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著每秒廿四格的製作原理,動畫可說是最耗時費力的影像創作類型,產出速度也遠遠及不上真人電影,但其一格格畫面製作的手工特質,讓人類的想像力超越具象的束縛,流動之間比語言或情節說出更多的底蘊。本文透過去年頗受矚目的三部歐美動畫長片——《酷瓜人生》、《親愛的爸爸》與《紅烏龜:小島物語》,讓我們認識動畫創作背後的豐富與精采。
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引發人們討論最熱烈的,就是一秒一百廿格的拍攝技術及相關的敘事美學辯證,也再次掀起大家討論電影的歷史沿革——每秒廿四格的製作原理。而動畫可說是在所有影像技術類別裡,最精確堅守這樣的創作精神,不論科技如何翻新,媒材的多元創新,逐格製作的原理永恆不變。也因此,動畫製作更為耗時耗力、人事成本高,影片產出速度比不上其他類型的影片,如真人實拍或是紀錄片。所以關心動畫產業的人,每年總會注意國際動畫長片的產值及產量,而除了日本這個歷史悠久的獨特高產量動漫市場外,歐美近幾年來多有令人驚豔的長片產出,以國際最知名及最大的法國「安錫國際動畫影展」(Annecy International Animated Film Festival)為例,去年入圍的九部動畫長片,歐美的影片就占了六成七。本文就挑選去年頗受注目的其中三部歐美長片,以技術、敘事來進行探討及分享。
《酷瓜人生》 運用新科技、製偶更容易
作為去年臺中國際動畫影展(Taichung International Animation Festival,簡稱TIAF)開幕片的《酷瓜人生》Ma vie de Courgette,絕對是二○一六年國際影展的寵兒。這部瑞士、法國合製的偶動畫,除了在去年入選坎城影展「導演雙週」單元,獲得影評、觀眾一致好評,隨後於安錫國際動畫影展中抱走最佳長片大獎、觀眾票選獎,同時也代表瑞士角逐二○一七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還記得這部影片在安錫影展首映時,近千人的戲院座無虛席,觀眾淚水及笑聲此起彼落,放映後所有製作人員被全場觀眾的掌聲包圍近半小時,場面極為震撼且感人。以一秒廿四格的製作來算,這部六十二分鐘的影片,就有多達十萬三千多格的偶動畫產量,觀眾的熱情回饋對於近乎身處手工業的偶動畫師們,絕對是個很大的鼓舞。
《酷瓜人生》美術造型十分童趣可愛,樸拙充滿精緻細節在動畫片來說是相當難得的成就。影片主人翁是小名叫做「酷瓜」的九歲小男孩,在其父親離家、母親意外身亡之後,住進兒童福利機構,卻意外在陌生的環境中認識了生死至交的好友,彼此互相陪伴鼓勵,由憂鬱灰暗走向歡樂光明新世界的感人過程。
本片成功有三個重要的關鍵人物:第一位是瑞士導演Claude Barras,在《酷瓜人生》之前,他就已製作過多部偶動畫短片,也曾多次跟加拿大電影局合作,奠定國際合作的地基。《酷瓜人生》是他第一部動畫長片,工作人員跨及全歐洲。第二位是主要編劇Céline Sciamma,她改編吉爾.巴黎(Gilles Paris)的法文同名小說《酷瓜自傳》Autobiographie d'une Courgette,將影像敘事節奏掌握得很精準、人物個性背景的刻劃也更為生動有趣,幽默詼諧中帶有人生哲理的對白成了本片的獨特風味。第三位是音樂製作Sophie Hunger,她的配樂定調了整部影片的風格,淡微的哀傷卻不失趣味,片尾曲〈隨風而逝Le Vent Nous Portera〉更是感人至深的催淚噴劑。
本片另一個在技術層面值得一提的點,就是 3D列印在偶製作上的應用。影片中所有人物的頭部都是以3D列印製作,如此不光只是為了嘗試新科技,而是製作團隊評估後發覺有其實用的必要性。片中的角色設定全是大頭, 所以在製偶的時候,會因為頭重腳輕而難以掌握平衡,但是利用3D列印即可將偶的厚度減少、重量降低,製偶師也可以更方便地安裝眼珠的卡榫在偶的頭部,透過3D模型先測試運轉角度及排除機關干擾。再則,許多作為面部五官交換零件所埋設的磁鐵,也可以安置在精準的位子上。去年,TIAF曾邀該片動畫指導Kim Keukeleire來台分享製作秘辛,她提到這些角色的道具,光是臉部表情就可能有數百個 ,五官零件總計更高達上萬,感謝3D列印,大大降低偶動畫人工及物料成本的製作費,科技與動畫的成功結合,讓這部片以六百五十萬歐元的製作預算,成功走出歐洲,打入全世界市場。
《親愛的爸爸》 在異國尋文化的根
來自加拿大的《親愛的爸爸》Window Horses是一部作者半自傳的影片,探討國籍與種族的複雜議題。若是了解導演Ann Marie Fleming的背景:出生於日本沖繩、雙親為中國人和澳洲人、在加拿大成長,就不難了解其創作動機。她的作品多半圍繞著家庭、認同、歷史與記憶的主題。《親愛的爸爸》可算是她數十年創作的一個彙整,主角蘿西的造型設計隨著她的創作歷程而成長,2D圖像造型雖簡單,但是個性鮮明,加上有美國影集《實習醫生》演員吳珊卓(Sadra Oh)的配音加持,以奇幻色彩訴說一段關於尋根、認同與文化的故事。
故事主角蘿西的伊朗父親自她小時候便消失無蹤,而後她也隨之改從華人母親的姓氏,有天收到一封來自波斯的詩歌節邀約信函,蘿西不顧外祖母的執意反對,決定遠渡重洋,踏上這個詩人的國度。她在那裡不僅接觸到來自各地世界的詩人,也認識到波斯豐富多樣的文化,最後更對自小遺棄她的伊朗父親有了更深的了解。
《親愛的爸爸》除了談自我認同外,也從巴勒維王朝一路順敘到了兩伊戰爭,可說是簡版的「波斯史」,同時更不忘提到伊朗兩個傳奇詩人薩迪(Saadi Shirazi)和哈菲茲(Hafez)的經歷,穿插中國流亡詩人對六四事件的回顧,更是一大驚喜。詩歌的美麗在於文字的想像空間,所以若是要將詩歌影像化,頗具挑戰。本片多次朗誦詩歌是場景一大焦點,也許是因為導演承襲了曾祖父的特質(她的曾祖父是百年前與胡迪尼齊名的中國魔術師郎德山),將文字轉換成影像對她來說似乎輕而易舉,以魔幻手法呈現影片詩歌段落,以輕鬆詼諧敘事,將動畫想像力推至極限。處理片中多首來自不同國家風格的詩詞,她也不時隨詩改變敘事手法及表現媒材,令人頗為驚豔。
本片另一個有趣的背景故事,就是在製作前期使用網路平台募資,一來聚集粉絲的向心力,二來也解決資金的拮据。編導Ann Marie Fleming跟演員吳珊卓一同製作募資影片,以贈送圖畫書、角色貼紙、成品DVD等實體商品為回饋,一年後成功募集到兩百多萬台幣的資金。Ann Marie Fleming訪台參加臺中國際動畫影展時,就跟一位台灣捐助者相認,過程感人,彷彿是創作者的尋親之旅外傳。
《紅烏龜:小島物語》 意境深遠的生命史詩
今年動畫界的大事莫過於法國、日本合製的《紅烏龜:小島物語》The Red Turtle 長片問世,這部電影是宮崎駿吉卜力工作室第一次與國外動畫導演合作的動畫作品。這項合作建立在兩方百分之百的信任及對彼此藝術創作的尊重,《紅烏龜》的導演Michael Dudok de Wit 被充分授權,以自己想說的故事、美術風格來製作這部影片。吉卜力則由高畑勳出面給予美學上的建議,讓Michael自由創作。回顧Michael的所有作品,包括曾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成名作《父與女》Father and Daugher,都表現出了他深受東方藝術影響的特質,充滿意境的水墨畫是他的長項,大量的留白及構圖更意營造出觀者於遠方凝視的幻想空間,彷彿在看一場精緻的美術展,也許就是這些原因被宮崎駿欽點合作吧!
故事講述一個漂流到無人小島的男子,辛苦打造了木筏想要逃離,卻被巨大紅龜擊沉阻止,絕望挫敗之際,神秘紅髮女子的出現也讓他的生命從此改變。主角經歷絕望、孤獨、愛戀、真情與親情。這部片講的是生命的輪迴,用謙卑的心面對大自然;講愛情,也暗喻殘酷無奈的人生。Michael絕對是個說故事大師,用電影語言來陳述豐富而深刻的生命力。透過細膩深刻的影像、層次飽滿的聲音、高潮起伏的音樂,展現更飽滿的情感渲染力,真摯溫暖令人動容。
探討《紅烏龜》的美學可以寫出一大本書,但是以動畫技術層面來說,最被人稱讚的是其海水的透明感及用色。以簡約的技巧,達到優美深邃的效果,背景美術設計介於寫實及風格化之間,線條簡單,使場景顯出遼闊及沉靜。背景色調用了許多中間色及濁色,也是一種用色的節制,用以突顯主角紅龜,並以高彩度的方式呈現其重要性。
這部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Michael抓到動畫製作最核心的精神:用畫面及音樂/音效來說故事,全片沒有一句旁白及對白。動畫比其他影像創作更具挑戰性的地方,即是在螢幕上所有元素的呈現,都是虛構做出來的,沒有任何彈性及偷懶的空間,所以除了一格格的影像畫面外,其聲音及音效也是一格格製作出來的,全長九十分鐘無對白,要抓住觀眾的心,音樂/音效便是一大關鍵。音樂製作Laurent Perez del Mar ,相當精準地抓到影片的節奏、角色的心理狀態及環境的變遷、音樂與影像(色彩)交互配合,襯托營造影片高低起伏的氛圍。Michael大膽地使用色彩、彩度及聲音來帶領觀眾的情緒,跟著片中人物經歷生命中的無常與喜樂。
《紅烏龜:小島物語》這部片將美學、視覺的符號性及故事內涵等各種條件整合到最極限,協調又完美,絕對是去年最重要的動畫影片。本文提到的三部影片,除了《親愛的爸爸》外,其他兩部電影都已有台灣片商買進,期待二○一七年能再次在大螢幕看到這些作品,細細品嚐這些動畫導演的心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