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涵蓋了流行音樂、影視配樂、電聲作品,展演場域不在音樂殿堂,卻選擇國內外的展覽、藝術節與研討會演出,紀柏豪多樣而豐富的聲音創作,讓他被《數位時代》雜誌評選為台灣「七個無法定義的跨領域藝術新星」之一。這次他將在駐館兩廳院期間嘗試多聲道創作,並結合手機進行互動,「創造更即時的、個人的、現場的互動與聆聽體驗。」
要了解一位藝術家,必得從他的作品看起。縱覽紀柏豪的過往,擔任過樂團樂手、撰寫文章之外,音樂創作從編曲、純音樂到商業製作皆有。再深入研究,他的創作涵蓋了流行音樂、影視配樂、電聲作品等等。換個角度看,他一樣以聲音作為媒介,卻不限在音樂廳堂裡呈現,而是選擇國內外的展覽、藝術節與研討會演出。從聽覺、視覺、觸覺等多重感官的交疊。再看看他使用的生成式音樂、資訊聲音化、自體運作系統與介面的創作模式……不難理解二○一七年,他為什麼獲得《數位時代》雜誌評選為台灣「七個無法定義的跨領域藝術新星」之一。
多聲道的堅持與困境
不過無法定義,並不代表他喜愛標新立異。二○一四年在荷蘭動態媒體中心所做的《聲伏效應》,用光的動能透過喇叭發出聲響,以植物盆栽來擴音。又如二○一七年獲得「台北文創天空創意節」優選的作品《憶憶。喃喃》,收集街頭機車汽車、交通號誌等的各種噪音及日常光源,並且搭造互動小屋,讓聲音與燈光在民眾踏階梯、盪鞦韆、敲桌面等動作,找尋生活中不被注意的景象,設計中與自己、甚至與藝術家的思想交會。訪談中,他洋洋灑灑地列舉自己崇拜的音樂家、令他喜愛的表演,但問他是否希望跳出他人的框架,做出前所未有的作品?他卻反而認為創作來自於模仿,只有認真搜尋參考資料,透過爬梳脈絡、參考前人智慧,才能站在巨人肩膀上更進一步。「我不覺得現在還能有什麼嶄新的『獨創』,」他說:「如果這麼想,那通常只是因為看得太少。」
台大經濟系畢業的紀柏豪,因緣際會地走上音樂之路。對於音樂錄音器材瞭若指掌,不但上台表演,更成為簽約的詞曲創作人。在獨立音樂圈竄起之時,為唱片公司工作多年,直到接觸當代藝術後,才發現在這個領域從流行音樂跨過來的人不多。
出國唸書時,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以多聲道為規格的必修實作課程。他笑說,之前在流行音樂的製作,都預設音樂就是立體聲規格,沒有想過為什麼,就已經開始這樣做了。後來才知道原來音樂在被記錄與再現的各種環節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可能。回台之後,他希望能夠繼續嘗試多聲道創作,只不過,與劇場合作所遇到的困難包括當時台灣還沒有太多場館有對應的設備,以及製作預算限制,導致劇組往往不會將多聲道列為首選規格。紀柏豪笑說:「後來利用幾次在澳門的委託,嘗試自己搭建了八聲道、十六聲道等規格,最近好不容易商談到廠商的器材贊助,希望能在兩廳院駐館期間持續發展……」
探索聲音 也探索人
比起這些規格上的窒礙,紀柏豪的想像更為自由:「我想用多聲道空間,結合互動,做在手機上!」以往互動都需要一些昂貴的感測器,但後來他想,是不是可以使用大家都有的東西,不陌生、每天使用、並且介面清楚?以這個方向推測,手機,無非是最合適的物件。當然,這樣的模式已經有人做過,但是事先下載app的手續太繁雜,於是他從去年在英國駐村開始,就提案將互動寫在網頁上。因此手機只要開網頁就能夠參與,甚至他正在開發控制所有觀眾的手機發出各種聲響,讓觀眾席的聲音也變成表演的一部分。他雀躍地說:「我覺得有一點詩意的地方,就是因為使用網路,致使遠端用戶也能參與展演,甚至與現場互動。」
以往沒有面對面就無法交談,但現在不但能夠聊天,更能看到影像。這樣一個空間與時間的差距被壓縮下,人們離不開手機電腦,資訊大量輸入腦袋的現象……才是他想要探討的內容。當然,這麼做並非為了炫技,而是為了討論科技的進步與數位文化發展之後,人們溝通方式的微妙變化。不管未來他選擇演出或展覽來傳遞理念,他的宗旨就如同他所說:「經由科技輔助來探索聲音、空間與感知,創造更即時的、個人的、現場的互動與聆聽體驗。」
人物小檔案
-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音樂碩士、台灣大學經濟系學士。
- 曾為樂團樂手,以聲音為創作媒介,作品可見於國內外展覽、藝術節與研討會。
- 曾入選國藝會「海外藝遊專案」、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並於荷蘭V2動態媒體中心、西班牙Laboral藝術與創意產業中心、英國FACT創意科技基金會等科技藝術機構駐村。
- 除創作外,亦廣泛參與教育推廣、跨界合作與表演藝術項目,文章散見於紙本與網路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