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的聲音》(時報出版 提供)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走過、聆聽 從陌生中找回腳下土地

每個地方的「地景」各不相同,每個地方的「聲景」也不相同;甚至,同一個地方在不同時間的聲景,也會不一樣。《土地的聲音》作者陳百文騎機車走過台灣大小鄉鎮,錄製沿途的聲音,重新與土地、環境發生關聯,透過文字與聲音,讀者可以用另一種陌生的感官經驗「旅遊」,與這方島嶼建立新的認識關係……

每個地方的「地景」各不相同,每個地方的「聲景」也不相同;甚至,同一個地方在不同時間的聲景,也會不一樣。《土地的聲音》作者陳百文騎機車走過台灣大小鄉鎮,錄製沿途的聲音,重新與土地、環境發生關聯,透過文字與聲音,讀者可以用另一種陌生的感官經驗「旅遊」,與這方島嶼建立新的認識關係……

想像一下,在台灣某個大城市的某個稍高的地方架設一台攝影機,拍攝這一百年來的變化。然後,把這一百年的影片縮成一小時的長度,供人觀看。那麼,地景變化的幅度必定很驚人:樹林與荒地快速消失,溝渠被覆蓋,塘埤起高樓。

種種「地景」(landscape)的變遷,往往伴隨著對未來的憧憬,或是勾起對消逝事物的惋惜。然而,我們不太意識到,「聲景」(soundscape)變遷的速度又是千倍、萬倍於地景的變遷。因為聲音從發出的那一剎那,就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走向消失、逸散。正如每個地方的「地景」各不相同,每個地方的「聲景」也不相同;甚至,同一個地方在不同時間的聲景,也會不一樣。譬如,拆除忠孝橋引道的工程聲音,只存在於某一段特定的時間,錯過了,就不可能重現。當我們試著用聽覺來感受環境,一個總是存在於我們四周,但也總是被我們所忽略的面向,就會慢慢開啟。同時,現代人還占了一個便宜,透過手機、錄音筆等設備,保存聲音成了如此方便、廉價的一件事。

另一種「公路紀事」  或是另類旅遊書

「一位電台女成音師,獨自騎著檔車、載著收音器材、睡袋及帳蓬,一路走過台灣大小鄉鎮——沿途蒐集『土地的聲音』,探索記錄屬於這座島嶼的特有基因。」在李百文的《土地的聲音——聽見臺灣最美好的人.事.物》封底的這段文字,清楚交待了這本書的內容。

你可以說這本書是另一種形式的「公路紀事」,作者陳百文脫離了原有的生活軌道,連同它所提供的安全感、可預期性,還有它帶來的長期傷害、沉悶、窒息,回到故鄉,又離鄉上路,用自己之前習得的技能,透過錄製沿途的聲音,重新與土地、環境發生關聯,重新累積生命的意義。

你也可以說這是一本另類的旅遊書。一章就是一軌,對應到泰安火車站、梨山、台西、嘉義、大仙寺……等十一個地方,有文字的呈現,也有聲音的記錄(透過隨書附贈的CD)。有些是為人熟知的觀光勝地,有些則否,但不論熟悉或陌生,作者筆下都呈現了某種陌生感。一方面是因為作者選擇了一種不那麼依賴視覺與味覺的旅行方式(對比於許多旅遊書著重在「看到什麼」與「吃到什麼」),在打開聽覺的同時,也使得書中充滿許多感官細節的描述。另一方面,作者選擇了摩托車為交通工具,隨身攜帶睡袋與帳蓬,每天的預算只有幾百元。這決定了旅行的方式與內容,更多地捕捉到各地的獨特聲音。這樣的聲音與敘述,對很多人來說反而是陌生的。

全球化不僅影響地景  還有聲景

《土地的聲音》提醒了我們,全球化深入生活肌理的程度。全球化不只是便捷的飛航,也不只是在附近就買得到知名品牌而已,它深刻影響了地景,還有聲景。這股巨大而靜默的力量抹平了許多差異。所謂國際城市熱鬧的市街,充斥了全球知名的精品店家,提供了一種熟悉感,以及令人舒適的麻痺。離全球化愈近,離土地就愈遠。反之,離全球化較遠,離土地則較近。離土地近,是個美德,也合乎這個時代的政治正確。但貼土地貼得太近,也有危險。如果沒辦法把日常、瑣細的事件咀嚼出滋味,文字就會太「水」。文字可以隨興,可以隨意,但不能隨便。《土地的聲音》的文字有點水、有點隨便,少了那麼一點打磨,沒那麼耐讀。

這麼說並非意在批評,而是寄望於這段經歷、以及用聽覺來認識環境的習慣,在日後會澱積轉化成其他的作品。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