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O今年推出的年度歌劇製作《月亮》,是德國知名音樂教育家與作曲家卡爾.奧福所寫的作品,劇情取材自格林兄弟的童話版本,改編「偷月亮」的傳說,不只將床邊故事搬上舞台,更是舞台上的地球科學課。時年四十四歲的作曲家返樸歸真,將自己記憶中的孩童時光,融入創作,並盼望以此傳遞人本主義的教育精神。
一個關於「偷月亮」的古老傳說,在歐洲廣為人知,不只是日耳曼、從南方保加利亞、到北歐的芬蘭,甚至遠到俄羅斯,家喻戶曉。故事講述在宇宙間,因秩序失衡,有些地方永遠成了黑夜國,一直等到「英雄」出現,經過一連串轉折,往返廣義的天國、地府間,自然界終於重回秩序:月亮高掛天空,成為每個人共享的福利。
歌劇之中的地球科學課
卡爾.奧福(Carl Orff,1895-1982)選擇格林兄弟的童話版本,自己編寫歌詞、完成歌劇劇本《月亮》Der Mond(1939)。舞台空間的設計,強調上、中、下三層,刻意跳脫基督宗教狹義的天堂、地獄。劇情主要發展在中間這一層,它延伸出兩個村落間,月亮的更替,四個小夥子偷回月亮的劇情,僅是提供音樂發展的架構,故事中隱約讓自然界現象與童話內容相互呼應,宛如隱藏在劇情背後的地球科學課。
從黑暗村落出現滿月後,漸漸月亮的光芒也逐一隨著主人歲月耗盡,成為陪葬;首先,第一位擁有者要帶走四分之一的月亮下葬,被切下的火紅月亮(月全食),似乎還不足以影響村落的光源,被分成四等分的月亮,似乎寓意著地球上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呈現出的月相盈虧變化。隨後故事區別出,生死兩個世界:一一隨著年歲日增、邁向死亡、走入地府的四個人,反而又重新組成了個藍月,而這正也符合藍月的特殊性,因為藍月指的正是一個月中的第二個滿月。根據月色的變化,從紅轉藍,最早就有英國教士記錄:「他們將使人相信……月亮是由綠色的乳酪(belewe)製成的。」天文上每兩、三年週期出現藍月的時間,曾是教會精算復活節日期的根據,這樣的巧合也被賦予在童話的藍月詮釋中;被帶進的陌生光源,破壞了安眠的死者,光害讓地府死者「復活」,讓鬼魂伺機而狂野起來,一場嘉年華會就此展開……
鬧聲震天引起了天堂彼得的關注,他拜訪地府後,以同理、共情,融入死者狂歡中,同樂到了酒酣耳熱之際,將四位月亮原本的主人一一灌醉,說服死者回到幽靜中安息,因此順利取回了月亮,並懸掛於高空之中。奧福曾說:「我寫歌劇是為傳達一種精神。」《月亮》這齣歌劇,他便藉由彼得,一位老智者,佈道出本劇最重要的人本教育觀點,彼得在地府嘉年華會中感嘆下了註腳,他說:「這外面的人間多冷峻,下雨下雪下冰雹,暴風狂吹雲起,人們一切都被摧毀,凡事得勞其筋骨,這兒哪能感受得到。即便如此,這個世界裡,每個人都有其立足之地,都有其一席之地。」長年投注音樂教育的奧福(一九二五年成立創意律動小學,一九三五年完成《奧福教學法》),用他的歌劇再次清楚告訴我們,音樂教育不是要教會音樂知識、教出音樂家,而是希望透過音樂教育,能讓每個人在偌大的世界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劇情概述與音樂選段介紹
說書人用近似中世紀聖歌朗誦的方式,在弦樂長音襯托下,以單音風格開始交代故事的始末:源自造物者不足的光源分配,黑暗國的四個小夥子在太陽下山路經一個村落後,發現橡樹上的一盞發亮圓型體,竟然可以照亮夜晚,還能看清一切事物,於是,趕緊上前問一位剛從小酒館走出來的農夫:「這是什麼?」
農夫答:「這叫月亮!是我們村長用三塊錢買來的,他要幫忙上油、清潔,我們每週付他一塊錢報酬。」於是四個小夥子趨之若鶩討論起這盞明燈,張羅來工具:鑽子、繩索、推車、梯子等,小心謹慎、不敢疏忽地把燈從橡樹上搬下,並找來馬車,用大布掩蓋起來;彼時醉醺醺的村長和農夫,還爭辯到底是沒上油?還是沒擦拭乾淨?怎麼天際變得如此昏暗,此時月亮早已被運回黑暗國去了。
憤怒月亮被偷的村民們,用強烈的節奏齊唱表達憤慨,展開如《布蘭詩歌》般緊湊的劇情張力,交由男聲合唱團、童聲合唱團不斷地重複相同簡潔節奏下,場景切換到第二村農夫與酒館老闆的對白,之後將合唱團細分為二:一邊是怪罪村長失責的男聲,另一邊則是欣喜獲得月亮的混聲。在舞台上同時呈現一家歡樂、一家愁的對比。
自然規律永不可逆行的時間,讓四位小夥子也面臨著青春消逝,音樂上透過半音下行,描繪出接受死亡的無奈;他們感嘆人生將盡,卻執意帶走擁有的月亮。地府重逢的四人,再次重組出藍月,大鬧陰間、興風作浪,接下來,有如地府嘉年華般的場景,正提供音樂最佳發揮之處:像是單純語言韻腳的節奏感;長號、低音號奏出的地府兩拍舞曲、引用約翰.史特勞斯及布拉姆斯的華爾滋。老智者彼得收服了陰間的混亂,一長聲號角後,音樂上將鋼琴加入樂團的做法達到巔峰:一、讓鋼琴與弦樂或鋼琴與管樂間的混合音響,創造出多元豐富的微妙音色層次,並在整部作品中統整出一致性的混合音響。二、透過同音反覆的擊樂式效果,發展出另一種鋼琴聲響。(註1)
劇情最後,說書人呼應一開始的單音朗誦,在長笛與鋼片琴的希臘四音音列混聲陪襯下,忠告彼得已將死者催眠安息,帶著月亮回到天上,將月亮高掛空中,並由Zither琴領出阿爾卑斯山的民謠,隨後,一個稚嫩的孩子驚嘆著:「啊,月亮掛在那兒!」
不管是傳說,是童話,還是神話色彩,這裡更在全劇結尾上,增添自傳性話題。奧福在訪談中提到:「我小時候最初的記憶之一,就是從我祖父母在慕尼黑住處的陽台上,看月亮升起。再看看我《月亮》歌劇裡,那個驚訝發現月亮的小男孩,你現在應該知道,那指的是誰了吧。」(註2)
註:
- 參照:Jürgen Maehder, Die Dramaturgie der Instrumenten in den Antikenopern von Carl Orff, 2015。
- 參照:Werner Thomas, Orffs Märchenstücke,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