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台北
專欄 Columns

台北,台北

一個社會的變動是從來不會停止的,一條小小的街道,可能在卅年當中,經歷好幾次的型態、內涵上的變化,仔細想想,你所熟悉的城市裡,是不是也有很多這種情形,新建的,人多了,來了,盛了,人走了,巷子空了,又來了,人又多了,樹也多了,還飄著花香……

一個社會的變動是從來不會停止的,一條小小的街道,可能在卅年當中,經歷好幾次的型態、內涵上的變化,仔細想想,你所熟悉的城市裡,是不是也有很多這種情形,新建的,人多了,來了,盛了,人走了,巷子空了,又來了,人又多了,樹也多了,還飄著花香……

大約是四十年前,看了白先勇的〈台北人〉,篇首引用了古人的詩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兩句話居然悄悄地在我的思維裡,停留好長的時間,之所以說「停留」,因為在生活中,確實經常會看到這種人、這種狀況,以及這種街道等等,比方說中山北路的某些巷道,溫州街、仁愛路、建國南北高架橋還沒建造之前的房子,和復旦橋還沒拆之前的兩邊一些社區……甚至我的父母和他們的朋友們,以及他們居住的環境、倫理,在在都可以感覺到,環境在他們身上的改變。

變化不歇的巷落

中山北路,在我們小的時候,那是多麼「洋」的一條路,感覺上食衣住行都高一層,可是尤其給人一種:當年王謝與尋常百姓的氛圍,隔幾家幾手就是很有背景,或者很有來頭的人物,能住在中山北路,還帶著幾分將就或委屈呢?小孩兒的我都感覺得出來。但儘管是尋常百姓家,依然會露出幾分王謝的味道來;時間久了、歲月長了,短暫的人生和景物,漸漸地都遠去了,中山北路的許多巷落由洋派、貴氣轉入更落寞、更平俗而不突出了。可是一個社會的變動是從來不會停止的,一條小小的街道,可能在卅年當中,經歷好幾次的型態、內涵上的變化,仔細想想,你所熟悉的城市裡,是不是也有很多這種情形,新建的,人多了,來了,盛了,人走了,巷子空了,又來了,人又多了,樹也多了,還飄著花香……

也不知道台北市這些年,增加或說新長出了多少漂亮的街道,或是美好的巷弄,也許是我自己跟熟悉的台北市疏離太久了,因為長年在大陸工作,以至於台北有好多可愛的街道和巷弄,已經自己復甦或更新了!姑且不說新興起的東區,或復甦了十幾年的西門町,就說前幾天聽兒子提到中山北路二段有一條20巷,讓我有空去看看。在我的老印象裡,那條20巷好像只有一些住戶,巷口應該是一個很舊的建築,原本是一個領事館之類的外國機構,前幾天去了一下午,待一晚上,真是好玩的地方!巷口變成「台北光點」已有好幾年了,放電影、喝咖啡、文藝活動都有,主要是人潮還不少。巷子再走進去一點,右邊有一家日式的居酒屋,東西還不錯。還有老房子裡的一家咖啡屋,這咖啡屋並不是咖啡有多好,而是老闆有他自己的想法和管理,你感覺他要真想讓咖啡再香一點不是問題,可是他不要,他只要現在這個樣子就行了,這一點自由,看起來容易,經營起來其實是有才氣的,名字取的有點日本味兒,叫「光一咖啡」,但老闆不是日本人,是一個台灣人。

台北在悄悄地變好

咖啡屋隔壁有一個小門,走上二樓是一家開了有十年以上的小酒吧,Rev-Now,是個音樂酒吧,我正趕上一個來自日本京都的藍調老歌手,自由自在地撥弄著吉他唱著好聽的老歌,廿、卅個觀眾擠滿在吧裡開心地喝著啤酒、紅酒,聽著和著音樂與歌聲,令人覺得輕鬆快樂,最低消費三百台幣,值!

巷道乾淨,寬窄也合適,太寬就不像巷子了,太窄又幹不了什麼了,巷子裡有小店和住戶種的花,走到巷子差不多中間的地方,有一家看起來沒什麼起眼的皮包店,各式各樣的皮作的包包,這不稀奇,細看一下,又聽店裡的人說那些包包,都是由孟加拉所產的牛皮,手工製作出來的高級品,打死不還價,原因是他們給了孟加拉的生產工人兩倍於其他工人的薪水,堅決地執行對文化代工的尊敬和重視,這真是一家有遠見的店!希望這條小小的巷子,喜歡去的人愈來愈多……台北其實在悄悄地變好!!

志工真心話&答客問廣告圖片
藝術家請回答-張擎佳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