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格納將《帕西法爾》Parsifal稱為「舞台神聖慶典劇」,不但唯拜魯特歌劇院獨家限定,也是唯一為這劇院打造的作品;今年七月NSO樂季壓軸的華格納《帕西法爾》當然必得朝聖,華格納的樂劇或許深奧有距離感,但是一旦深入大觀園,就會死心塌地成為他的粉絲。
《帕西法爾》是華格納創作的最後一部歌劇作品,也是主角的名字。波斯語“fal parsi”意謂「純潔的愚者」,歌劇沒有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真正的通關密語是:憐憫(Mitleid),主題似乎繞著基督教的聖杯、聖矛、聖餐與騎士;但真正的意涵是從叔本華的哲學觀出發,華格納自一八五四年接觸叔本華的《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即在一年內讀了四次,此劇反映叔本華的音樂形上學,音樂的表達無須透過心智圖像和真實的媒介,聲音(tone)是「意志的模仿」,是對意志赤裸的、立即的感受經驗,表達的是意志本身(thing-in-itself),所以具有最高的藝術價值。《帕西法爾》另外扣合佛教的輪迴、個人意志的否定、憐憫與救贖等議題,可說是部(「基」皮「佛」骨的)天鵝之歌。
《帕西法爾》自首演來最為人稱道的,是塑造出一種難以言喻的音樂氣氛,請愛樂者不妨專注傾聽第一幕序曲,十二分鐘長的音樂是個大哉問,聽懂它,全劇就知曉大半了!
文字|張萬苓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博士生、北一女中音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