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明亮與緩慢電影》(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提供)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緩慢 一種生命的哲學

導演蔡明亮以獨特的長鏡頭,緩慢與沉默的影像,奠立其獨特的電影美學,而這樣的時間性思考,在電影研究者林松輝眼中,不僅標誌著個人美學風格的塑立,實也對應著當代「緩慢電影」的發展。從林松輝《蔡明亮與緩慢電影》一書對緩慢哲學歷史化及相關反速度論述的討論,讀者更能理解蔡明亮如何從前期的鏡頭語言,逐步陷入更靜止和更沉默的影像時間,終至宣稱,將不再拍攝劇情電影。

導演蔡明亮以獨特的長鏡頭,緩慢與沉默的影像,奠立其獨特的電影美學,而這樣的時間性思考,在電影研究者林松輝眼中,不僅標誌著個人美學風格的塑立,實也對應著當代「緩慢電影」的發展。從林松輝《蔡明亮與緩慢電影》一書對緩慢哲學歷史化及相關反速度論述的討論,讀者更能理解蔡明亮如何從前期的鏡頭語言,逐步陷入更靜止和更沉默的影像時間,終至宣稱,將不再拍攝劇情電影。

導演蔡明亮在拍攝完《郊遊》(2013)後,宣稱這是他最後一部劇情片。稍後,他集中心力將電影帶進美術館,二○一四年在北師美術館策劃「來美術館郊遊」展覽、至今年「無無眠」大展,邀請觀眾用幾個夜晚的時間,緩慢流連。與此同時,他創作《玄奘》(2014、2016),將慢行美學,從影像復融入了劇場空間。蔡明亮前期即逐步奠定的獨特長鏡頭,影像的緩慢與沉默,對於電影研究學者林松輝而言,不僅標誌著個人美學風格的塑立,實也對應著當代緩慢電影(a cinema of slowness)的發展,以及為回應廿世紀以降占據主導地位的「速度的意識形態」,而興起的緩慢哲學,如慢活、慢食、慢知識。

從影像歷史  定位緩慢美學

曾執教於英國大學逾十年、創立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期刊,目前並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的林松輝,長期以蔡明亮作品,作為華語電影研究中跨語際、跨學科的論述實踐。新書《蔡明亮與緩慢電影》係翻譯自二○一四年的英文原著。林松輝的討論工作,重新歷史化那些表現在影像形式中的緩慢風格,他除指出了關於緩慢的論述,是相當新進方才展開的,更重要的是,被我們視作為的緩慢電影,仍屬於當代的現象。其中,有兩個關注的核心:敘事主體和時間長度。當代電影反覆詰問著,什麼樣的事(Thing)才能算是敘事的主題,而時間又如何取代事件,成為了影像所欲再現的焦點。

林松輝沿著德勒茲(Gilles Deleuze)影響性的理論概念,「運動—影像」和「時間—影像」,為讀者回顧了約莫以二次世界大戰為界,戰後現代電影的探索興趣,從過往如蒙太奇拼接的行動、事件,轉往令時間本身成為新的問題。這是長鏡頭中任其流逝的難以名狀之事,即緩慢賴以根據的時間。

蔡明亮自創作初始,逐漸藉由作者身分、電影迷戀、懷舊的特質,而占據了緩慢電影論述的重要位置。林松輝在《蔡明亮與緩慢電影》中,分別透過「緩慢」、「招牌」、「靜止」、「沉默」等章節,展開對於導演在時間性、物質性和美學間的關係,及所呈現的思考。譬如他論及《你那邊幾點》,如何藉由遊走於台北和巴黎,提示出時區標定,以及時差背後的人造發明;或者論及蔡明亮如何透過長鏡頭的安排,迫使觀眾與劇中角色共同經歷艱難的時間感。

沉默慢走  走進一種生命的哲學

論著的導論命名為〈慢走〉。實際上,蔡明亮持續拍攝名為「慢走長征」的短片系列,身著大紅袈裟的僧人,在不同的現代化城市中心,緩慢地行走。從《蔡明亮與緩慢電影》一書對於緩慢哲學歷史化及相關反速度論述的討論,讀者們更能理解蔡明亮如何從前期的鏡頭語言,逐步逐步陷入更靜止和更沉默的影像時間,終至宣稱,將不再拍攝劇情電影。

林松輝在後記中,補記對《郊遊》最後長鏡頭的形容:「蔡明亮電影的緩慢益發趨近靜態攝影,簡直慢到無以復加的程度了。」而靜態不是靜止,那是緩慢所根據的時間性,一種影像思考,一種生命的哲學。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