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谷史郎(國家兩廳院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台奇觀製造者╱《靜/止》 日本導演暨裝置藝術家

高谷史郎 動靜之間 書寫時間

原本專攻建築與設計的高谷史郎,因緣際會加入了Dumb Type這個跨領域的表演團體,從此與劇場結下不解之緣。對他而言,劇場設計與裝置藝術最大的不同,就是「時間」,而即將訪台的作品《靜/止》,核心概念就是「時間」,他使用黑色的水覆滿地板,「時間跟一整面漂亮的平面成為一體的存在」,透過平靜水面上人的活動,讓人意識到時間的存在。

原本專攻建築與設計的高谷史郎,因緣際會加入了Dumb Type這個跨領域的表演團體,從此與劇場結下不解之緣。對他而言,劇場設計與裝置藝術最大的不同,就是「時間」,而即將訪台的作品《靜/止》,核心概念就是「時間」,他使用黑色的水覆滿地板,「時間跟一整面漂亮的平面成為一體的存在」,透過平靜水面上人的活動,讓人意識到時間的存在。

2017舞蹈秋天—高谷史郎《靜/止》

10/14~15  14:30   10/15  19: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INFO  02-33939888

一九八四年的京都,有一群市立藝術大學的學生組成了一個名為「Dumb Type(ダムタイプ)」的小團體,參加的成員來自視覺藝術、建築、電腦程式設計、音樂、影像、舞蹈各個領域,他們有時候集體創作,有時候各自獨立發表作品,開放與包容的行事作風,跨領域及多樣化的作品風格,在日本及海外都受到極高的評價,在藝術界占有一席之地。知名團員有已故的藝術家古橋悌二、燈光設計師藤本隆行、藝術家兼導演的高領格、極微電聲界的大牌人物池田亮司,還有橫跨影像、燈光、圖像設計、舞台設計等領域的高谷史郎。

時間,讓裝置藝術與劇場不一樣

生於一九六三年,專攻建築與設計的高谷史郎,在京都市立藝術大學就讀一年級時,應學長之邀加入「Dumb Type」的前身「KARUMA劇團」,當時的他雖然有美術與設計的經驗,對於戲劇或表演卻完全沒有涉獵,對他而言,「所謂的劇場,裡面有燈光與音響,可以控制時間與時刻,劇場就像是個大型實驗場,Studio一樣的地方。」自己製作的小型模型,在劇場裡打上燈光後看起來會變成如何?比起電腦繪圖,劇場是個可以進行各種實驗,可以打造空間的地方。懷著有趣好玩的心情,再加上想試試自己能力所在,高谷史郎加入了劇團。當時的他以為「設計舞台、打造布景跟做裝置藝術之間彼此沒有太大的不同」,但有了作品的歷練之後,他察覺兩者之間的不同在於,「表演可以控制時間軸,『從幾分幾秒到幾分幾秒為止,請用這樣的方式觀賞』;裝置藝術雖然會決定大約的時間長度,但無法控制時間軸。」

一九九○年開始,高谷史郎開始以個人名義發表作品,最初參加荷蘭建築師Daniel Libeskind的大型都市計畫,一九九八年與法國里爾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擔任作品Dangerous Visions的影像製作與導演。一九九九年與知名音樂家坂本龍一合作,為其歌劇LIFE製作影像與擔任導演,二○○七年應山口縣山口媒體藝術中心之邀,再度與坂本龍一共同製作LIFE - fluid, invisible, inaudible...,使用影像的裝置藝術作品。

這兩支作品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時間軸的差異,歌劇LIFE的影像時間軸配合歌劇演出,朝著一定的方向進行,從觀眾進場開始到演出結束為止,必須以線性來表示時間,否則演出最後無法收尾。裝置藝術作品LIFE - fluid, invisible, inaudible...的時間則是分散的、片斷的,高谷史郎最初接到這份工作邀約時,首先擔心的是「能否把歌劇LIFE裡的所有想法,順利地透過影像表達出來呢?」他表示,「LIFE計畫是廿世紀的總和,廿世紀既是影像的世紀、也是產生很多音樂跟事物的時代,有戰爭、有革命,是個社會激烈變動的時代。將影像以聲音的形式留存下來,不去評判對錯,而是呈現出廿世紀的樣貌。」高谷史郎將數個透明方格從天花板垂吊下來,薄霧從方格裡飄出,觀看者或坐或站地抬頭往上看,每一個透明方格都有影像,「宛如一個巨大的歷史記憶,在霧裡出現清楚或模糊的記憶,雖然被拍攝的素材本身非常清楚,但在無法控制的白霧映照之下,如記憶般的東西,有時清楚,有時朦朧,像這樣的瞬間一一被看見,這就是作品的意象。」

大自然元素  讓他的舞台令人震懾

高谷史郎個人或與他人合作的作品,經常使用大自然的元素,包括水、霧、雨、雪、空氣、光線等,這是源自於他對藝術與科學的喜愛,他認為藝術與科學都必須藉由觀看自然,接受自然給予的影響才能進步,因為大自然的元素對於生命與人類而言,既基本又重要。二○○七年,他獲邀參與「北極圈遠征計畫Cape Farewell」,這次的經驗讓他對自然與生命有了更深的體悟。這個計畫的獨特之處在於邀請科學家與藝術家一起搭帆船前往北極,期待科學家與藝術家攜手合作後能激發出新的火花。

在這趟旅程中,高谷史郎發現北極的氣溫不如預期中寒冷,再加上印象中應該覆滿冰雪的格陵蘭島,在十月天就開始融雪,讓他深切感受到全球暖化正在進行的事實。當時眼所能見的有藍天,還有灰色與黑色,因此在冰島上陸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鮮明得近乎刺眼的綠色,讓他不禁感嘆人類果然還是需要綠色的存在。某天根據氣象預報,高達卅至四十公尺的巨浪即將來到格陵蘭,只要稍有不測便可能沉船,「只不過是巨浪程度而已,卻使我們感覺彷彿漂浮在紙片上的螞蟻般渺小,不禁對大自然的力量產生畏懼,同時也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

為了慶祝東京都現代美術館開館廿周年紀念,知名狂言師野村萬齋邀請高谷史郎為其執導的《三番叟╱Eclipse日蝕》與《MANSAI波麗露╱轉生》擔任舞台設計。野村萬齋告訴高谷史郎,《三番叟》源自於日本神話中天照大神(即太陽神)躲進岩洞裡造成日蝕的典故,為了引出太陽神所跳的舞就是三番叟。高谷史郎在能舞台上方懸掛一大塊螢幕,再將投影機懸掛在天花板上,如此一來,螢幕的影子剛好覆蓋住能舞台,舞台的周圍則有影像顯示,營造出日蝕的狀態。能舞台也根據演出需要,將右舞台的掛橋移到舞台正後方,打造出非常洗練簡潔,充滿神聖氛圍的舞台。《MANSAI波麗露/轉生》則為野村萬齋演繹的波麗露配上精采的影像,舞蹈即將結束之際,從舞台後方升起一整片的白色螢幕,舞台整體轉為白色,最後配合身穿白衣的野村萬齋躍起的時機,全場瞬時燈暗,轉黑,結束。這次的演出被稱為「僅有一夜的奇蹟」。

《靜/止》  透過水波「演出」時間

這次來台演出的《靜/止》ST/LL為高谷史郎的另一齣傑作,作品的核心概念為「時間」,他認為時間是個非常困難的概念,看不到又難以意識到,甚至連時間是否存在都還在討論。參與製作的眾人針對「時間」進行各方面的思考,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後完成。討論過程中,高谷史郎首先連結到的意象是水波,人站在水中,一移動的話就會產生波紋,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控制的部分,但卻從這裡感覺到時間的存在。“Still”是什麼都沒有的狀態,但藉由人的動作,開始產生時間。此外為了打造沒有雜物、如鏡面般的整片地板,高谷史郎使用黑色的水覆滿地板,「時間跟一整面漂亮的平面成為一體的存在」,就是這個作品非常重要的設計概念。

有位日本學者讚賞高谷史郎的優異之處在於,以一個概念為核心,將表演者與其他幕後人員的想法統整後再創造,對每個人提出的想法產生共鳴的同時,以多樣形式表現出來。透過作品感受到的情緒逐漸發酵,在心中留下美好餘韻,再三吟味,讓人不禁開始期待這次的演出。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1963年生,畢業於日本京都市立藝術大學(Kyoto City University of Arts)美術學院環境設計學系。

◎1984年,與一票同學們創辦現代舞團「蠢蛋一族」(Dumb Type),專責舞團視覺及技術層面的創作開發。1995年「蠢蛋一族」前任藝術總監古橋悌二離世後,繼任為該團藝術總監,期間,「蠢蛋一族」的重要創作有:《抑是》OR(1997-1999)、《備忘錄》Memorandum(1999-2003)、《航行》Voyage(2002-2009)等。

◎ 個人發表的裝置藝術及演出作品有:《凍框》Frost Frames(1998)、《冰核》Ice Core(2005)與《雪晶∕光纖類型》Snow Crystal/fiber optic type(2005)、《時計》、Chrno(2006)、《寂靜》Silence(2012)、《氣質》Composition(2013)等。

◎ 創作執導的戲劇/舞蹈作品有:《明室》La Chambre Claire(2008)、《色度》CHROMA (2012)、《靜╱止》ST/LL(2015)。

◎合作對象包含法國里爾國家交響樂團(Lille National Orchestra)及法國樂團Art Zoyd、作曲家坂本龍一、狂言師野村萬齋、煙霧塑形藝術家中谷芙二子、陶藝家樂吉左衛門等。

◎2015年,獲日本文部科學省頒發的第65屆美術獎(藝術媒體類)。

Authors
作者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 等你來提問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