導演凱蒂.米契爾,以結合多媒體、劇場同步影像等劇場形式聞名。她認為生活中接收訊息的方式,並不像傳統劇場寫作一般,讓特定角色負責特定台詞,而是混亂、多元地同步接收到不同面向的訊息;在舞台上同時展現實地電影拍攝的過程及成果,則能反映出當代生活的混亂,而演員為了在舞台上展現多重訊息,卻需要精密的排練,排練的基礎,則在於文本。

活躍於英國與歐陸的知名英國導演凱蒂.米契爾,以結合多媒體、劇場同步影像等劇場形式聞名。她認為生活中接收訊息的方式,並不像傳統劇場寫作一般,讓特定角色負責特定台詞,而是混亂、多元地同步接收到不同面向的訊息;在舞台上同時展現實地電影拍攝的過程及成果,則能反映出當代生活的混亂,而演員為了在舞台上展現多重訊息,卻需要精密的排練,排練的基礎,則在於文本。

凱蒂.米契爾(Katie Mitchell)是英國當代導演中極為活躍的一位, 也是爭議性最大的一位。支持米契爾者,盛讚她對文本的處理方式及導演手法,但不滿於米契爾與文本工作的方式、甚至認為米契爾撕裂文本者亦所在多有。對於想更深入理解米契爾工作方式及其作品,且不希望被劇評左右者,英國國家劇院藝術總監海特勒為米契爾所著《導演的技藝:劇場手邊書》The Director’s Craft: A Handbook for the Theatre(2009)之前言,是值得參考的:海特勒看到的米契爾作品,是嚴肅的目的性與強烈情感的結合,雖然他不一定總能與米契爾意見一致,但他對米契爾工作的方式充滿敬意。

亦如海特勒在該書前言中所說,當他在二○○三年上任為英國國家劇院藝術總監後,最要緊的幾件事之一,便是讓米契爾能與英國國家劇院穩定合作;而與國家劇院的良好關係,也讓米契爾得以與合作多時的設計師繼續工作,並能培養長期合作的演員團隊。

同步影像  提供觀眾多重訊息

米契爾近年來最為人熟知的風格,即是在國家劇院發展出來的一系列結合多媒體、音樂與聲音、電影拍攝現場、即興創作等手法所創作的作品,像改編自吳爾芙同名小說的《浪濤》Waves(2006年首演於英國國家劇院,並在英、美、歐洲巡迴)、馬汀.昆普的《除掉她》Attempts on her Life(2007),以及改編自杜思妥也夫斯基小說《傻瓜》的《…她的蛛絲馬跡》...Some trace of her(2008)。這些製作裡推展出的美學與工作形式,亦讓米契爾受邀導演其他風格近似的作品,像是結合普賽爾(Purcell)歌劇、詩作所發展出的《蒂朵之後》After Dido(2009,英格蘭國家歌劇院和楊維克劇院),或是至柏林導演克略茲(Franz Xaver Kroetz)的《請求音樂會》Wunschkonzert(2009)。

在劇場裡呈現同步電影拍攝、運用多媒體等手法,來自於米契爾對劇場慣例的反思。米契爾認為,生活中接收訊息的方式,並不像是傳統劇場寫作一般,依著既定的敘事規則走,讓特定角色負責特定台詞,而是混亂、多元地同步接收到不同面向的訊息;在舞台上同時展現實地電影拍攝的過程及成果,則能反映出當代生活裡的混亂(註1)。然而,演員為了在舞台上展現多重訊息,卻是需要經過精密的排練;排練的基礎,則在於文本。

理解內心  透過話語也透過行為

乍看之下,米契爾的多媒體作品,是由斷裂的、不連續、多地點發生的現場演出交織拼貼而成;也正因此,有些劇評家認為她撕裂文本。然而,段落與段落之間的聯繫,唯有仰賴密切的文本分析,但重視文本並不意味著受限於文本。米契爾認為,劇場創作不僅是關於做一個劇本,而是關於人類言行的展現;若是要理解人的內心,不僅只透過話語,而是通過情感與各種行為來表現。因此,排練初期,米契爾會與團隊仔細討論文本,但同時也會透過影像,從中尋找人類行為與情感的結晶:行為若是準確的,便能帶出當下正確的情感,演員的即興創作,亦是透過精密思考情感與行為的連結而出發,集體發展製作的各項細節(註2)。

熟悉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讀者,此時應該可以看出米契爾受到史氏工作方法的深遠影響。這樣的手法,在米契爾執導經典作品時,更是清楚。《導演的技藝》一書裡,米契爾以排練契訶夫《海鷗》的過程為藍圖,不藏私地、詳細地解釋史氏工作方法如何理解並建構角色。排練初期,除了一行一行討論文本之外,一一列舉文本中提到的線索,再以大量的問題幫助演員塑造角色歷史,並透過即興,補足劇本中不完整的角色關係。

作品多元  執導功力受肯定

米契爾亦導演過不少希臘悲劇,例如在國家劇院演出的《伊菲格涅婭在奧利斯》Iphigenia at aulis(2004)與《特洛伊女人》Women of Troy(2007);英國《衛報》以「劇本仿若昨日才抵達郵箱一般」評論《伊》劇,讚揚米契爾將古典戲劇當代化的手法。事實上,米契爾導演希臘悲劇的能力很早便受肯定,一九九六年,她為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導演的《腓尼基女人》The Phoenician Women,為她獲得當年的《標準晚報》最佳導演獎。二○一三年十一月,米契爾與近年來合作最密切的劇作家馬汀.昆普攜手合作,再度於德國漢堡執導《腓》劇,讓人十分好奇這個版本與一九九六年版本的差別。

米契爾與馬汀.昆普近年來的合作,包括昆普自己的作品如《除掉她》Attempts on Her Life(1999、2007)、《鄉鎮》The Country(2000)、《面壁槍決》Face to the Wall(2002)、《城市》The City(2008),以及昆普的文本翻譯如《海鷗》(2006)、《猶太妻子》The Jewish Wife(2007)、《青春之慟》Pains of Youth(2009)。 以上這些作品,雖然風評不一, 米契爾皆以一貫的細緻手法,處理角色之間的情感;其中,昆普自己作品的實驗性風格,與米契爾的導演相得益彰。兩人亦結合對歌劇的興趣,與作曲家約翰.班雅明合作,在二○一二年推出全新歌劇《銘刻於表》Written on Skin

米契爾亦在僅容廿五人的小劇場裡導演《深夜時刻》Small Hours(2009)、在《烏布的審判》The Trial of Ubu(2012) 裡運用布偶 ,以及兒童劇《美女與野獸》(2010)、《糖果屋》Hansel and Gretel(2012)。米契爾導演的作品多元,實非短短一文可以細數,也更讓米契爾未來的每一個作品,都讓人充滿期待。

 

註:

1.影片〈在凱蒂米契爾作品中探索多媒體〉,此為英國國家劇院所製作。 www.nationaltheatre.org.uk/video/exploring-multimedia-in-katie-mitchells-productions

2. 影片〈多媒體製作裡的攝影〉,www.nationaltheatre.org.uk/video/cinematography-in-a-multimedia-production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 生於1964年、牛津大學英文系畢業。曾獲《標準晚報》最佳導演獎(1996)。

◎ 合作過的劇院: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皇宮劇院、國家劇院、楊維克劇院、東瑪倉庫(Donmar Warehouse)、漢普斯特劇院、皇家歌劇院、英格蘭國家歌劇院;歐陸/薩爾茲堡藝術節、亞維儂藝術節。

◎ 導演過的劇作家、作家與作曲家:艾思奇利斯(Aeschylus)、貝克特、 班雅明(John Benjamin)、馬汀.昆普(Martin Crimp)、杜斯妥也夫斯基、契訶夫、歐里庇得斯(Euripides)、 惹內、韓德爾、柯克伍德(Lucy Kirkwood)、 莫札特、 諾諾(Luigi Nono)、西博爾德(W. G. Sebald)、史提芬斯(Simon Stephens)、 史特林堡、 吳爾芙。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