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恆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文字工作者
吳家恆書櫃裡的秘密
01 《The Symphony》 Michael Steinberg╱著,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這是一本舊書,這是一本厚書,作者Michael Steinberg選了近30位作曲家共約百首交響曲,按字母排列,介紹創作背景,分析樂曲內容。資料豐富,下筆深思熟慮。涵蓋了國內許多音樂會的演出曲目,可在音樂會前先行了解、或之後回味複習之用,總會有些收穫。 02 《暴風雨》 莎士比亞╱著,楊牧╱譯,洪範出版,1999 關於接觸外國文學,我接受錢鍾書的看法:要從那個語言的經典之作著手。很多經典都不容易消化,但是耳濡目染,會培養出好的審美品味。既然人人都說莎士比亞是文學大師,既然《暴風雨》是莎翁晚年成熟之作,既然楊牧是著名詩人、學者,把這本洪範出的《暴風雨》放在案頭,總不會錯。這本又是中英對照,時時翻閱,熟悉原著,也欣賞英文之妙、中文之美。 03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 布克哈特╱著,花亦芬╱譯,聯經出版,2007 對文藝復興的認識,是涵養根基的打底,永遠不嫌多。選這本書的原則一如選《暴風雨》:名家,名作,名譯,料好實在,開卷有益。這本書雖厚,但是段落分明,隨意翻讀,也不覺得有壓力。而且,文藝復興是西方文化的重要階段,很多藝術發展都可上溯到這個時代。很多藝術工作者知道這是課本上的結論,但是只知皮毛,體會認識不深,布克哈特的名作,恰可補強這點。
-
焦點專題 Focus 如果在2030,一間表藝圖書館
將知識去蕪存菁上傳,讓典藏活化見天光
一個資料要「上傳」,必須經過整理,經過去蕪存菁。其實在創作製作的階段,蕪雜的訊息已經經過創作者或傳遞者的揀選,才能「上傳」為作品。圖書館也是經過一番揀選,上傳到實體空間,人們可以從揀選的質與量,來判定圖書館的高下。
-
藝@書
認識指揮這一行
《大指揮家與古典音樂》作者莫切里雖非眾所周知的一線國際指揮大師,但也是大有來頭,曾指揮過伯恩斯坦作品的首演,灌錄過超過七十張唱片,曾獲得東尼獎、奧立佛獎,以及葛萊美獎、留聲機獎、金音叉獎等。其文筆也頗受肯定,他的這本書不是寫給專業人士的專業書籍,也不是讓讀者看完此書可以習得指揮技巧的手冊,而是讓讀者認識指揮這一行,滿足讀者的好奇。
-
焦點專題 Focus
古老傳說的晦暗荒誕 當代社會的非常視角
若是抱著對傳統芭蕾舞劇《天鵝湖》的預期進劇院,你很可能會大吃一驚!來自愛爾蘭的編舞家麥可.基根-多藍,他的《癲鵝湖》裡沒有優雅的天鵝公主,也沒有柴科夫斯基的音樂,有的是對愛爾蘭當代社會新聞的反思、前基督教時期殘酷的天鵝傳說、對宗教虛偽的嚴厲批判透過「緩雲樂團」音樂所營造的冷冽陰暗聲響世界,觀眾看到的不是童話,而是無奈的人生
-
藝@書
探索舞台背後 期待獨特觀點
由資深表演藝術行政與資深音樂記者所撰寫的《華麗舞台的深夜告白──賣座演出製作秘笈》,透過採訪把一場音樂會的製作歷程,從頭到尾,從搖籃到墳墓都敘述一遍,雖能讓讀者對演出製作得到基本概念,但這樣一本由行內人寫內行事的書,應該有許多趣聞秘辛,追索更深。這不是為了發人隱私,也不是純粹滿足讀者的窺探欲,而是彰顯作者獨特的視角與視點,更好地來闡述這本書的題旨。
-
跟著音樂去旅行 Travel with music 在葡萄牙遇見「法朵」
小酒館中的命運之歌 用靈魂歌唱的卡麥尼
在鄉間小鎮、窄仄巷弄中的昏暗小酒館,年輕女子在一把吉他的伴奏下,唱出雖哀傷、狂野,卻也英氣颯然的歌聲這是葡萄牙的「法朵」,意為「命運」歌手唱出自己對命運的體會。印象中彷彿是專屬於女歌手,但其實在法朵的舞台上,男性歌手的表現也是不遑多讓,其中,將於三月底訪台的卡麥尼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現年五十歲的他已經唱了四十年之久。他說,重點不在法朵歌手的性別,有沒有放入真正的情感,誠實面對,用靈魂來唱才是關鍵。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在城市中聆聽的另一種方式
由社會學者李明璁策劃的這兩本書:《台北祕密音樂場所》與《耳朵的棲息與散步》,「有姿態」地呈現台北這個城市的聲音風景,前者描繪在需求、對音樂的熱情與商業運作之間找到平衡的音樂場所,卻遭商業力量摧毀了它們成就的生活豐富性;後者透過對各界人士的訪談,描繪稍縱即逝、只留存在記憶中的聲音風景。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走過、聆聽 從陌生中找回腳下土地
每個地方的「地景」各不相同,每個地方的「聲景」也不相同;甚至,同一個地方在不同時間的聲景,也會不一樣。《土地的聲音》作者陳百文騎機車走過台灣大小鄉鎮,錄製沿途的聲音,重新與土地、環境發生關聯,透過文字與聲音,讀者可以用另一種陌生的感官經驗「旅遊」,與這方島嶼建立新的認識關係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讓夏蟲知道冰的滋味
樂評人焦元溥的新書《樂之本事》,嘗試為古典音樂門外漢解答各種「天才」問題,不但讓這些「夏蟲」也能了解「冰」的滋味,還要讓門內人點頭稱是。作者聆賞音樂範圍之廣,親身接觸當代音樂名家之眾,還有對音樂以外的閱讀與知識之博,在字裡行間顯現無遺,讓這本書的「含金量」可說相當驚人。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剖析聲音入耳後的奇妙旅程
我們知道音樂讓人平靜或讓人激昂,但到底音高、音色、節奏、和弦、旋律是如何在人腦中引起連鎖作用,激起奇妙的情感反應?《迷戀音樂的腦》用不同於一般音樂理論書籍的方式,帶領大家認識音樂/聲音進入腦部後的奇妙旅程。
-
藝@書
從唐詩到《大地之歌》 跨文化的翻譯變形記
羅基敏、梅樂亙兩位教授編著的《大地之歌馬勒的人世心聲》是一本主題明確的專題研究,梳理譯成歐洲語言的唐詩,如何成為馬勒的《大地之歌》及其他旁及種種層面的問題。透過書中不同版本「翻譯」的並列,中文讀者可以一眼追索文本的轉化、誤讀、詮釋空間的關閉與增生,以及在不同文化中的折射。
-
藝@書
打開庫存記憶 鋪展藝術風景
如果不是文字的優美質地,這些關於各個藝術領域的文字,就會流於知識的堆砌。如果再細看文字的肌理,會發現《室內靜物 窗外風景》的文學性又是建構在一種個人生命經驗的陳述與回憶。藝術的經驗,不光是一套理論和知識而已,更是生命的某個片段實在的感受。
-
大師.經典 Maestro and Master piece
希伯來語入樂 啟動身世的共鳴
身為猶太人的史提夫.萊許,雖然沒有經歷過歐洲的猶太人受迫害悲劇,但仍感同身受地、結合自己的生命經驗與想像,打造了獨特的經典之作《不同的火車》,鋪陳他對猶太民族命運的感懷。而凸顯他猶太血緣的作品,還有將希伯來文的《聖經》詩篇編織入樂的《詩篇》,透過詩句本身音節的重複,也營造了獨特的聲響。
-
藝@書
打開「馬勒世界」的第一道門
馬勒的創作與《少年魔號》之間的關聯可說是盤根錯節,羅基敏、梅樂亙兩位教授所編的《少年魔號─馬勒的詩意泉源》,意在理清脈絡,透過七篇論文,探索馬勒龐大的音樂世界。
-
藝@書
音樂的美好與折磨
一個是名聞國際的音樂大師,一個是因為《鋼琴課》的優美文筆才受到英語世界重視的作家,《想飛的提琴手》和《鋼琴課》都是在探索音樂可以在生命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克雷默想知道「可以不走音樂路的理由」,奈茲則想知道自己「可以走音樂這條路的條件」。他們兩人都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同時,也受到音樂的折磨。
-
藝@書
虛實之間 為音樂與歷史解碼
近期出版的兩本翻譯小說《巴哈末世密碼》和《西班牙琴弓》,雖然都是以音樂為主題,但寫作本質卻大相逕庭。前者以虛實交錯的情節打造為湮沒歷史揭密的過程,後者則從實入虛,把原本要寫的大提琴家卡薩爾斯傳記改成以大提琴家為小說主角,把十九到二十世紀的歷史編織入戲。
-
藝@書 一闕關於顧爾德的文字變奏曲
關於《演奏寂靜:顧爾德的21個極短篇》
《演奏寂靜:顧爾德的21個極短篇》作者Mark Kingwell藉著顧爾德的種種──他留下的錄音、言說,他的生平與前人的研究──作為哲學思辨的對象。全書可以說是一闕文字的變奏曲,以「顧爾德」為主題,所有相關的哲學、音樂、歷史、文化研究都可被觸及。
-
藝@書
謎樣蕭邦 傳記解碼
波蘭「鋼琴詩人」蕭邦向來甚受樂迷喜愛,但關於他的傳記卻實在不多,以致他的生平頗為令人感到霧裡看花。亞當.查莫斯基所寫的《為了藝術 為了愛蕭邦》,則透過許多波蘭文材料的整理,呈現了少年蕭邦的生活,也呈現了他對其他作曲家的看法,進而提點了塑造蕭邦獨特風格的要素。
-
藝@書
薩依德的「音樂」表演
文學理論家薩依德的音樂素養,除了展現在之前與巴倫波英對談結集的《並行與弔詭》中,也具體呈現在《音樂的極境》音樂評論集中。相較於前者是兩人許多次在世界各處利用交會的短暫片刻所留下的對談記錄剪裁而成,頂多稱得上是圍繞著一些模糊廣泛主題所做的意見交流,後者則每一篇都是一次表演,展現薩依德的學識、文筆、音樂造詣。
-
藝@書
年輕音樂家,用自傳說了什麼?
《野性的變奏》與《我用鋼琴改變世界》都是年輕演奏家所寫的自傳,關注的層面和動機則迥異。但我們若是瞭解到所有的自傳既是揭露(discover),也是覆蓋(cover),或許在這兩本書裡頭會找到更多的共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