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本文化代表的「浮世繪」,刻繪生動且色彩鮮豔,保留了幕府時期民間文化美學,但難得能見到真跡風采。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日本浮世繪:東京富士美術館典藏精選展」,展出精采作品百件,除了有經典的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與歌川廣重《東海道五十三驛站》,更有多幅「上方浮世繪」人物畫,寫實描繪了當時歌舞伎演員的神情。
日本浮世繪:東京富士美術館典藏精選展
即日起~7/31 國立臺灣美術館
INFO 04-23723552
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日本江戶幕府時期兩百年,人民生活安定富足、商業繁榮,庶民文化發展已臻顛峰,「浮世繪」便是當時最受歡迎的常民藝術,刻繪生動加上色彩鮮豔,保留幕府時期民間文化美學,時至今日,浮世繪儼然成為日本傳統文化代名詞。台灣對浮世繪同樣耳熟能詳,卻少有機會目睹風采,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日本浮世繪:東京富士美術館典藏精選展」,展出一百件浮世繪作品,可謂少見的盛大規模。
從常民生活而出的活潑圖像
東京富士美術館是國際創價學會國際會長池田大作於一九八三年所設,透過台灣創價學會,「日本浮世繪」是台、日兩館繼二○一三年合作之「在現場:卡帕百年回顧展」後的第二度合作。浮世繪是東京富士美術館的重要館藏之一,館藏千件,除了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歌川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驛站》兩部經典「名所繪」(名勝風景畫)完整版,還有喜多川哥麿以「大首繪」(半身像)著稱的「美人繪」(美人畫),以歌川國貞為首的「役者繪」(歌舞伎演員畫),歌川國芳諷刺味十足的「戲畫」等,這次精選百件來台。
「日本浮世繪」以地區分為兩大主題,分別是「江戶浮世繪」,含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的風景畫,歌川派的武士畫、戲畫等。「上方浮世繪」以歌舞伎演員畫最為盛行,「上方」指的是江戶時期的大阪京都地區,這批上方浮世繪是東京富士美術館近年購藏,首次在台亮相。
浮世繪之所以至今仍受到大眾喜愛,主要是它不僅具有獨特的風格形式、豐富的故事性,更因它是從庶民生活發展出來,不受限於舊有傳統,畫師們因應大眾流行潮流自由發揮創意,大膽使用與生活相關的題材、嘗試新技法,加上多色印刷木版畫技術發達、出版業興盛,都讓浮世繪的藝術表現更為豐富,換言之,浮世繪的功能,等同於今日的風景畫報、明星畫曆、戲劇公演海報、演員劇照、插畫或私人往來間互贈的賀卡。
「上方」演員畫描繪人性面向
雖說提到浮世繪,多數人腦海浮現的應是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裏〉裡那奔騰翻攪的滔天巨浪,但其實,風景畫是到江戶後期才發展成浮世繪的類別之一,初期的浮世繪是以遊女藝伎為主角的美人畫和演員畫為兩大主軸,前者名家如喜多川哥麿,後者則有歌川派的豐國、國貞等,都以演員畫大受歡迎,傳神描繪演員神情舉止,猶如今日的連環漫畫。
江戶時期的娛樂,就屬「看戲」和到花街柳巷「遊廓」兩者最蓬勃,前者有能劇、狂言、歌舞伎、淨琉璃、寄席等,其中,歌舞伎是最具庶民性質、也最富影像化的表演,「演員畫」的作用,就是傳達粉絲對演員的心意,希望能隨時看到劇中令人感動或經典場景,好比今日的演員劇照。
演員畫幾乎是江戶時代「上方」(大阪京都)浮世繪發展的核心,若說「江戶」演員畫的特色,是將演員描繪得美化端正,那麼,「上方」演員畫更重視寫實描寫演員人性的一面,即使有缺點也會不加修飾如實描繪,代表人物有戲畫堂蘆幸、柳齋重春、春梅齋北英等畫師,上方演員畫初期大多是演員後援者業餘製作,因此部分畫師生卒年資料不可考,柳齋重春是上方首位浮世繪職業畫師。
「上方演員畫」另一特色是對服裝的描繪尤為精細,除此,不少畫作是兩畫、三畫相連的連續畫,透過本展可比較東(江戶)、西(上方)不同的審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