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馬來西亞劇場之母」的法莉達.美利堅,廿九年前與夫婿喬.哈森一起成立了「藝人館」,開始投身表演藝術工作。從藝人館太子廣場劇場開始,他們陸續創建了多間表演場館,包含吉隆坡表演藝術中心與檳城表演藝術中心,為有心從事表演藝術的創作者提供揮灑的舞台,也透過教育課程讓所有人有機會認識表演藝術。在政府資源提供有限、只能靠私人企業贊助的狀況下,她仍堅持不懈……
一頭蓬鬆的白髮,嬌小的身材,甜美慈祥的笑容,她就是被譽為「馬來西亞劇場之母」(The First Lady of Malaysian Theatre)的法莉達.美利堅(Dato Faridah Merican)。現年七十八歲的她出生於檳城,是七個兄弟姐妹裡的老么,雖為老么,但她並沒有持寵生嬌,反而在父母的嚴管下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 法莉達的父親是檳城大英義學校 (Penang Free School)的老師,主要教授英文及英文文學,母親是家管。法莉達在小學畢業後以優越的成績考進聖喬治女中(St. Georges Girls’ School),之後順利考上師資培訓,在檳城與哥打峇如(Kota Bahru)當老師。
從老師變成一輩子的表演藝術推手
在那個年代,從事教育工作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法莉達的教書生涯只維持五年。從一九五○年代末到九○年代末,她轉而從事廣播行業當廣播員,因為廣播員的工作時間比較彈性,通常都在凌晨,所以從六○年代末開始,她也在一家國際頂級廣告公司工作,從小助理到製作人,她一直待在幕後。機會總是會找上有準備的人,當時身邊的朋友給予的靈感和滋養,讓她慢慢從幕後轉向幕前。
接觸幕前工作,讓法莉達對表演藝術有更多的認知與想像,她發現八○年代中期的馬來西亞沒有太多的表演藝術團體,即使有,大家也各做各的、非常零散,這不是長久的經營模式,也很難為馬來西亞建立一個完整的文化藝術環境。因此,在一九八九年,法莉達和丈夫喬.哈森(Joe Hasham)決定成立藝人館(The Actors Studio),六年之後(1995)他們開設了第一個私人經營的劇場——藝人館太子廣場劇場 (The Actors Studio at Plaza Putra)。
夢想從獨立廣場開始
藝人館太子廣場劇場座落在獨立廣場(Dataran Merdeka)地下室,裡面有兩個小劇場及四間排練教室,這個劇場不僅僅是圓了法莉達和喬.哈森的夢,同時也提供了其他表演藝術團體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表演藝術開始綻放新氣象。之後,也在孟沙購物中心成立了藝人館孟沙購物中心劇場(The Actors Studio at Bangsar Shopping Centre),一個更適合表演團隊演出及容納更多觀眾的空間。
但好景不常,「在我們都覺得事情發展得還不錯時,一場水災淹沒了藝人館太子廣場,摧毀了我們的場地,這是一個毀滅性的時刻,撕裂了我們的心。」當兩人還沉浸在悲痛時,楊忠禮集團同意提供洗都(Sentul)作為興建劇場用途,原來楊忠禮集團早就對洗都有規劃,而藝人館正是計畫中的一部分。在集團的支持下,法莉達於二○○五年創辦了「吉隆坡表演藝術中心」(Kuala Lumpur Performing Arts Centre,簡稱 Klpac)。Klpac擁有兩個劇場:一個可容納五百位觀眾的鏡框式舞台與一個可容納兩百五十位觀眾的實驗劇場,另外還有九間排練教室。
成立了Klpac之後,法莉達繼續開設其他劇場。法莉達廣告界的同事此時提供她一間在檳城大囉巷的戰前老屋,這地方馬上變成一個小劇場——藝人館大囉巷劇場 (The Actors Studio at Green Hall)。這是一個非常小的場地,大約只能容納四十位觀眾,當時檳城的表演藝術風氣不盛,沒多久就關門大吉,這是法莉達第一次面臨劇場經營不當的後果。
或許你以為這只是一次老天的教訓,但馬上接踵而來的是第二次的挫折。藝人館孟沙購物中心劇場成立的第八年(2009),法莉達決定把它搬遷到座落於吉隆坡市中心的LOT10廣場,改名為藝人館樂天廣場劇場(The Actors Studio at LOT 10)。樂天廣場劇場於同年十月開張,位於非常漂亮的頂樓,環境極佳,但很快地,它就被證明不是一個適合經營創造性事業的地點。
人物小檔案
◎ 1939年生於檳城,是7個兄弟姐妹裡的老么。
◎ 1959年開始執教鞭,同時兼職廣播員,她磁性的嗓音陪伴了無數人的青春。
◎ 1969年加入Ogilvy & Mather(Q&M),現為常務董事之一。
◎ 1989年與丈夫喬.哈森一起成立藝人館。
◎ 1995年,開設了第一個劇場:藝人館太子廣場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