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致詞的所在位置,也是整體開幕慶典的一項重點,必須設法包含在舞台與故事的表演設計之內,如倫敦奧運仿製格拉斯頓伯里山丘。(Nick Webb 攝)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奧運嘉年華 狂熱起舞吧!

五環開幕秀 門道怎麼看?

奧運開幕演出或許是現今全世界場面最大、動員人數最高、影響力最廣、觀眾數量最多的一種表演型態,它必須融合運用各種創作手法,以現場表演與影像畫面呈現;它必須塑造城市與國族的形象,同時也要顧及典禮儀式的種種流程細節;它有最明確的表演目的:歡迎來自各地的傑出運動員,當然也得用主辦國獨到的方式。

奧運開幕演出或許是現今全世界場面最大、動員人數最高、影響力最廣、觀眾數量最多的一種表演型態,它必須融合運用各種創作手法,以現場表演與影像畫面呈現;它必須塑造城市與國族的形象,同時也要顧及典禮儀式的種種流程細節;它有最明確的表演目的:歡迎來自各地的傑出運動員,當然也得用主辦國獨到的方式。

先是議會發動彈劾總統,後在沙灘出現兇案證據;還沒開始迎接大量觀光客與世界運動員,即爆出警力、醫護資金匱乏,已無法維持正常運作的警訊;茲卡病毒、超級細菌仍難抵禦,場館建設的質疑不絕、民眾反對的聲浪震耳,連俄羅斯禁藥醜聞這樣的他國事務,都直接影響了此屆里約奧運會的光環,巴西的奧運之路不只困難重重、雜音不斷,已然稱得上是險象環生了。

現況不盡理想,未來更顯慘淡,曾經被稱為金磚四國的繁榮期待,在全球金融危機後已正式劃下句點。事實上,近幾屆奧運主辦國家都在盛會後面臨了不少難題:希臘的歐債危機、中國的成長衰退與英國的脫歐公投,他們面臨的不光是經濟發展的困境,更包括了社會內部的動盪不安與民心的分崩離析,這當然不能稱為一種魔咒,但政局的風波不平與人民的不信任感攀升,加上從世界盃足球賽到奧林匹克運動會,接二連三地舉辦大型賽事所顯現的種種社會分歧,確實成了此次奧運從籌備到開幕、從現在到未來,頗須注目的另一個焦點。

老話一句,危機就是轉機,巴西大可一拼奪牌數量重新凝聚民心,或是擊潰墨西哥及德國,一雪上屆奧運足球與世界盃之仇。當然,一場漂亮的開幕儀式也可能扭轉這一切:它能弭平雜音、說出屬於里約與巴西的獨特故事;它將是世人永難忘懷的畫面,不論是好是壞,都會刻入歷史、印上心頭。奧運開幕演出或許是現今全世界場面最大、動員人數最高、影響力最廣、觀眾數量最多的一種表演型態,它必須融合運用各種創作手法,以現場表演與影像畫面呈現;它必須塑造城市與國族的形象,同時也要顧及典禮儀式的種種流程細節;它有最明確的表演目的:歡迎來自各地的傑出運動員,當然也得用主辦國獨到的方式。

上半場:開幕噱頭、五環呈現

奧運開幕典禮表演其實是一種態度的展現,主辦國想讓世界看到什麼?它為自己塑造出什麼樣的面貌?支撐著這個國家的精神又是什麼?它是一種儀式,當然就有必要的流程,這些必須出現的環節限制,即是「看門道」的依據,更明確表現各國的獨特性格。首先是典禮開場,二○○○年雪梨奧運開幕式由一百廿匹牧馬打頭陣,他們在場上排列奔騰、揚起沙塵,有澳洲大陸的壯闊、與自然共處的野趣、嚮往馳騁的自由,最後以手繪風格的「G’day!(Good Day!)」橫幅向全世界問好,亦有著澳洲人樂天好客的性格及磅礡場面後的反差幽默。二○○八年北京奧運開幕的開場倒數則是由兩千零八位表演者、擊打著兩千零八座配有感應式燈具的傳統樂器缶,場景壯觀、排列整齊、動作劃一,畫面呈現亦毫無差錯,這或許是惟有中國能完成的演出。

如果將兩百多個參賽國家、上萬名運動員進場的必要程序視為典禮的分水嶺,開幕式上半場的觀看重點除了典禮導演希望呈現的城市精神、國家文化和其所使用的表現手法,最重要的兩個節點是主辦國的升旗儀式及奧運五環的呈現方式。倫敦奧運將升旗前介紹國家領導人的莊重程序,變為由丹尼爾.克雷格飾演的○○七情報員,前往白金漢宮,帶著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步上直升機、空降體育館的誇張影片;北京奧運則是由五十六個身著不同族群服飾的孩童們拿著五星旗,配合(事後證明為對嘴表演的)女孩獨唱歌聲中走向升旗台,表現「一點都不能少」的精神,也符合其整晚演出所呈現的「和諧」概念。

相較於升旗典禮所象徵的國家榮耀,奧運五環的呈現則更重視覺效果與演出團隊的創意表現。倫敦奧運的表演片段,巧妙地將五環融入其中,在工業革命的場景中,工人們將有如熱熔後的紅色鐵漿倒入管道、流向舞台中央的一個大圓,接著,看似炙熱的紅圈緩緩從佈滿煙囪、工廠、生產線的表演區域升起,當它抵達半空時,各處的另外四環也隨不同時間差上升,直到五環在空中齊聚、拼成了奧運標示。二○○四年的雅典奧運開幕,則是在兩位鼓手於現場與大銀幕裡遙相對應的擊鼓聲中,出現一道連結古今的彗星火球,它劃開天空、飛向體育場的中央大水池,在池中燒出奧運五環,水中熊熊燃燒的火圈圖騰,恰似愛琴海岸的希臘古文明榮光。

下半場:舞台焦點、聖火考驗

奧運開幕一般費時兩至三個小時不等,其中運動員進場就將耗近九十分鐘,在此之後還有奧運升旗、奧委會主席致詞、主辦國代表致詞等程序,尾聲則是點燃聖火的儀式。官方致詞的所在位置,也是整體開幕慶典的一項重點,必須設法包含在舞台與故事的表演設計之內。譬如倫敦奧運仿製格拉斯頓伯里山丘(Glatonbury Tor)、北京奧運的山水畫、雅典奧運的生命樹,都是前段演出的主要意象。

點燃聖火塔一般的流程即是在體育場中迎來接力繞行了世界各地的奧運聖火,最後在體育館中點起將在未來幾天燃燒不滅的塔座,近年較特別的呈現方式,在二○一五年第一屆歐洲運動會開幕式中出現。典禮將上述的傳統流程分隔為兩部分:上半場演出裡,聖火由接力的運動員儲存於舞台地面之下;待下半場,富饒女神走過的土地生出榖物、地面隆成山丘,當她走向舞台邊緣裏海形狀的水池時,一位男神在山丘上顯現,他從地表取出一個燃燒的石塊,隨後點燃地面,緩緩燒出一個碩大的人體形狀,只一瞬間,人體形狀的火焰快速收回至手中的石塊裡。接下來,他們攜手踏入水中,將手中燃燒的石頭擲向體育場內的圓盤,圓盤燒出一個巨大有如日蝕的火環,慢慢升空。那是月亮與太陽合而為一的時刻,也呼應了典禮最初所呈現波斯詩人尼扎米的《萊拉與瑪吉努》Layla and Majnum此一永恆愛情故事,亦將整場表演與聖火儀式做了全然相扣的連結,畫下令人難忘的句點。

奧運開幕典禮有其繁複的象徵符碼、必要恪守的流程規矩,它彰顯著運動會的精神、讚頌人類的偉大,這是奧林匹克的傳統、希臘古文明的核心價值。今年的里約奧運,由國境內有著亞馬遜森林的巴西主辦,也是南美洲大陸的第一次奧運盛典,他們將以怎麼樣的方式呈現自然環境與人文情操的共生共存,或許會是一個有別於西方視野的獨特觀點。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