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位音樂家身著晚禮服在各自的水槽中演奏,像一間怪異水族館裡的活生生標本展品。(Charlotta de Miranda 攝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提供)
企畫特輯 Special

《馭水之音》 一部魔幻寫實的水底音景

新視野藝術節2018系列報導(三之一)

丹麥的實驗樂團「音與樂之間」作品《馭水之音》,為該團藝術總監萊拉.斯科曼德探索人類演化四部曲中的首發計畫,經歷各種實驗過程,開發各種水中發聲樂器,終能在水中表演。演奏者穿著禮服浸泡在水缸中演出,整體視覺畫面呼應著廿世紀後半興起的蒸汽龐克美學,加上種種超寫實的聲音,在彼此交互作用下隱約浮現但又像潮汐般快速消退,讓觀眾完全沉浸於魔幻寫實的聲響世界中。

丹麥的實驗樂團「音與樂之間」作品《馭水之音》,為該團藝術總監萊拉.斯科曼德探索人類演化四部曲中的首發計畫,經歷各種實驗過程,開發各種水中發聲樂器,終能在水中表演。演奏者穿著禮服浸泡在水缸中演出,整體視覺畫面呼應著廿世紀後半興起的蒸汽龐克美學,加上種種超寫實的聲音,在彼此交互作用下隱約浮現但又像潮汐般快速消退,讓觀眾完全沉浸於魔幻寫實的聲響世界中。

音與樂之間(丹麥)《馭水之音》

10/26~27  20:00

10/28  15:00

香港 沙田大會堂演奏廳

INFO  www.newvisionfestival.gov.hk

廿世紀初期,當英國年輕記者威廉森(John Ernest Williamson)發明了一種用於水底攝影的器材後,成為首位拍攝海底紀錄片並將神秘水世界揭露於世的先鋒。時間轉向廿一世紀,科技創新除了探索未知,在藝術創造的實踐上不僅超越了現實維度,更將想像幻化為真實。來自丹麥的實驗樂團「音與樂之間」(Between Music)則為全球首支能夠在水底演奏的音樂團體,製作團隊除了讓劇場搖身一變成為幽冥灰暗水中世界外,更讓「在水中演出」成為可能。這部挑戰自然定律的音景作品《馭水之音》AquaSonic,二○一六年於鹿特丹歌劇節首演後即掀起廣大的回響,對於五位在水缸裡演奏樂器的音樂家感到驚豔,作曲家更稱這部作品整體視覺就像一間怪異水族館裡的活生生標本展品,給予觀眾一種抽離現實感的劇場體驗。 

探索人類演化首部曲 

《馭水之音》為「音與樂之間」藝術總監萊拉.斯科曼德(Laila Skovmand)探索人類演化四部曲中的首發計畫,創作動機源自於二○○四年在自家廚房試圖開發新的歌唱技巧時對於聲音與液體介質的交互作用感到好奇,當時實驗所帶出的效應讓她開啟了水中發聲試煉的漫漫長路。共同創辦人羅伯特.卡爾森(Robert Karlsson)認為水在每個人心中有著共通連結,透過這場水底音樂會,希望傳遞超越文化差異的概念、試圖喚起隱藏在潛意識中的母胎記憶,同時勾畫出浮動於流體介質聆聽聲音之情景。

初期在進行水底練習時,團員們對於樂器每次演奏時常得到不同結果感到驚奇,原因來自水底的聲學結構不同於我們所習慣的陸地環境,以擊樂器為例,即便只是在水缸中將樂器稍微移動十釐米,就會得到完全不同的音高差異,所以樂器擺放、水缸的空間與溫度必須經過縝密測試,才能得到精準旋律。這樣的特殊形式與傳導媒介給予了演奏者另一種詮釋聲響的可能性,例如有一樂段,擊樂手敲完鑼後,將收音麥克風靠近樂器,製造出波幅震動音效聲,意外創造特殊音場。

另外,作品中的樂器皆重新量身打造,結合了丹麥、加拿大、英國、美國專業發明師的創意:部分樂器的開發是基於既有樂器的架構去改造,例如水晶琴(Crystallophone)是由紐約作曲家兼發明家的安迪.卡瓦托爾塔(Andy Cavatorta)依照十八世紀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原創的玻璃琴改製而成。有些樂器則是全新創意,如水壓風琴(Hydaulophone),由加拿大科學家萊恩.贊臣(Ryan Janzen)發明,有點像水中版的管風琴,利用水壓震動產生聲音。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