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科班畢業、也以執導西方當代劇作出發的導演樊宗錡,因緣際會踏上另一種工作方向,在製作過程裡邊學、邊想,對手邊素材做出即時判斷和修正,「從一個不熟悉的主題開始」,一如前年巡演多地的《菲林的映画光年》。今年他的兩廳院駐館計畫也將以全新製作再次「出走」,暫定以《十二碗菜歌》為名,規劃在所選定的場地,舉辦一場結合料理、廚藝、故事、回憶的「辦桌」節目。
二○一七年擔任兩廳院藝術出走《菲林的映画光年》導演,去年也繼續帶著節目巡演台東、南投、花蓮、雲林等地的樊宗錡,今年不僅入選兩廳院駐館藝術家,也將以全新製作再次「出走」。目前暫定的藝術出走計畫,是以《十二碗菜歌》為名,規劃在所選定的場地,舉辦一場結合料理、廚藝、故事、回憶的「辦桌」節目。
放下文本,邊走邊學邊想邊做
樊宗錡自臺大戲劇系畢業後,便與同學創組了「仁信合作社劇團」,起初多以西方當代劇作為主,雖然如去年三度重製的《枕頭人》一劇,獲得了許多觀眾的喜愛,但他們仍期望能試著說些關於台灣的故事、創作取材在地文化的作品。而後他去英國讀了國際行銷碩士,走上另外一條與劇場並無太大交集的路,直到二○一五年他與王健任合作客家文化基金會《客制不住》一作,以一間專作客家文創小物的公司為舞台,一面努力打造出荒謬至極、真的好笑的辦公室喜劇,同時也嘲弄將文化作為商品的似是而非。
對於客家文化、文創產業並不甚清楚的樊宗錡,在製作過程裡邊走、邊學、邊想,對於手邊的創作素材做出即時判斷和修正,如此不同於過去以文本為基礎的導演方法,讓他看見了自己在劇場製作中得以施力之處。「從一個不熟悉的主題開始」是他自己目前比較喜歡的工作方向。一如《菲林的映画光年》起初其實只有「耳熟能詳的歌曲、眾所皆知的演員、面向銀髮族的故事」這幾個大方向,他與副導演蔡嘉茵就從探究「銀髮族」這個族群的年輕時代開始,發展出以台灣電影的興盛期為背景、用一間「金鳳理容院」作場景,講述關於六○年代女性的故事。
藉著辦桌,探討「記憶的消逝」
樊宗錡的駐館計畫主題是「記憶的消逝」,並希望從中帶出傳統的消逝,乃至於文化的消逝等內涵。近年人們說「轉型正義」,然而不管身分背景、家族歷史為何,樊宗錡認為,台灣人的記憶,其實都蠻混亂的。就如我們幼時讀的課程、習得的知識,與現今所認知的台灣不盡相同,有人選擇從另一個角度觀看、有人仍相信過往既有的觀點,不同的選擇也讓大家對於很多事情的記憶與印象,產生了分歧。
而《十二碗菜歌》的構想來自於味覺記憶,如那出外遊子思念的魯肉飯、遷居來台的中國各地特色菜餚、以地方食物為材料,現場烹煮一桌好菜的總鋪師,並延伸「辦桌」在過往人們心中、在村里鄰居眼中的意義。樊宗錡說,若《菲林的映画光年》是關於台灣女性的故事,從總鋪師故事出發《十二碗菜歌》則偏重處理台灣男性的家庭關係,尤其是在如總鋪師這樣的職業環境下,父子之間傳與不傳、想教卻不知道怎麼教的世代拉扯;而那辦桌的人情相挺和彼此的互助支持,又會在時間的傳遞中,失去了多少「味」。另外,樊宗錡也同時提出了有關八家將故事的製作企畫與失智患者安養院的劇本概念,以不同的角度,檢視傳統文化、個人記憶的截彎取直。
人物小檔案
- 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學士、英國倫敦大學柏貝克學院國際行銷碩士。現為仁信合作社劇團團長暨藝術總監。
- 曾三度執導馬丁.麥多納作品《枕頭人》The Pillowman,其他導演作品包括:2017 TIFA兩廳院經典重現《大兵的故事》、2010兩廳院新點子劇展《遺忘的旋律》、《客制不住》(2015)、嚎哮排演《全家都去你家》(2014)。
- 2017年兩廳院藝術出走計畫《菲林的映画光年》導演,巡演地點包括台北兩廳院生活廣場、臺中國家歌劇院、南投、彰化、雲林、台南、花蓮、台東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