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我的臉書不是我

在臉書上儘說美好的事,也許只是不想傳達個人壞情緒和負面能量,或者也只是好意。但既然生而為人,就都有正面提升和向下沉淪兩股力量的拉扯,我們的生活不可能總是正面美好,這也是永恆人性的鬥爭。總是美好的臉書訊息是虛幻不實的,誰會相信?

在臉書上儘說美好的事,也許只是不想傳達個人壞情緒和負面能量,或者也只是好意。但既然生而為人,就都有正面提升和向下沉淪兩股力量的拉扯,我們的生活不可能總是正面美好,這也是永恆人性的鬥爭。總是美好的臉書訊息是虛幻不實的,誰會相信?

最先是skype,再是臉書,再來是微信和whatsApp及viber,最後是line,這些網路通訊改變了我,也改變了現代社會人際關係,改變了廿一世紀人類的生活。

為什麼那麼多年在skype上?那是因為我長期住國外,洲際的通訊很方便。在skype之前,我的國際電話費龐大驚人,我很快就發現通訊年代降臨的好處。我剛剛在臉書上時,並不覺得特別有趣,多半是整理一些舊文和舊照,轉貼別人的文章和照片,還有我自己愛聽的音樂。我看別人的臉書,也常看自己的臉書,知道別人留了什麼言。

我也讚別人。我知道讚的功能不只是社交仰慕禮尚往來之類,有時也有故意惹人生氣或嫉妒的功效,很多女生受不了他們的男友去讚美女的玉照或大頭貼,也有夫妻因此而吵架失和。有些人不願意自己的父母加入臉書,因為臉書有摰友功能,父母很容易知道兒女在和誰交往社交。

以前我也貼自己的大頭照,能一下子吸引上千人讚你,不能說沒有療癒效果。但後來比較不敢貼,除了怕自己獻醜,也怕別人覺得自己太自我中心。有一些人就是不怕,那些人自己找到了曝光的管道。有人愛貼男女友或夫妻恩愛圖,這叫曬恩愛,有人是花木大自然,有人是寵物,有人去那裡旅行走動,就先打個卡,還有人喜歡貼自己正在吃的食物,大家聚餐時還得停下來等他們上傳。

臉書並非是唯一傳達自己的工具

許多人喜歡分享生活或政治上的文章,有些人則是搞笑卦。有人生活大小雜事都可以張揚,有人則把各種個人情緒往上貼出。有人尋人,有人尋秘方,有人同學會,有人因此找到網路戀情,有人因此卻和人絕交。

一些人寫日記,記錄食譜,兒孫點滴。一些人是「潛水族」,他不張貼什麼,只是固定去看別人做了什麼。我曾看過政治人物買臉書廣告,覺得那人把經費用在別的地方比較能造福選民,還因此在臉書上和他筆戰。

一開始使用line時 ,我常常發照片給朋友,後來發現自己常用貼圖,不可思議,居然也買了好多貼圖。我相信line更適合東方老人家使用,就因為貼圖選擇更多。我在歐洲的朋友,不要說line,連臉書都不想要,他們覺得這樣的溝通方式很幼稚。但不可否認,它更有效率更快。一個台灣朋友和法國朋友打算合作開公司,她告訴要合作的法國事業夥伴,你得弄一個line。

最近,作家王文華曾撰文,我們不像我們的臉書那麼美好。確實不是。但有很多人的臉書一點也不美好。很多人相信網路世界的訊息,有些人把它變成一個通往世界的管道。有時,我在臉書上抒發了一些鼓勵自己的句子,也有網友真的以為我落在谷底需要安慰,慎重其事私訊我。有時,我看別人的貼文或轉發文章,也覺得很驚訝,那人居然對這樣的事有興趣,我不想與之為友。我不得不試著和社交網站保持一定的距離。

我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我不是我的臉書,我的臉書也不是我。我不會依存臉書,臉書並非是唯一傳達自己的工具。I have to face my problem not Facebook my problem。有時,有人公開在臉書表達對老闆同事或者對私人的憎惡,臉書成為洩憤之處,我覺得也不妥。

有意思的臉書一定來自有意思的人

在沒有社交網站之前便存在一般的社交禮儀,雖然並非一定的規矩,但在網路上還是可以大約參考。西方人的習慣不說隱私,而東方人較拉攏熱絡,確實也有文化差異和人之常情。我覺得,在臉書上儘說美好的事,也許只是不想傳達個人壞情緒和負面能量,或者也只是好意。但既然生而為人,就都有正面提升和向下沉淪兩股力量的拉扯,我們的生活不可能總是正面美好,這也是永恆人性的鬥爭。總是美好的臉書訊息是虛幻不實的,誰會相信?

我喜歡看有表達自己想法或有意義的貼文和資訊,要找這樣的互動,跟在現實生活中要找到知音,似乎一樣困難。所以,我不抱太多期待,也不會費心去找。一個人有意思,它有臉書不見得有意思,但有意思的臉書則一定來自有意思的人。

我會繼續在臉書和line上,有時微信和whatsApp,有時viber和skype,因為這就是現代人的交流溝通方式,我會學好如何利用它們好好溝通。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