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獎得主、《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策展人羅悅全、鄭慧華、何東洪領獎,鄭慧華(右)致詞。(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提供)
企畫特輯 Special

從邊緣反思主流的聲音 《造音翻土》獲大獎

記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現場

六月十三日的「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上,由立方計畫空間鄭慧華、羅悅全、何東洪的《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獲得評審團特別獎,抱回一百五十萬元獎金,評審團指出:「《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再次注目非主流、邊緣文化的價值,使其成為能夠反省主流文化、思考現實的主體,進而追索其遞嬗過程。」而這次頒獎典禮也再度與TEDxTaipei合作,讓每位藝術家們用短短十八分鐘精簡地描述自己漫長積累的創作痕跡,舉重若輕。

六月十三日的「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上,由立方計畫空間鄭慧華、羅悅全、何東洪的《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獲得評審團特別獎,抱回一百五十萬元獎金,評審團指出:「《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再次注目非主流、邊緣文化的價值,使其成為能夠反省主流文化、思考現實的主體,進而追索其遞嬗過程。」而這次頒獎典禮也再度與TEDxTaipei合作,讓每位藝術家們用短短十八分鐘精簡地描述自己漫長積累的創作痕跡,舉重若輕。

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上月中旬頒發年度大獎,五項年度得獎作品中,由立方計劃空間鄭慧華、羅悅全、何東洪的《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拔得頭籌,抱回高達一百五十萬元的獎金。

本屆是第二屆以不區分表演藝術、視覺藝術領域的方式進行決選,由評審團(邱坤良、郭亮廷、郭昭蘭,以及來自日本的策展人相馬千秋、法國蒙彼里耶國立舞蹈中心總監克里斯汀.赫佐 )連續三日馬拉松討論,並與藝術家各別會面,並歷經最後一日漫長而激烈的討論(預計傍晚六點結束的決選會議延長至晚間十點才結束,共計十二小時),《造音翻土》最後終於勝出。

決選委員指出:「他們(立方計劃空間)對歷史考察和聲音檔案的整理,不但豐富了聲響的歷史層次,更提供了我們穿越當代創作的入口。此具有高度自省能力的社群,透過策展的構想、團隊的組成,以及鋪展開來的論證結構,發展出多線性的史觀,挑戰單一的歷史敘事,解開歷史與當下之間的動態關係。使錯綜複雜的歷史問題意識,得以重新成為辯證的對象。《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再次注目非主流、邊緣文化的價值,使其成為能夠反省主流文化、思考現實的主體,進而追索其遞嬗過程。」

《造音翻土》  從聲音探索文化場景

立方計畫空間自二○一○年由策展人鄭慧華、羅悅全成立以來,關注的核心議題連結國際與本土,不脫強烈的人文關懷,同時因為鄭慧華身為當代藝術策展人與羅悅全的獨立音樂評論人背景,這個隱身於公館鬧區的小小獨立空間的展覽常以藝術、聲音為主題,除了大量的文件展外,結合聲響、行為的展演方式而有別於一般的藝廊空間。

《造音翻土》為台灣少見以「聲響」為主題,深掘土地記憶的研究、展覽、出版計畫。音樂評論人、地下社會創辦人何東洪也以策展人身分參與這個計畫,共邀集了十五組聲響、視覺藝術創作者,從不同的空間向度與感知重構多面向的社會現實。

在頒獎典禮中,台新藝術獎二度與TEDxTaipei合作,讓獲獎人以十八分鐘的現場直播分享作品與創作/策展理念,而羅悅全以印度德里與台灣台北街頭的喇叭聲響為例,指出前者是友好的示警(甚至印度駕駛人多會在車尾貼上「對我按喇叭!」的標語),後者帶有危險的威嚇,聲音不只隱含感情,也富有訊息、意識與文化,與歷史同樣密不可分,「《雨夜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說。

一九三四年首次撥出的《雨夜花》由周添旺作詞、鄧雨賢譜曲,於日治時期推出時帶有「台灣人唱台灣的歌」的民族意識,有趣的是,該曲的生命力極為強悍,因二戰時期皇民化運動被打壓後,以另一面貌《榮譽的軍伕》夾藏在時代的縫隙,以完全對立的概念變身為日本的軍歌,但又在國民政府時期又因推行國語而被禁唱。

羅悅全簡單地以一首歌的身世,說明了聲音如何保存時代的集體潛意識。而《造音翻土》挖掘出的不只是一首歌,策展人與創作者下了十足的功夫深入田野,讓被保存與被排除的聲音並陳,盡力去除死角地重塑歷史與當前的文化場景,獲得年度大獎可說是實至名歸,鄭慧華於受獎時說:「這個過程讓我們了解了台灣角落中默默努力的工作者,這個展覽是由他們所匯集的……冥冥中就是有很多契機,告訴你責任尚未完成。」羅悅全則說:「這個展有很多話要說,這個獎能讓我們說的話傳得更遠。」

藝術與社會的互映  身體表演書寫當下

北師美術館館長暨本屆台新藝術獎策展人林曼麗表示:「台新藝術獎最大的價值在於激勵台灣的藝術生態,讓不只藝術家,也讓社會大眾對藝術有更多的思考與辯證,提供更多舞台,活化藝術環境。」

回過頭來說,本屆台新藝術獎維持一貫對「跨界」與「社會性」的關注,除了包含《造音翻土》在內的三件視覺藝術作品(另兩件為:袁廣鳴《不舒適的明日》拍攝了太陽花學運、陳明義《紅毛港遷村實錄—家》記錄高雄紅毛港遷村)具有強烈的社會關懷特質外,另兩件表演藝術作品——林文中舞團《長河》、蔡明亮《玄奘》,同樣似有若無地隱藏共同的質地,以不同方式回應當下的現實。

編舞家林文中作品《長河》匯流水的意象,以水的凝結、流動、旋轉等姿態,織就一條「有耐心的、動作的河」,而在動作之內連結水與民族、女性的關係,純動作中仍保有隱喻的想像。林文中指出,「所謂『東方舞蹈』的動作是重心下沉,從土地長出,他的力量抵達最頂點之前,動到腰、跨、胸,然後再上去,較迂迴,是一種蜿蜒之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表現方式。」

有趣的是,「尋找動作語彙」幾乎是當代編舞家共同的癢處,而《長河》處處可見關節的連動,七位舞者彼此相連的群體性,「群體動作得『去我』,舞者得去除個人,這對這個舞台是重要的,也對這個時代是重要的。」林文中表示。

《玄奘》是蔡明亮繼二○一一年的獨角戲《只有你》之後的舞台作品。極簡的舞台、色彩、劇場元素,演員李康生、視覺藝術家高俊宏以蔡明亮最著名的「慢」,彷彿一生的時間的長鏡頭,試圖走進某個未知,評審團指出:「《玄奘》穿越了行動與裝置藝術、繪畫與劇場,走出了類型限制與文化圈限,也讓人見到了李康生與高俊宏的卓越演出。」

蔡明亮說:「我的各種創作形式都想回到『原貌』。」原本日常生活中的真實時間感、真實的情緒、真實的狀態,「時間沉澱,讓觀眾能在劇場中安靜下來。這機會很難得。」「我喜歡樹,我對樹有歉疚,因為我寫劇本,浪費紙。我的創作愈來愈明確,是做安靜的東西。」

靜與慢,幾乎可說是上世紀留下的珍貴遺產。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中,讓每位藝術家們用短短十八分鐘精簡地描述自己漫長積累的創作痕跡,舉重若輕。身為觀者,無論是錯過或想重溫這五個精采的作品,也可靜下心並放慢腳步至北師美術館觀看「第十三屆台新藝術獎大展」,展覽期間同時有系列週邊活動,有興趣的讀者可至官網查詢。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