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聲男高音的崛起,與「閹伶」的曲目有直接關係。原本為教會服務的「閹伶」,在十七世紀初歌劇興起時,一躍成為娛樂產業中的明星,許多歌劇作曲家紛紛為他們打造華麗詠歎調。十八世紀後閹伶風潮退燒,但在十九世紀後半又掀起對巴洛克的好奇,於是「假聲男高音」順勢崛起,成為當今歐洲樂壇在演出巴洛克聲樂作品時的第一選擇。
廿世紀七○年代起,樂壇湧出了一群被稱為「假聲男高音」(countertenor)的男歌者,他們多半相貌俊俏,在巴洛克歌劇製作裡幾乎取代了次女高音,成為閹伶角色的代言人。在逐漸萎縮的古典樂壇中仍能維繫著票房保證,在廿世紀末開始成為樂壇的特殊現象。
一切從「閹伶」說起
假聲男高音的崛起,與「閹伶」的曲目有直接關係。所謂「閹伶」,曾是義大利地區的現象,在男孩尚未變聲之前即用手術方式阻止出現第二性癥,保持清亮之童音,首先被記載於一五五○年左右,於十七至十八世紀達到顛峰。如此殘忍的做法有幾大考量:由於當時南義大利生活困苦,以閹伶的身分受教會聘僱,對生活是一大保障,甚至還可以支持家人。此外,當時的天主教教義仍鼓吹「獨身」作為一侍奉天主的最好方式,摘除睪丸無疑確保了男性神職人員的獨身可能。但諷刺的是,即使有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大部分閹伶的手術過程仍是禁忌的話題。常可以見到「發燒」或「由馬上跌下導致受傷」等托詞。
十七世紀初,歌劇開始蓬勃發展,閹伶也開始從教會或宮廷走出,一躍成為娛樂產業中的明星。歌劇院民營化導致大量羶腥色的內容以吸引觀眾,由閹伶擔任男主角與女主角演出,等於間接昭告了台上的一切都只是作戲,避免受到衛道人士的撻伐。必須要注意的是,即使閹伶缺乏了男性的器官,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多半都還是男性。由於荷爾蒙比例差異,閹伶身形高大,在劇院舞台上相當挺拔魁梧。另外由於肋骨較寬,他們擁有超人的肺活量,加上沿襲自童聲的清亮高音,種種原因讓他們成為票房主角,讓歌劇製作人競相邀請的對象,也讓知名的歌劇作曲家們紛紛「挾閹伶以自重」,為他們打造一首一首精采華麗的返始詠歎調。
重返巴洛克的時代
閹伶的風潮大約於一七四○年左右退燒。原因亦有多樣:神學的轉變與經濟的好轉,都讓男孩們不再需要透過如此酷刑苟且偷生。而在音樂上,新興的諧歌劇講求重現當代社會真實,亦排斥了閹伶的矯揉造作。他們退回宗教音樂的場域,僅梵諦岡等教皇國領土聘請少數閹伶,直到最後一位於一九二二年去世,成為絕響。
十八世紀初進入啟蒙主義時代,耽溺於華麗、戲劇性的巴洛克快速褪色。直到十九世紀後半巴赫復興,衍生對於巴洛克的全面好奇。但因時間的隔閡、演出傳統的中斷,產生出許多議題,包括這些為「閹伶」所寫的音樂要如何演唱。一般常見的解說方式有三種:首先,由音域接近的次女高音來扮裝演出為最為常見;亦有人嘗試將原譜移低八度改由男高音演唱,卻如破壞了巴洛克特有的高音取向。而前述的假聲男高音,同時滿足了扮相與音樂的需求,即使在音質上與閹伶絕對不同,但卻迅速成為當今歐洲樂壇在演出巴洛克聲樂作品時的第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