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國人心目中永久的皇都,如今是古色古香的、現代商業化的、還是正在掙脫傳統的?讓我們拉開京門舞台的帷幕,從京劇、話劇、舞劇、茶園雜耍裡尋覓那「味兒」。
眼下,京朝正宗的中國京劇院就要登「台」,台灣的老票友尋他眼熟耳熱的老角兒老腔,新戲迷見識那眞人眞嗓的京味兒……
貼著生活走,無法錯過的是北京烤鴨這道讓世人垂涎的口味,和《天下第一樓》裡中國五千年文明所配造出的人味,導演夏淳暢談幕後編演的人與事。這台上台下一體的中國人味兒,五、六月間台灣觀衆即可目睹神會了。
《月牙五更》把艱礪的關東大地上的生活給舞了出來。然而,在所散放的回歸熱潮中,舞蹈藝術深化及時代審美意識的問題,可就不乏嚴肅辛辣的意味了。
朝北京市街轉轉吧。「首都」前,瞧那人潮!「人民」裡外,一片京腔。現代化的北京音樂廳,夠氣派;淸末民初的老劇場,還在。襯出了演藝生態在商品經濟擠兌下的窘境。茶園是新型制的了,一進門,招眼的天橋把式,大鼓、小曲裊裊,吃看不盡的京味兒就全兜回頭了。
要看那京味兒的演藝──盍興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