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蒲崗有很多工廈小劇場。(陳國慧 攝)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工廈火災引發政府取締 租用的藝團面臨空間危機

在租金驚人的香港,有不少藝術團體租用相對廉宜的工廠大廈建立辦公室和排練場,甚至成為創作發表空間,但這些空間的「非法性」一直讓藝術家進退失據,同時安全的問題亦有隱憂。近期發生於九龍灣淘大工業村的大火,引發政府對工廈違規用途的取締,讓藝團擔憂連這樣的空間也可能消失,藝術的發展將更為艱難。

在租金驚人的香港,有不少藝術團體租用相對廉宜的工廠大廈建立辦公室和排練場,甚至成為創作發表空間,但這些空間的「非法性」一直讓藝術家進退失據,同時安全的問題亦有隱憂。近期發生於九龍灣淘大工業村的大火,引發政府對工廈違規用途的取締,讓藝團擔憂連這樣的空間也可能消失,藝術的發展將更為艱難。

香港以往一直有不少藝術文化團體租用工廠大廈建立辦公室和排練場,而視覺藝術家亦有不少用來當工作室,一來是租金相對便宜,二來是空間比較寬闊,地面和天花板的高度也比較容易進行如排練和大型創作。近年亦有不少劇團在自己的工廈排練場進行小劇場演出,當中有不少是目前正獲資助的劇團,如「劇場工作室」、「同流」、「糊塗戲班」等,事實上,也已有不少獨立音樂組織在工廈舉行演出,相關消防安全問題亦引起社會關注。

 租金廉宜  工廈成為創作基地

這些獨立場地如雨後春筍般反映藝團對小型場地的需求,這些創作可能不需要面對很多觀眾,但在形式上具實驗探索,又或是新進藝術家的試驗,這些自家的場地容許創作在一個相對租用劇場靈活的空間發酵,也比較有運用空間和物料的彈性,是創意發揮的重要來源;另一方面,觀眾參與這些小劇場演出能有互動體驗,也是小劇場珍貴之處。即使藝術家不利用這些場地進行演出,以香港這個租金極高的城市來說,藝團很難負擔租用商廈的單位,而要在閒置空間或藝術村找到生存的可能性,僧多粥少也非易事。

 政府在二○○九年推出活化工廈政策,業主可以申請更改或重建工廈用途,原意是讓原來閒置的工廈空間有更多出路,不過這些改建主要是朝商業利潤高的方向發展,如辦公室和酒店,活化政策對藝團和文化團體在工廈內的發展和演出難有幫助,甚至反而是因為「活化」光環讓租金上升,原來的獨立表演空間無法生存。這些空間的「非法性」一直讓藝術家進退失據,同時安全的問題亦有隱憂,政府看似「半閉眼」的態度既沒有在政策上為工廈獨立場地「正名」,亦未提出發展的可能性,曾有藝團因為有政府人員巡查而臨時把空間變陣還原,藝團和藝術家不單是一直走鋼索地生存,觀眾也要「冒險」看演出。

大火引發  政府取締藝團憂心

 然而剛發生於九龍灣淘大工業村的一場焚燒超過一百小時的小型倉庫大火,除了犧牲兩位消防員的生命外,也引發政府對工廈違規用途的取締,工廈空間終於被正視,但迎來的卻非好消息。目前政府公布首輪行動針對的六座工廈包括新蒲崗中興工業大廈、九龍灣源發工業大廈、 大埔太平工業中心第一座、屯門得利工業中心、葵涌華豐工業中心和荃灣順豐工業中心,這些工廈有儲存危險品,需要有牌照,但因為內有更改用途的空間包括食肆、宗教及娛樂場所,這些違反土地用途的空間要在十四天內糾正用途。

 目前已知有私人的舞蹈排練室牽涉其中,之後取締行動會否更進一步尚未可知,但業界的憂慮就已然浮現。藝團在這些空間運作投放的不只是硬件資源,更多是創造可以安心創作的環境,這種狀態在香港來說特別珍貴,但往往是最難以預計的條件。藝團發展的長遠視野受限,與政府缺乏策略有關,現在連這些僅有的可能空間也不能讓藝術家安歇,這次的取締行動,是否會是一個爭取更好條件的契機?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