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繞著轉新馬戲團」的《啟程》。(Tristram Kenton 攝 Londo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Theatre 提供)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相信藝術 讓改變發生

2016倫敦國際戲劇節

創立於一九八一年的老牌綜合性藝術節「倫敦國際戲劇節」,除了有劇場鐵粉翹首期待的國際巨星型作品,也有不少與在地社會緊密結合發展的創作,如今年邀請澳洲「繞著轉新馬戲團」在倫敦老墓園演出希臘神話奧菲歐的故事,也有與民眾直接交流對話的《同理心博物館》;而本屆最富有社會參與野心和企圖的,當屬和加拿大劇團「哺乳動物潛水反射反應」合作的五年計畫「提升者」,邀移民社群為主的托登罕地區兒童參與,期待讓孩子成為下一代的多元創意人。

創立於一九八一年的老牌綜合性藝術節「倫敦國際戲劇節」,除了有劇場鐵粉翹首期待的國際巨星型作品,也有不少與在地社會緊密結合發展的創作,如今年邀請澳洲「繞著轉新馬戲團」在倫敦老墓園演出希臘神話奧菲歐的故事,也有與民眾直接交流對話的《同理心博物館》;而本屆最富有社會參與野心和企圖的,當屬和加拿大劇團「哺乳動物潛水反射反應」合作的五年計畫「提升者」,邀移民社群為主的托登罕地區兒童參與,期待讓孩子成為下一代的多元創意人。

一九八一年創立的「倫敦國際戲劇節」(Londo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Theatre),藝文界普遍簡稱為“LIFT”,字面上恰巧帶有「提升」的正向意義。現在很難想像卅五年前,英國最重要的藝術補助機構「英國藝術協會」(Arts Council),仍覺得不適合用納稅人錢補助一個引薦許多外國藝術家的藝術節。但隨著兩位創辦人Rose Fenton和Lucy Neal廿五年的前瞻經營,以及後繼者與社會緊密結合的在地思維,LIFT早已發展成英國最重要的當代戲劇藝術節之一。

LIFT每兩年舉辦一次,現任藝術總監馬克.柏(Mark Ball)從二○○九年接手,今年是他主持的第四個藝術節,從六月一日至七月二日,共有廿檔展演和多場座談在遍布倫敦的各室內外空間舉行。(註)

過去這幾年來,LIFT在策展上的明顯變化是增加了委託創作的比例。二○一○年大約十五檔節目中,只有兩檔是委託創作;但今年的廿檔節目中,有九檔是委製。馬克.柏相信,委製作品除了讓藝術節和藝術家的關係更緊密,和觀眾及城市也能有更深入的交會。他說:「雖然比起現成的作品來說,委製多了不知最後成果的風險,但以作品和城市的關係來說,依然讓人滿意多了。我喜歡創造作品、發動創作,而不只是拿著購物袋環遊世界買這買那。」

在老墓園演出新馬戲

LIFT從創立以來,一直以「整個倫敦都是我的舞台」的概念來規畫節目,因此有不少展演發生在常軌的黑箱劇場或鏡框劇院以外,並在籌備過程中與不同的在地社群合作。若委製的對象是國外藝術家,更能借重他們外來者的眼光,將當地人習而未覺的事情顯露出來。馬克.柏表示今年最典型的委製範例,應是澳洲的「繞著轉新馬戲團」(CIRCA)在東倫敦的陶爾哈姆萊茨區墓園(Tower Hamlets Cemetery Park)創作的《啟程》Depart

二○○四年成立的「繞著轉新馬戲團」在澳洲有新馬戲先驅者的地位,他們在布里斯班開辦訓練中心及完整課程,讓三歲以上的孩子都可以體驗馬戲藝術的樂趣。《啟程》的創作討論大約開始於三年前,LIFT邀請「繞著轉新馬戲團」為倫敦創作一齣限地製作(site-specific)作品,導演雅倫.萊弗許茲(Yaron Lifschitz)在藝術節導覽下參訪了倫敦很多地方,第一眼就愛上建於一八四一年、現已荒廢成為自然生態保留區的陶爾哈姆萊茨區墓園,並決定以希臘神話奧菲歐的故事(Orpheus and Eurydice)作為探索死亡和來世的靈感來源。

演出開始於天色漸暗的晚上九點,荒煙漫草的墓園中,面容蒼白枯槁的演員在燈光和音樂的烘托之下,吊掛樹間,抵抗細雨作出高難度特技動作,或是在頹圮傾倒的墓碑之間舞蹈,試圖散發出幽靈的氣息。五百位觀眾被分為四至五組,在濃密的樹林間穿梭觀看演出,像是一次對幽冥世界的探訪。整體製作規模相當龐大,光是現場演出者就超過兩百人:七位馬戲演員搭配廿六位來自國家馬戲藝術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Circus Arts)和中央芭蕾學校(Central School of Ballet)的最高年級學生,與環境互動演出;兩百位當地歌者擔任合唱團,吟唱由墓誌銘改寫而成的生與死之歌。為了吸引當地民眾,藝術節提供折扣給郵遞區號為該區的購票者,統計結果約有20%的觀眾來自當地。總監馬克.柏表示這是藝術節未來希望繼續的工作模式之一。

穿上他的鞋子聽他的故事

作為一個綜合型的藝術節,LIFT的節目涵蓋了劇場鐵粉翹首期待的國際巨星型作品,例如法國影后伊莎貝拉.雨蓓擔綱演出的《費德拉》Phaedra(s);或是編舞家侯非胥.謝克特(Hofesh Shechter)帶領東倫敦的年輕編舞者,在史特拉福車站購物中心的屋頂為二○一八年的藝術節先做階段性呈現。但藝術節也期待透過一些完全沒有門檻的作品,和更多民眾直接交流和對話,例如英國藝術家克萊兒.帕提(Clare Patey)的《同理心博物館》Empathy Museum。這個臨時博物館設置在大地鐵站外,所有經過路人都可以免費參加。

其中一個活動,現場為參加者配對一雙陌生人的鞋子,戴上耳機穿上鞋子走一哩路,聽鞋子主人講自己的故事。許多都是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例如老太太自述在八十歲時重新墜入愛河,或是逃離斯里蘭卡內戰的男孩如何抵達澳洲展開新生活。英文有一個片語叫作“in someone’s shoes”,字面上是「穿別人的鞋子」,實際意思是設身處從他人的立場想,而這個活動的名稱即為《穿我的鞋子走一哩路》A Mile in My Shoes。藝術家帕提說:「社群媒體的興起,讓我們愈來愈常只跟像我們的人溝通。這個計畫希望讓我們遇見日常生活不會遇見的人,花一點時間跟他們相處。」

五年計畫打造下一代創意人

若說本屆LIFT最富有社會參與野心和企圖的,當屬和加拿大劇團「哺乳動物潛水反射反應」(Mammalian Diving Reflex)合作的五年計畫「提升者」(UpLIFTers)。本屆藝術節裡的節目《小朋友評審團獎》The Children’s Choice Awards,就是計畫第一年的年終呈現。

「提升者」是LIFT在藝術節之外的「托登罕專項計畫」(LIFT Tottenham)之一。托登罕(Tottenham)位於北倫敦,是二○一一年舉世震驚的倫敦青少年暴動發源地,該區住民極大比例是社經地位相對較低的移民社群。暴動平息之後,倫敦當局把托登罕作為優先都市更新的地區,除建造更便利的大眾運輸系統,也開始挹注經費讓藝術團隊進入社區。五年的參與式藝術「提升者計畫」在此背景下產生。法國編舞家傑宏.貝爾(Jérôme Bel)十月即將上演的Gala,邀請廿位當地人一起在台上跳舞,也屬於LIFT的「托登罕專項計畫」之一。

「哺乳動物潛水反射反應」二○一○年和LIFT合作過一個《兒童理髮師》Haircuts by Children的表演計畫,讓廿一個六到十二歲的孩子接受專業美髮課程後,在當地的髮型沙龍為成人觀眾剪髮做造型。活潑可親的表演,卻讓人思考諸如權力的翻轉等嚴肅議題,備受好評。在接到藝術節針對托登罕的邀約後,「哺乳動物潛水反射反應」的藝術總監達倫.多奈爾(Darren O' Donnell)提出「提升者計畫」,以他先前在加拿大證實可行的經驗作為計畫的原型,和倫敦的卅個十二歲的孩子連續工作五年。短期目標是讓孩子們在第五年的時候成為LIFT的幕後團隊一員,推出一個正式的售票作品;長期目標是讓孩子成為下一代的多元創意人,並在過程中對他們的家人和計畫接觸者產生影響。多奈爾說:「我希望一起工作幾年之後,孩子們可以領導組織、管理組織、取代公司裡的管理階層。這是個無論跟人們講、跟孩子們講,都很烏托邦、很瘋狂,但很好玩的計畫。」

小朋友當評審介入藝術生產

五年計畫的第一個年度呈現是本屆藝術節裡的《小朋友評審團獎》。來自當地社區學校Northumberland Park Community School和特教學校The Vale School共卅名七年級學童,過去這一年在多奈爾的規畫之下,和九位托登罕當地藝術家定期上工作坊,九位藝術家的背景包括影像、舞蹈、表演、時尚、活動製作等。在今年六月藝術節期間,這一群孩子變成藝術節的官方評審,拜訪各個節目,看演出、作筆記、討論,最後在頒獎典禮《小朋友評審團獎》上,根據他們自己的標準,頒發獎項給各作品,說明得獎理由,並致贈得獎者由評審們親手做的好吃餅乾和巧克力獎盃。

可想而知,小朋友們評選出的獎項不是制式的最佳男演員獎或最佳服裝設計獎等,這一方面跟LIFT的策展概念早已跨越藝術形式有關,另一方面也真實反映了孩子們的觀察角度和關心重點。例如阿根廷導演費南多.盧比歐(Fernando Rubio)的《在我身邊的一切》Everything by My Side獲得「最佳摸手表演獎」;這是個一對一的表演,觀眾跟陌生的演員一起躺在河邊的床上,演員對觀眾輕聲細語說故事,有時會用手碰觸觀眾。而孩子們頒獎給它,因為「這是我所摸過最柔軟、最光滑、最好摸的一雙手了!」正當觀眾覺得要被小朋友純真甜蜜的宣言融化時,另一個孩子頒給它「最佳侵犯隱私獎」,因為「我不知道這雙手在摸我之前還碰過什麼!」又讓人噴飯大笑。孩子們各式言之成理的獎項,純真又成熟的幽默感,加上簡單輕鬆的帶動唱,將全場陌生觀眾連結在一起。這場表演由藝術家設計架構,孩子們填滿內容;它介入了藝術節的結構和體制,讓人們思考藝術生產的各種樣貌。「在未來,每個孩子都會被賦予一把剪刀,剪出我們的命運和未來。」多奈爾直率地點出一個並不只是幻想的願景。

讓兩個不同的世界因藝術相遇

值得一提的是,LIFT是每兩年一次的藝術節,代表五年的「提升者計畫」中有兩年是無處可「發表」的幕後階段,但藝術節及資助者仍認同其表面之外的長期意義。倫敦大學金匠學院的學者並受聘擔任計畫的外部評估員,企圖更廣更深地檢視及分析成果。儘管外部的評估可能採用各種質化和量化的研究方法,但對「托登罕專項計畫」的專案製作人賽兒瑪.妮可(Selma Nicholls)來說,「托登罕和LIFT一直以來是兩個世界,兩個不同的世界因此得以相遇,這已經是最珍貴的成果了。」

今年LIFT廿檔節目裡,十檔有歐盟的資金補助,不難想像藝術節及合作藝術家對英國脫歐後續發展的擔憂。儘管憂心忡忡,總監馬克.柏依然選擇樂觀面對:「我必須保持希望。我們相信藝術的力量,藝術可以讓改變發生,它就是關於治療、關於看世界的另一種角度。藝術的多元性可以將不同的事情團結在一起。」「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做這些事的原因。」也是你現在會看這篇文章的原因。

註:筆者本次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與表演藝術聯盟合作執行的「CO3表演藝術國際交流平台」之「海外駐地研究計畫」支持前往觀察,重點即在了解作為一個綜合性的老牌藝術節,「倫敦國際戲劇節」如何發揮自己的社會責任。

劇場未來式廣告圖片
藝術家請回答-張擎佳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