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表演藝術評論從報紙專欄首開先例,平面媒體沒落後,逐漸轉入網路平台各自發言,從個人感性抒發到培養專業理性批判,可謂眾聲喧嘩,各有立場。評論的累積、演後討論形成的文本,都是建構台灣表演藝術立論的知識檔案,如果我們不當評論的生產也是匆匆流逝觀後感而已,則更多好文的產生將足以協助我們觀視著台灣的創作力如何、為何,邁向未來。
因擔任國藝會「表演藝術評論台」「台長」之職,這兩年我常被邀請寫下關於評論、評論台的操作、寫作倫理、生態觀察等文章,但這實在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因為,在缺乏對話與研究基礎上,上述觀察或論述,幾乎是閉門造車,單人獨白,且缺乏理論脈絡。我迫切認為,相關論壇或研討、座談有其必要性,不僅因為評論方興未艾,潛力可期,也因為多所學校也漸次開闢學門或課程,關注於表演藝術評論的理論建構與實踐,顯見不論運用或研究,均足以受到重視,並不再是冷門或偏門課題。
報紙評論專欄首開先例 網站、雜誌延續精神
話說一九九七年之前,平面媒體未嘗見固定表演藝術評論專欄,《民生報》「民生劇評」首開先例,起因是當時在《民生報》文化版擔任記者的我有次向紀蔚然老師邀約為某齣戲寫評,紀蔚然很「冷」地回答我,要寫,就固定版面寫,不然沒用。
登時,被潑了一盆冷水,但也轟轟然覺得「有為者亦若是」。承老師看得起,身為媒體一分子,在可施力範圍內應盡力改善這類環境。於是在當時文化版主任林英喆大力支持下,「民生劇評」每週一固定專欄版面平空誕生,紀蔚然、周慧玲、王墨林、林鶴宜、陳正熙、傅裕惠是主力評論人,間再邀約其他特約評論人,堂而皇之撐了四、五年。
隨後媒體生態每下愈況,文化版自身難保,評論「文章深奧難讀」、「只寫小眾戲劇誰看?」的上層批評壓力與日俱增,二○○二年前後,專欄版面還是消逝了。緊接著是平面媒體整體產業的衰亡。再回過神的時刻,已到了上窮碧落下黃泉、撲天蓋地漫身而來的網路世代。最先注意到的是一群無酬志工自建自營自寫自編,囊括演前預報、演後評論、劇場交流、活動日誌看板的「每週看戲俱樂部」網站(www.mjkc.tw),以及長期經營、隸屬兩廳院的紙本雜誌《PAR表演藝術》因應閱讀習慣改變,評論文章從過去兩千字縮短為一千兩百字,寫字人「積習」難改,但可容篇數擴張,無異增加評論分量。
專業「表演藝術評論台」積極發聲 網路媒介成主流
國藝會於二○一一年九月開辦的「表演藝術評論台」當然是這幾年最受矚目的「版面」,在〈如何攻略評論台〉一文我曾寫下下述資料:過去兩年,評論台分別登載正式評論兩百五十七篇(二○一二年)、一百九十七篇(二○一三年),接受並刊登投稿文章一百廿五篇(二○一二年)、一百卅九篇(二○一三年),由於表演節目多數集中於周末檔期推出,上述篇數如以一年五十二周平均估算,每週登載的正式評論均四至五篇,投稿文章至少兩篇。以全國各地演出量來看,每週四至五篇當然不足以涵蓋全部節目,但史上迄今為止,表演藝術評論台應該是演後評論容量最多、生產力最高、節目覆蓋率最高的言論平台。
去年,台新藝術獎在過去與平面媒體合作的「新藝見」專欄之外,也擴充另外專設「Artalks」網頁,邀請年度觀察人固定撰文。於是,目前可見表演評論主舞台顯然都轉向了網路媒介,包括個人臉書、部落格文章的披露或轉貼、分享,《PAR表演藝術》電子書閱讀形式及網路「搶先看」手法等等,網路媒介主流位置已站穩,從中體現的新的評論動能及批評風格頗值得觀察。
網路平台取代專欄 個人感性抒發轉入專業理性批判
首先可以提出的是,「平台」概念已取代了「專欄」框架形式,亦即過去因版面所限(同時也獨攬)形成的詮釋權力的憂慮或批判(在「民生劇評」時代,創作人不滿無法提出回應,或私下抱怨文章觀點過於武斷的聲浪所在多有),在網路時代,因私有空間與公眾空間不斷混同、讓渡、位移的結果,個人與評論作者擁有的發言位置與權力已不再穩固,或至少不再是形式上的獨一。不少演出團體頻於貼出觀眾回響,以與評論文參照即為一例。同時,上述網路平台(表演藝術評論台、Artalks、每週看戲俱樂部)均開放投稿機制,鼓勵公眾參與討論或回應,如此開放性設計有效地鼓勵了更多詮釋或文字的書寫,形成某種廣泛討論的氛圍。
其二,網路容量大幅擴增、書寫量隨之也激增的結果,形成不同面向的評價/評論風格。由於表演藝術濃厚的「在場性」特質,書寫者參與(觀賞動機)的方式、認知,書寫的對象,對話的他者,都形成評論文不同的文本特質。投稿人或個人部落格多發抒觀後感,感性介面居多。「表演藝術評論台」邀約的駐站或特約評論人,被賦與(也自我期許)專業評論人角色,多具有表演藝術相關背景,從編導、表演、舞台等呈現面向交叉分析,試圖建構結構性認知與分析架構,比單純的感性介面更進一步深化為理性介面。值得一提的,「Artalks」年度觀察人涵納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背景,視覺藝術評論人經常取用美學藝評語言加以論述,形成不同的評論風格。上述現象如何一步步形構台灣的表演藝術評論論述?這部分正是有待研究的主題之一。
三、承上,不同來源、作者的評論風格、語言,最終仍帶有終極評價,這是表演藝術評論與視覺藝術評論極不同的特質,後者主要在賦予意義及詮釋,前者卻多帶有優劣評價意識。之所以不同,或可歸因於表演藝術的本質並不只是創造性的自我完成而已,而更多的帶有與觀者(有效性的)溝通、訴求目的,因此其展示手段本身就具有「交換價值」(不管有價或無價)。作為觀賞、被訴求的對象,寫評人提出感想或評價,不僅作為回應,也是這場「參與」的最終完成(而這個儀式是透過文字來描繪的)。然而,既涉評價,往往也觸動創作人與評述(評論)之間的鬆緊關係。目前來看,上述較具即時性的網路平台雖然時效上非常貼緊節目上演節奏,但還不致像英美報評一樣在演前即「判生判死」進而影響售票,但相對的張弛仍是有的。而從評文被轉貼、分享次數來看,只要有評文產生,流通速度往往很快,顯見觀眾非常樂於分享觀賞文,這也是表演藝術高度參與感的特質的顯見之一。
最後,評論的目的、價值、意義,究竟是什麼?套用美學語彙,評論的行動倫理及其內涵是什麼?為誰寫,為何寫,如何寫?持續發生中的評論書寫現象,現在/未來會對台灣的表演藝術產生什麼影響嗎?除了關切評論本身的知識/論述生產機制與生態現象,我們可能還需更多「評論的評論」或「表演藝術的深度評論」,如此才算真正完構表演藝術這門藝術的理論建構。換句話說,評論的累積、 演後討論形成的文本,都是建構台灣表演藝術立論的知識檔案,如果我們不當評論的生產也是匆匆流逝觀後感而已,則更多好文的產生將足以協助我們觀視著台灣的創作力如何、為何,邁向未來。
台灣藝評哪裡看
《PAR表演藝術》雜誌 par.npac-ntch.org
Muzik www.muzik-online.com/tw
art plus www.facebook.com/pages/art-plus-Taiwan
表演藝術評論台 pareviews.ncafroc.org.tw
台新藝術獎 Artalks talks.taishinart.org.tw
每週看戲俱樂部 www.mjkc.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