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的環境,仍有許多問題無法即刻解決,劇場各部門唯有靠誠意及互相體諒之心,討論出一個折衷之道,劇場才有「坐大」的可能。
劇場這門綜合藝術因爲不同的工作性質牽涉到許多人力,各個部門的生態發展便各異。面對日益增多的演出、製作場次,劇場技術工作者在劇場界可說是供不應求,尤其旺季時,各個藝術節、劇團、舞團的演出巡迴交錯展開,專業的技術人才便成爲多方爭取的目標;也由於工作性質的關係,劇場技術工作者相關的工作安全保障便非常重要;但是因爲劇場特殊的環境及工作方式,目前技術工作者還無法受到法令的明定保障。
除了工作安全堪慮之外,台灣的技術劇場目前也由於工作的報酬無法合理化、公開化,而無法留住人才。劉培能指出,技術工作人員缺乏升級升遷的管道及證照制度,一般剛入行的學生的時段費會隨著物價上漲而升級,但一個工作資歷豐富的人,當他的時段費已到達了一個極限──一個不成文的極限,便無法再往上提昇,就算他是該領域中的佼佼者,也沒有團體會用他,因爲沒有人願意花較多的錢用最頂尖的人;於是他之後所接的演出便有限,生計發生問題,最終選擇離開。
因此,目前許多線上的工作者都將「成立工會」作爲一個未來努力的方向,但也因主客觀環境發展還未成熟,「工會」還是一個遙遠的目標;因此如何在其中先尋出一個折衷的解決之道,便成爲目前重要的課題。
資深劇場設計師聶光炎認爲,由於現在的劇場界是一個不平衡的環境,有的團體已具有國際規模、有的仍是小組織,因此任何硬性法令的套用都對劇場界有負面的影響,也不適合和其他國家做比較,挪用他們的方法。而由於劇場是共同完成的,「在演出的一瞬間,任何一個人都重要,所以應該互相尊重、體諒,才能完成共同的事情;也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有合理的工作待遇、工作報酬、安全的保障,特別是在現在的環境,如此劇場才能繼續維持下去」,但要建立起整套觀念制度又不太容易;他認爲,也許目前有固定工作機構的技術人員可以先結合起來,硏究一些標準方法,先組織公會,做資訊或技術上的交流提昇;或者劇團經理和技術工作者共同坐下談,互相妥協、量身製作一個完整制度,讓大家工作、安全有保障,才能留住人才;若能了解對專業的需要,就是對專業的尊重,「在環境不夠成熟之時,大家應該用人與人之間良善的關係以及美的情感,爲劇場、爲同樣的興趣,努力商量出一個好的方法。」
(本刊編輯 祁雅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