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新人新視野記者會現場,(左起)戲劇導演孫唯真、編舞家黃于芬、編舞家高詠婕。(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提供)
企畫特輯 Special

站在巨人肩膀上 邁向下一個「新」時代

國藝會「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十年有成

二○○八年正式啟動的「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迄今已踏入第十一個年頭,多位今日在表演藝術界熠熠發光的創作者,都曾在此專案的扶持下,從搖搖晃晃的新人之姿走上穩健之路。十年更迭,對「新」的定義也不斷辯證思考,邁入下一個十年的第十一屆專案申請條件上,將徵選對象改為「未滿卅五歲(含)的創作者」,不再限制於畢業五年內,藉此機會更加開放地面對年輕世代,燃起不一樣的思辨與影響力。

二○○八年正式啟動的「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迄今已踏入第十一個年頭,多位今日在表演藝術界熠熠發光的創作者,都曾在此專案的扶持下,從搖搖晃晃的新人之姿走上穩健之路。十年更迭,對「新」的定義也不斷辯證思考,邁入下一個十年的第十一屆專案申請條件上,將徵選對象改為「未滿卅五歲(含)的創作者」,不再限制於畢業五年內,藉此機會更加開放地面對年輕世代,燃起不一樣的思辨與影響力。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於二○○八年正式啟動,以發掘創作新星,並鼓勵跨域創作者勇於嘗試,提出新世代不同的「新視野」為期許,十年來共補助了四十八位青年創作者,發表六十四件作品。當今活躍於表演藝術各分野的周東彥、李銘宸、楊乃璇、董怡芬、洪于雯等跨域藝術家、劇場導演、編舞家、音樂人,在這個專案裡都能找到他們初試啼聲的青澀身影。

作為推助新秀踏上創作生涯第一哩路的專案計畫,國藝會除了給予基本的經費補助,更提供行政與技術上的支援,以及創作層面的諮詢,手把手地陪伴新人在充足的資源條件下,無所畏懼地完成符合創作初衷的作品。

影響生涯的重要專案  邁向更多元的演出挑戰

相信對於許多年輕、揣著創意與熱情的創作者,在面對關於生計和職涯規劃的人生十字路口上,都曾遇過相同的抉擇:要留下,或是乾脆離開?若非與「新人新視野」專案的相遇,曾三度入選的導演姜睿明或許不會做劇場,甚至根本不會待在台灣:「那是一個我必須決定我要過什麼樣的生活的時間點。因為通過了甄選,所以我決定要做我想做的事。」

「新人新視野」專案中,經費與舞台雙管齊下的補助機制,是對創作者而言最實質也最有力的幫助。專案自開辦以來,補助金額從每位十二萬、補助十五位,直到二○一四年起改為補助三位,金額則提高至每個作品至多五十萬,且演出票房歸創作者所有。十年來幾經調整,雖然補助人數減少,卻提高了金額,創作者得以運用更充分的經費進行創作。

而在演出場館檔期方面,專案最初五年與兩廳院合作時,演出場地就在實驗劇場,無論在硬體條件或場館規模上,都是個相當適合新銳實驗作品發表的平台。自二○一三年起場地的選擇邁向多元,無論是與臺北藝穗節合作洽談的各種特色場館,或是充滿可塑性的松菸Lab實驗室,皆確保了創作者在向觀眾呈現作品時所需的完整空間。翌年更進一步創建台北、員林、高雄三地巡迴方案,使作品在移動過程中,既提高作品與觀眾見面的機會,同時也讓創作者與團隊在因應每個場館環境與設備狀況、觀眾反應的差異之中磨練和學習。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