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沈亮慧

發表文章 32 篇
  • 松隆子
    藝號人物 People 日本影劇女神

    松隆子 在演員之路上,珍惜每次的相遇

    如果請日劇迷列舉20部喜歡的作品,想必會出現《長假》、《戀愛世代》、《HERO》等經典名作,或是《四重奏》、《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等話題作品;請教電影迷近年來喜歡的日本電影,其中也應該會有《告白》、《東京小屋》、《來了》等口碑作品。若是提起2017年NHK晨間劇《笑天家》(わろてんか)的主題曲〈明天從何處開始〉(明日はどこから),日劇迷對溫柔療癒的歌聲應該還留有印象,但若是提起迪士尼動畫《冰雪奇緣》(Frozen)的日文版主題曲《Let It Go》,想必會喚醒許多人憶起這首當年在網路上掀起許多二創版本的熱門歌曲。 這些作品的共通點,就是主演或主唱者都是松隆子。綜觀日本影視圈,影視歌三棲的明星演員,除了亞洲天王木村拓哉之外,就只有氣質女星松隆子能與之匹敵了。 出生歌舞伎名門,顯赫家世亦是壓力 出生於1977年的松隆子,本名為藤間隆子,生於歌舞伎世家「高麗屋」。 父親為第二代松本白鸚,當前歌舞伎界地位排名第三的演員,從年輕時便橫跨歌舞伎、舞台劇、音樂劇、電視、電影等,被視為實力堅強的老牌演員,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兄長為第十代松本幸四郎,不但是歌舞伎界中堅分子,在影視界出道時便因俊帥的外型主演多部電視劇,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實力派演員。17歲的姪子為第八代市川染五郎,以冶豔的相貌與貴公子氣質,成為日本當前最有話題討論度的美少年。姊姊松本紀保不但是舞台製作人,也是日本舞踊的表演者與舞台劇及影視演員,姊夫為老牌實力派演員川原和久,丈夫為知名吉他手佐橋佳幸。 高麗屋興起於江戶時代中期,為擁有超過300年歷史的歌舞伎世家,在歌舞伎界為排名第三的名門(註1)。如此星光熠熠的家庭,雖然顯赫卻也是一種壓力,松隆子曾在訪談中說過,從小她稱呼自己的父親為「幸四郎先生(2018年才襲名改為松本白鸚)」,而不是一般人稱呼的「歐多桑」,因為職業的關係,父親從來沒有參加過她的運動會,忙於打理歌舞伎家業的母親也從來沒有為她做過一次便當,如果自己不是演員的話,大概很難在這樣的家庭中生存下來。 松隆子從小便多才多藝,16歲時因為身上「歌舞伎名門出身」的標籤,使她一度

    文字|沈亮慧
    官網限定報導  2022/10/18
  • 本多慎一郎(左)與塚原大助(右)。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不動」與「動」 共築讓夢想閃耀的「演劇之街」

    日本劇團52PRO!的台灣公演《夾縫轍痕》於三月初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烏梅劇院落幕,這是該團的第三度訪台公演,屬於日本東京本多劇場與華山屋梅劇場的跨國交流計畫。此次本多劇場負責人本多慎一郎也隨團來台,趁著演出空檔,本刊專訪本多慎一郎與52PRO!團長塚原大助,一談他們的劇場與劇團經營之道。

    文字|沈亮慧
    第328期 / 2020年04月號
  • 《情熱東京》
    藝@書

    以外人之眼 寫下無法複製的國度與時代

    《情熱東京》是伊恩.布魯瑪在一九七○年代生活於日本六年間的回憶。這本書最吸引人之處,除了伊恩銳利的觀察與反思,還有他與各藝術領域的大師們接觸往來的故事,包含電影導演、攝影師、劇場編導、舞踏編導、詩人、小說家、漫畫家、音樂家等,皆是開創當今日本藝術、文學及劇場的風雲要角。

    文字|沈亮慧
    第325期 / 2020年01月號
  • 《毛皮瑪麗》排練現場。
    戲劇 曉劇場搬演寺山修司經典作

    《毛皮瑪麗》 異色中顯現歧視與殘酷

    一九六七年首演的寺山修司劇作《毛皮瑪麗》,以LGBT族群為主角,透過大膽的裸露與魔幻的場面、淫亂又頹靡的劇情,反映日式母子關係的人物,顛覆關於性別的類型化與想像,直指世人對於「LGBT異者」的歧視與殘酷。在卅五年後,曉劇場將首次在台灣正式演出中文版本的《毛皮瑪麗》,導演鍾伯淵表示,即使過了這麼多年,寺山修司藉由本作向世人提出的問題,至今依然是大哉問

    文字|沈亮慧
    第323期 / 2019年11月號
  • 全球搶先看 World Stage

    寺山修司 超越世代的前衛創作者

    被世人稱為鬼才的寺山修司,身兼歌人、詩人、作家、劇作家,也是電影導演與評論家,可謂斜槓青年的先驅。他是劇場界的「前衛戲劇四大天王」之一,也是電影圈裡新浪潮運動的中堅分子。十二月中,承繼其精神的日本劇團「演劇実験室◉万有引力」將赴港演出其經典劇作《奴婢訓》,同時放映其電影創作,並展出他與其劇團「天井棧敷」合作作品的海報,讓人一探其跨越時代的前衛魅力。

    文字|沈亮慧
    第323期 / 2019年11月號
  • 導演鄭義信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在日韓籍劇場導演

    鄭義信 穿梭多重身分與文化 述說貼近庶民的故事

    身為在日韓國人第三代、從小住在貧民聚落的鄭義信,以自身經驗描繪了社會底層的各色非主流人物,也透過生活化的台詞,述說移民世代的辛酸與悲哀。身兼劇作家與導演的他,得過多個日本戲劇界大獎的肯定,十月與十一月將分別帶來《杏仁豆腐的心裏話》與《海的孩子們》兩齣作品,讓台灣觀眾領略其平實中動人的劇場力量。

    文字|沈亮慧
    第310期 / 2018年10月號
  • 日本劇場導演柴幸男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日本劇場導演

    柴幸男 創作如料理 與不同演員打造新的況味

    繼與台南的高中生聯手創作的《我的星球》後,日本導演柴幸男再度來台,與台灣的演員排練了《我並不悲傷,是因為你離我很遠》,原劇去年底在東京首演,這回柴幸男在台北駐地兩個月進行創作,與不同的演員合作對他而言是令人興奮的挑戰,他說:「就算使用同樣的食譜,只要食材不同,我就想做出新的料理。」

    文字|沈亮慧
    第309期 / 2018年09月號
  • 參與《我的星球》,讓這群高中生得到寶貴的經驗,對於戲劇與表演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特別企畫 Feature

    遊戲、RAP、土風舞 高中生的奇幻劇場之旅

    今年臺南藝術節有一個很特別的製作,是由日本扮家家酒劇團的編導柴幸男,帶領十一位台南當地的高中生共同創作。《我的星球》源於柴幸男於瀨戶內海的小豆島駐地創作經驗,也是他為高中生量身訂做的作品。之前已經有過兩個版本,柴幸男這回特地來到台南與高中生共同發展,他透過遊戲、練RAP、練土風舞,逐步激發出他們的演技,從無到有,讓他們經歷一場獨特的劇場之旅。

    文字|沈亮慧
    第305期 / 2018年05月號
  • 三谷幸喜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從電視兒童到喜劇天王

    三谷幸喜 藉喜劇描寫人生 打造笑的不思議

    從小就是電視兒童的三谷幸喜,對各種電視節目如數家珍,自七歲起便是NHK大河劇的死忠觀眾,也對戰國武將知之甚詳。早早顯露才華的他,在愛情劇當道的潮流中堅持創作喜劇,甚至破天荒以喜劇編劇身分編創歷史大河劇,翻轉了固有的大河劇風格。在他的戲劇世界裡,英雄也是凡人,凡人就是主角,他藉由喜劇來描寫人生,使用各種手法來娛樂觀眾,降低視角來貼近觀眾的劇情總讓人又哭又笑,不管你喜歡或不喜歡,這就是三谷幸喜無可取代的獨特魅力。

    文字|沈亮慧
    第301期 / 2018年01月號
  • 高谷史郎
    特別企畫 Feature 日本導演暨裝置藝術家

    高谷史郎 動靜之間 書寫時間

    原本專攻建築與設計的高谷史郎,因緣際會加入了Dumb Type這個跨領域的表演團體,從此與劇場結下不解之緣。對他而言,劇場設計與裝置藝術最大的不同,就是「時間」,而即將訪台的作品《靜/止》,核心概念就是「時間」,他使用黑色的水覆滿地板,「時間跟一整面漂亮的平面成為一體的存在」,透過平靜水面上人的活動,讓人意識到時間的存在。

    文字|沈亮慧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 下墜的表演者
    特別企畫 Feature 高谷史郎親口解密

    《靜/止》奇觀幕後

    舞台上狹長的天幕,如魔術般映出一幅幅令人驚嘆的畫面:舞台上的演員被投影在螢幕上,彷彿正在下墜;長桌上的杯盤放大呈現,卻是難以想像的視角;台上舞者起舞,螢幕上的舞者也起舞,影像與真人間似同步非同步這些奇妙的圖像構成,是怎麼辦到的?

    文字|沈亮慧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 製作人清水翼(左)與導演平野舞
    焦點專題(二) Focus

    在天地之間演出 從排練場創作出戲劇

    依循著去年驟逝的維新派創辦人松本雄吉的心願,原劇名中就有「臺灣」二字的《AMAHARA 當臺灣灰牛拉背時》依原訂計畫,將於十月底、十一月初來台演出,而這也是創立迄今四十年的維新派劇團的熄燈之作。透過訪談該團製作人清水翼與《AMAHARA 當臺灣灰牛拉背時》導演平野舞,我們進一步認識維新派劇團的創作特色與工作方式,以及創辦人松本雄吉的生前面貌。

    文字|沈亮慧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 日本舞台設計大師妹尾河童
    藝號人物 People 日本舞台設計大師

    妹尾河童 玩心不減的劇場老頑童

    以「窺看系列」與「大不同系列」圖文集風靡台灣書迷的妹尾河童,是日本赫赫有名的舞台設計大師,六月底在香港演出的《蜷川馬克白》舞台就是他的傑作。八十七歲高齡的他,當年誤打誤撞走進舞台設計這一行,卻發光發熱成就非凡,還以狂放行徑獲致「河童」名號,名聲之響亮,讓他乾脆改名為「妹尾河童」。充滿好奇心的他總是以新鮮的眼光看世界,玩心豐沛,宛如劇場老頑童!

    文字|沈亮慧
    第296期 / 2017年08月號
  • 小池徹平(右)與柿澤勇人(左)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當L與夜神月唱起音樂劇

    小池徹平與柿澤勇人 連結不同命運的《死亡筆記本》

    暢銷日本漫畫《死亡筆記本》曾被改編為電影與連續劇,最受人注目的,自然是書中兩位主角「L」與「夜神月」由誰扮演,電影版的松山研一與藤原龍也形象深植人心,而音樂劇版的小池徹平與柿澤勇人、浦井建治,也成為樂迷的熱門關注焦點。趁著小池徹平與柿澤勇人來台舉行記者會,本刊特地進行專訪,請他們一談對表演的看法與《死亡筆記本》音樂劇的工作心得。

    文字|沈亮慧
    第294期 / 2017年06月號
  • 日本資深演員市村正親
    藝號人物 People 日本資深演員

    市村正親 年齡無阻熱情 表演就是存在

    因為演出日本版《西貢小姐》中「工程師」一角,精湛演技讓人稱譽其為「全球第一的工程師」,市村正親從加入四季劇團出道迄今,是縱橫舞台、電視與電影界的硬底子演員。他與知名導演蜷川幸雄合作多年,互相欣賞,歷經胃癌之痛,重新復出的市村正親便應蜷川之邀演出《蜷川馬克白》中的主角馬克白,面對生死的覺悟與透徹,於是成就舞台上動人的演出。

    文字|沈亮慧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 日本劇場導演藤田貴大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日本劇場導演

    藤田貴大 年輕的能量 在重複中積累幻化

    才卅歲出頭的藤田貴大,除了戲劇啟蒙得早,更在不到卅歲就得到日本劇場界的重要大獎「岸田國士戲曲賞」,可說是英雄出少年。師承平田織佐,藤田也發展出自己的劇場特色,透過重複同樣的場景(refrain),讓觀眾從不同角度來觀看,營造獨特的戲劇體驗,即將來台的作品《異形三姊妹》,將讓我們看到他年輕的創意能量。

    文字|沈亮慧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 日本劇場導演鳴海康平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日本劇場導演

    鳴海康平 探索文本多樣性 包容差異的並存

    日本中生代導演鳴海康平,擅於將演員的身體性及表現能力、人工化的舞台設計、文本內在的戲劇性並置,呈現出「隨著時間累積的風景」。這次的《交換手札.杜斯妥也夫斯基計畫》是與台灣莎妹劇團合作,他認為,戲劇更需要具有多樣性與包容,吸納各種想法、文化,讓作品向上昇華,因為跟每個想法不同的觀眾一起進行共享的作業,戲劇才能從希臘時代傳承至今。

    文字|沈亮慧
    第287期 / 2016年11月號
  • 將來台演出《女人的和平》的「樂塾」成立於一九九七年,是日本第一個中高年齡劇團。
    特別企畫 Feature

    不讓小鮮肉專美 銀髮族革命方興

    日本是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高齡化社會,長壽者比比皆是,也成為重要的政經議題。當年叱吒小劇場的第一、第二世代如蜷川幸雄、流山兒祥,在進入中高年後,也展開「跟同世代的人一起玩戲劇」的行動,創立熟齡者劇團;甚至也有專演音樂劇與全女性的劇團,在專業人士指導下,表演一樣有趣動人。日本現今大約有五十個左右的中高年者劇團,不管是職業或業餘,長者在戲劇中找到讓生命重燃熱情的力量,也豐富了自己熟齡後的人生。

    文字|沈亮慧
    第280期 / 2016年04月號
  • 導演流山兒祥將一般人帶進劇場,以劇團「樂塾」在日本的銀髮族間掀起戲劇革命。
    特別企畫 Feature

    熟齡「樂塾」魅力滿點 洋溢生活感的真實

    在日本有「地下劇場的帝王」之稱的流山兒祥,年近五十歲時招募素人演員成立熟齡劇團「樂塾」,最初他只想跟同世代的人徜徉在戲劇世界一起遊玩,但是團員活力十足的表演,激發了他的創作慾,每次排練都像做實驗般充滿樂趣。樂塾這次訪台的《女人的和平》,是寺山修司改編希臘悲劇《利西翠妲》劇本的歌舞版,演員演技自然不做作,透露出具有生活感的真實,正是樂塾的獨特魅力所在。

    文字|沈亮慧
    第280期 / 2016年04月號
  • 寶塚歌劇團宙組演出以莎士比亞生平為基礎所創造出來的全新作品,圖為該劇海報。
    特別企畫 Feature 日本篇

    寶塚演繹莎翁人生 舊愛新歡共襄盛舉

    莎劇在日本也是人人想挑戰的對象,不管是傳統藝能或小劇場,甚至影視圈,不時有莎劇製作推出,今年遇上莎翁四百年忌辰,更有理由大鳴大放!寶塚著眼莎翁本尊推出新劇,其他的經典演出也是新舊並出,真的「莎」很大!

    文字|沈亮慧
    第277期 / 2016年01月號
12下一頁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特別企畫 Feature

    蕭煌奇:記憶、練習與模仿,作為建構視覺的方法

  • 舞蹈

    離開殿堂,由你自己發現耀眼

    2023艋舺國際舞蹈節
  • 澳門

    劇評人票選出兩檔回響兩極的年度演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思啊想啊起——滄桑中綻放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