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琴家殷承宗(瞧橋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提供)
企畫特輯 Special

超越政治 為藝術服務!

從《黃河大合唱》到《黃河鋼琴協奏曲》 鋼琴家殷承宗再現經典

知名的中國鋼琴家殷承宗,當年與一群音樂家合力改編《黃河大合唱》為《黃河鋼琴協奏曲》,打造了中國音樂的當代經典,當年擔綱首演的他,五月將與蘇州科技學院音樂院院長陳正哲博士合作「世紀雙經典」音樂會,由女高音柯綠娃、男中音蔣嘉文、蘇州科技學院音樂學院合唱團及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演出《黃河大合唱》,殷承宗擔綱《黃河鋼琴協奏曲》,經典再現,豈能錯過?!

知名的中國鋼琴家殷承宗,當年與一群音樂家合力改編《黃河大合唱》為《黃河鋼琴協奏曲》,打造了中國音樂的當代經典,當年擔綱首演的他,五月將與蘇州科技學院音樂院院長陳正哲博士合作「世紀雙經典」音樂會,由女高音柯綠娃、男中音蔣嘉文、蘇州科技學院音樂學院合唱團及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演出《黃河大合唱》,殷承宗擔綱《黃河鋼琴協奏曲》,經典再現,豈能錯過?!

世紀雙經典—黃河鋼琴協奏曲、黃河大合唱

5/12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25230659

朋友!你到過黃河嗎?你還記得船上的船夫拚著性命和驚濤駭浪搏戰的情景嗎?

若要談華人當代音樂作品,《黃河鋼琴協奏曲》絕對是經典代表。今天我們或許沒到過黃河,但卻鮮少不曾耳聞《黃河》!一九三九年,冼星海依據詩人光未然詞作《黃河》,譜成了聲樂作品《黃河大合唱》共八個樂章,成為抗日歌曲中的傑出作品。一九七○年,《黃河鋼琴協奏曲》由殷承宗首演,時至今日,這個作品光只殷承宗一人,便已在世界各地舞台演奏不下千次。

為鋼琴藝術,開闢生存舞台!

殷承宗自幼自學鋼琴,十二歲時為了受正規專業訓練,一個人到上海求學,後來由中央音樂學院派往蘇聯深造,一九六二年在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奪得亞軍,學成歸國之後「鋼琴」卻因一九六三年中共「四清運動」影響,被批為西洋音樂的代表逐步遭禁。

為了尋求鋼琴藝術的出路,一九六七年殷承宗連續多日把鋼琴抬到天安門前及北京街頭演奏,靠著累積大量現場觀眾及群眾來信,成功在政治層面證明了鋼琴能為群眾服務,讓鋼琴藝術在中國有了翻身的機會。為了讓鋼琴重回舞台,殷承宗首先借助京劇,投入戲曲學習後在一九六七年推出鋼琴伴唱《紅燈記》,第二步則開始選擇合適的材料,準備為鋼琴寫一部協奏曲,最終在眾多中國的音樂作品中擇定了氣勢宏大音樂素材也適合鋼琴表現的《黃河大合唱》作為改編的題材。

回想當年,殷承宗娓娓道來:「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不允許英雄主義式的個人創作。所以除了由我為召集人外,實際參與創作改編的還有儲望華、劉庄、盛禮洪三人。集體創作若是沒有在某個材料主軸下進行,有實際上的困難,這就是為何選擇材料改編而非直接進行全新創作的主因。許多流傳材料,往往將《黃河鋼琴協奏曲》的創作歸因於政治上江青的指示而不談音樂家們的主觀想法。」或許今日我們在看待這些「歷史事件」,可以試著從藝術家的角度重新理解。

《黃河鋼琴協奏曲》首演成功之後,鋼琴家們開始鑽研大量中國古曲、民歌改編創作了許多中國風格鋼琴曲如《平湖秋月》、《梅花三弄》等,為中國風格的鋼琴演奏曲創建了眾多曲目,殷承宗本人也因此曲進入了藝術生涯的燦爛高峰。

從政治的《黃河》到藝術的《黃河》

一九七六年四人幫垮台後,殷承宗受到波及中斷演奏生涯,《黃河鋼琴協奏曲》在中共政權下成了毒草,四年後殷承宗雖得以重回舞台,但協奏曲卻仍禁演。一九八三年他決定前往美國發展,而《黃河鋼琴協奏曲》也跟隨殷承宗逐漸揚名國際。然而即便到了自由世界,樂曲卻沒有真正擺脫束縛,第四樂章因為結合了《東方紅》、《國際歌》的素材,使得樂曲的演出似乎總不免要蒙上政治色彩。

但從殷承宗自己的角度來看,雖然樂曲的誕生受到政治環境的影響,其「創作的動機與過程藝術層面的考量才是重點」。即使用了《東方紅》的旋律,不論是否有任何政治所指或意念象徵,最終決定作品成敗的仍是音樂美感,假若《黃河鋼琴》在美學上未曾突破為單一政治服務的層面,那麼也不可能在世界上頻繁而廣泛地被演出。今天,《黃河鋼琴協奏曲》能直接在音樂層次振奮聽者的精神,突破其誕生時代背景政治因素,將時代感轉化為審美的趣味與情思。

藝術,將人類的苦難昇華

此次的演出,由《黃河鋼琴協奏曲》創作與首演殷承宗與著名指揮家、現任蘇州科技學院音樂院院長陳正哲博士合作。陳正哲曾獲卡拉揚青年指揮大獎、Vakhtang Jordania國際指揮大賽第三名、美國國家指揮及樂團總監選拔最高獎項,也獲得了澳大利亞巴赫鋼琴比賽冠軍,此次再度與殷承宗合作,必定能在經典作品詮釋上有更深的探索。

在《黃河大合唱》的演出卡司裡,由女高音柯綠娃及男中音蔣嘉文共同擔綱,結合蘇州科技學院音樂學院合唱團及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集兩岸音樂家之力為觀眾演繹完整八個樂章。

從《黃河大合唱》演到《黃河鋼琴協奏曲》,我們將透過音樂緬懷、探索抗日歷史中前人所展現的時代精神,也可以進一步感受、思索作品本身的美學探索及其正面力量。除了兩首《黃河》,主辦單位特別邀請作曲家劉湲創作交響合唱作品《5.12序曲》,紀念汶川大地震受難者,也透過音樂表現災難後各界齊心協力相互幫助的美善精神。如同兩首《黃河》一樣,《5.12序曲》從歷史的事件提煉出人類共同的情感,透過藝術的美將苦難昇華。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