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造力的激發》(遠流出版 提供)
藝@書

《創造力的激發》書摘

知名心理學學者,也是台灣劇場發展重要推手的吳靜吉博士,長年研究「創造力」的奧秘,將心得彙整為這一本《創造力的激發——吳靜吉的七十堂創造力短講》,透過心理學實證、幽默故事、名人名語,從觀念構思、精緻化、倡導到最後實踐,為讀者層層揭開激發創造力的訣竅。本刊特別選摘書中精采篇章,與讀者分享吳博士的機智與文采。

知名心理學學者,也是台灣劇場發展重要推手的吳靜吉博士,長年研究「創造力」的奧秘,將心得彙整為這一本《創造力的激發——吳靜吉的七十堂創造力短講》,透過心理學實證、幽默故事、名人名語,從觀念構思、精緻化、倡導到最後實踐,為讀者層層揭開激發創造力的訣竅。本刊特別選摘書中精采篇章,與讀者分享吳博士的機智與文采。

自我解嘲發揮幽默力

二○○一年由吳念真編導,綠光劇團製作的《人間條件》首演時,劇中的對話心情讓我笑中帶淚,在不好意思的情況下,偷看鄰座觀眾的反應,原來他們也像我一樣的感同身受。

《人間條件》裡的阿媽,自律甚嚴、體貼別人,想要有尊嚴的活著。麻煩的是,她是個具姿色的寡婦,卻有個調皮的兒子;而且,她所幫傭的老闆,明白事理而且有魅力。在一個健康的社會裡,關心別人是很正常的行為,但她所屬的處境,卻讓她遭到許多誤解。她身旁的許多人,大多懷疑她覬覦老闆的外在條件,她不願也不必多作解釋,更何況兩人之間的人情溫暖參雜了似有若無的異性吸引,就這樣讓自己帶著許多委屈和謎題離開人間。

從理性的角度思考,人死後是不可能再回到人間的,可是戲劇卻可以創意假設。《人間條件》在劇場,編導讓死後的人重返人間,打破條件的限制而彌補心中的缺憾。阿媽就讀高中的孫女阿美因為父親工作忙碌,母親精神恍惚,掃墓的當天,父母又因為選舉關係而必須隨團出遊,她只好受命一人去拜祭阿媽的墓。阿媽還活著時,她有心事都會向阿媽傾吐,阿媽總能關懷地傾聽,祭拜時因無旁人在場,她也很自然地對著墳墓裡的阿媽傾吐心聲:她的夢想、她的戀愛、她的功課、她對父母的意見、她的生活、她的挫折,愈說愈順,居然還像念幼兒園時,唱歌表演給阿媽看;因為以前不管唱得好不好,阿媽都會讚美,現在的她再也聽不到掌聲,取而代之的是要求和責罵。當她傾吐也表演完後,透過擲茭杯想問阿媽祭品是否享用完畢,阿美還催阿媽:「平常妳都吃很快,今天怎麼吃那麼久,妳沒吃完我怎麼吃啊!」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很有可能發生這類事件,阿媽就這樣附在這位長得很像自己的孫女阿美的身上,一起回家。劇中黃韻玲一人飾演二角,一會兒是阿媽,一會是阿美,這種不定時的角色轉換創造了許多「笑果」。阿媽和孫女雖然有血緣關係,也長得很像,卻是兩個年齡差距很大的獨立個體,在舞台上表演時,這兩個獨立的個體合而為一,這就是創意;這個創意同時也串連了陰陽兩界,劇場裡的笑聲不斷,真的應驗了「觀賞喜劇能笑開煩惱」的效果,這就是幽默的力量。

幽默的確可以讓我們笑開煩惱,觀賞喜劇只是其中之一,我們當然也可以透過收集並閱讀幽默故事、看漫畫、聽別人說笑,或在日常生活中主動發現幽默。幽默不僅可以笑開煩惱,幽默也可以因笑開煩惱而心情愉快,促進身心健康,所謂「一日三笑,百病跑掉」是有道理的誇張。

幽默也的確可以幫助創意思考,心理學家艾森將大學生隨機分組,一組欣賞穿幫鏡頭的影片,這組就叫幽默組,另一組則觀賞幾何圖形的影片,這組叫控制組。最後艾森要求參與實驗的大學生解決相同的問題,成功地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創意思考,結果看影片而大笑的幽默組解決問題的速度和結果,顯著地比控制組又快又好。

幽默也可以潤滑人際關係。記得美國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即將卸任時,他依年度慣例邀請一千多名媒體記者和其他名人參加年終酒會,會中播放一部柯林頓拍的短片自我解嘲,例如卸任後只能留在家看狗、澆花等等,當時與會的人都大笑不已。人在笑後心情特別好,心情好時即使刻薄的人也不再那麼刻薄了。學生希望老師上課幽默,老闆也希望雇用幽默又認真會做事的員工,因為大家都相信幽默可用來潤滑人際關係。

幽默是不是可以培養,可以訓練?當然可以,我認為自我解嘲是跨出幽默的第一步。我很喜歡也常講的一個故事是:英國的首相邱吉爾因為說話尖銳,得罪不少人也常被誤為沒有知心好友;蕭伯納是個傑出的劇作家,劇作家最擔心的是自以為很好的作品演出時沒有票房。蕭伯納在他的一齣新戲首演前寄了兩張入場券給邱吉爾,同時附上一張短箋:「邱吉爾先生,我的新戲就要上演,送上兩張票邀請您與您的朋友一起前來觀賞,如果您還有好友的話。」邱吉爾在同一張紙條上寫了幾句話,並將兩張入場券一起退回:「我與我的好友一定來觀賞您第二場的演出,如果您還有第二場的話。」交友和看戲是兩件無關的事,因為「如果還有……」的創意點子,串連原本無關的交友和看戲,結果讓兩人互相嘲笑,也自我調侃,笑開煩惱,解除緊張,知心溝通,這就是幽默的力量。

許多研究幽默的學者發現:「自我解嘲」是幽默感的重要基礎。活在人間,人一定會有大大小小的缺憾。眼睛太小、個子不高、能言善道卻數學不好,長袖善舞上了台卻結結巴巴……這些個人的缺憾,都是人間不大不小的受限條件。眼睛可以放大,但也不一定要開刀;個子小,可以穿高跟鞋但也可以打赤腳;數學能力也許天生不強,但有增進的空間,至少可以從「多元智慧」的角度發現「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並發揮自己擅長的其他潛能。想要改變也可以改變的,那就去改變,可以改變但沒必要改變的、不能改變的就放棄改變,關鍵在於人要懂得「接納缺憾」而自我解嘲。

對於別人的自我解嘲可以哈哈大笑的人,也許是因為發現別人沒自己好而沾沾自喜,但也有可能是因為依稀感受到自己終究還是有缺憾而將之合理化,跟著也就自我解嘲起來。《人間條件》裡的阿媽在天堂裡遇到老闆的司機,得知她有些暗戀的老闆居然也來參加她的葬禮後,因為陰陽兩隔而無法當面表達感恩的心情與了解老闆對她的心意,不免遺憾,就因為編導成功的驗證創意假設,阿媽才有機會完成彌補心願,這也可能就是編導激發觀眾感同身受的動機,而觀眾笑中帶淚的反應正是同理心的「心有靈犀一點通」。

最好的幽默其實是要懂得超越自虐、自貶且與人一起笑開煩惱,人際關係透過自我解嘲,體會到人間的條件後,就能更進一步獲得潤滑。有些人間的缺陷,可以因為個人的條件不同而獲得改變,但生離死別或天災人禍這些重大的問題,卻不是單靠努力即可解決。有時候,像「好人受到誤解」更是人禍中最大的缺憾,你我可能都曾被誤解過,也誤解過別人,而這樣的誤解如果發生在同一個故事裡,就真的成了《人間條件》裡的「人間條件」(human condition)。而最無奈的人間條件則是生死由不得自己,壯志未酬、感恩未報就走了,這就是編導一定要阿媽附身孫女阿美而終於見到心儀的老闆,表達了感恩也驗證了老闆對她的有情有義。

《幽默就是力量》Humor Power這本書在多年前出版時所以能夠暢銷,就是因為幽默具有看似不可思議卻已有研究基礎支持的力量,這本書同時也告訴我們,人的確可以增進幽默,享受人生。進入廿一世紀,全世界的華人是比以前幽默,但同樣也面對許多不可思議的困惑、阻力和挫折,SARS和新冠肺炎就是我們熟悉的例子,我們的確需要實踐《幽默就是力量》所提供的原則。

開放經驗

「建設性的創造須具備三個內在條件,其中第一個條件是開放經驗。」──羅傑斯(Carl Rogers)

你看過伍迪.艾倫的電影嗎?如果你看過《我心深處》Interiors、《安妮霍爾》Annie Hall、《開羅紫玫瑰》The Purple Rose of Cairo、《漢娜姊妹》Hannah and Her Sisters、《曼哈頓》Manhattan、《那個時代》Radio Days、《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中的任何一部,你就看過伍迪.艾倫的電影。如果你看過他的電影,你必須承認他是個創造力極高的人。

即使你承認伍迪.艾倫的創造力極高,你大概也很難想像他最紅的時候,受美國女性知識分子喜愛的程度。在一項調查中,美國女性知識分子被問到:「妳最想和那一位男人獨處一段時間?」結果伍迪.艾倫脫穎而出。為什麼?因為他的創造能力、內心世界和開放經驗等等,吸引了這些女性。

伍迪.艾倫在他的電影事業成功之前,一直是個成功的幽默作家和脫口秀者,他也演奏豎笛,每個星期一晚上固定在紐約市和他的爵士樂隊一起享受演奏的樂趣——你也許還記得,他因《安妮霍爾》得到奧斯卡金像獎的那個正好是星期一的晚上,他沒有到冠蓋雲集的會場去領獎,而寧可在紐約市吹豎笛。

伍迪.艾倫的創造表現,除了受益於強烈的創造動機之外,應該歸功於他的開放經驗。

什麼是「開放經驗」?一九八七年過世的人本心理學大師羅吉斯,早在一九五四年就提出創造力的三個內在條件,其中第一個條件就是開放經驗。

羅傑斯認為,人生的價值不容置疑,因此活著不應讓內心飽受威脅,否則就會自我防衛,而自我防衛會導致內心築牆、躲躲藏藏,這樣就失去了生命提供給我們的學習機會。開放經驗的人恰好相反,他們的內心自由、不受威脅、盡情吸收自然及人為提供的各種經驗,他們認為,人生再怎麼順暢或曲折,還是充滿了喜怒哀樂,因此他們能順乎自然、掌握機會、體驗人生,進而運用經驗豐富生命並激發潛能。

伍迪.艾倫的確符合了這些開放經驗的條件,從小他就不喜歡僵化的生活方式,他不全是為分數而讀書,當學校的教學無法滿足他的求知慾時,他也翹課,他經常漫步紐約街頭,觀察來來往往的行人,瀏覽魔術店和看電影。畢竟作為紐約的美國孩子是比較幸運的,伍迪.艾倫憑他的創造能力和自學經驗仍然可以進紐約大學,可是第一學期他就因功課不好遭到退學,連「電影製作」也是被死當的一門,你說奇怪不奇怪。

有些心理學家進一步編製問卷,具體測量開放經驗,結果發現得分高的人,真的是比較能夠創造性地運用想像和幻夢、接納異己、探索多元價值、思考互斥觀念、體驗不同感受、參與各種活動,以及對美的事物非常敏感。

那麼,有沒有研究根據來驗證開放經驗和創造力的關係呢?

有!美國馬里蘭州「國家老人研究中心」的心理學家麥克雷(R. R. McCrae)就做了這麼一項研究,他把兩百五十位十八至八十歲的人(平均年齡48.4歲)分為年輕組(十八至四十七歲)、老成組(四十八至八十歲),先讓他們做創造力測驗,然後在往後的八至廿年間再做開放經驗量表,結果發現年輕組的創造力和開放經驗的相關係數為0.37,而老成組的相關係數則高達0.42,這表示創造力高的人,往後也愈能開放經驗。

你也許要問:「開放經驗是否可以預測創造力?」麻省大學心理學教授揮得棒(S. K. Whitbourne)所做的研究可以答覆這個問題,他以五十七位廿至六十歲的人為研究對象,發現愈會開放經驗的人愈能彈性定位自己,而表現出變通的創造力。

既然開放經驗會影響創造力,那麼我們如何去開放經驗呢?以下的態度和行為對我們會有幫助。

①肯定生存價值:袪除心中任何的壓抑與威脅,善於運用生命提供給我們的各種機會。

②容納異己人物:單獨的力量畢竟有限,因此超越自身限制,而運用別人不同的經驗和資源。

③欣賞自然美感:自然的美麗千變萬化,以欣賞的眼光來和自然相處,人與自然就會相互輝映。

④探索多元價值:每個人都有其生存的價值,但是價值觀卻因人而異,因此探索不同的價值便可以豐富創作內容。

⑤體驗情緒感受:七情六慾、喜怒哀樂是人的權利,誠實的生活自然充滿了表達各種情緒的機會。

⑥參與多樣活動:社會本來就提供很多的活動讓我們參與,我們一方面可以掌握機會參與不同活動,另方面也可以主動創造活動讓別人參與,以便流通經驗。

⑦無師自通學習:人的一生充滿了許多非正式的學習機會,人必須把握這些機會,就像伍迪.艾倫一樣。

⑧從事教育旅行:每一次的旅行都可以讓我們體驗不同的生活、觀察不同的人物、探索不同的人生價值、欣賞多樣的自然,所以旅行是最好的開放經驗的方式。

心理學家羅傑斯讀大二的時候,因宗教機會而有中國之旅,那時他第一次頓悟到人種、價值、語言、思考方式的不同,因此那次的開放經驗奠定了他創造「當事人中心治療」的理論基礎。

無聊能夠激發創意

「媽,我好無聊哦!」「無聊就去做功課。」「就是做功課才無聊!」

「媽,上課好無聊哦!」「聽說你們老師教學很認真,怎麼會無聊呢?」「他就是太認真,都是他一個人在台上自言自語,我只能坐在那邊乾瞪眼,可是上課就是無聊。」

大部分學校的硬體設備比以前好,許多家庭的玩具書報比以前多,可是,還是有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覺得學習是無趣的。他們草率趕作業,像《哆啦A夢》裡的大雄,或《櫻桃小丸子》中的小丸子一樣,總是沒辦法按時完成學校功課。

學校通常會把學生的時間安排得非常結構化,孩子回到家,如果父母親再複製學校的模式安排時間,他就沒有機會當家作主,決定放學後的活動。缺乏獨立思考、不能自動自發,他們就會無聊透頂。

偶爾無聊是人之常情。被逼聽課很無聊、準備考試很無聊、開會也很無聊,但事過境遷,總又可以興致勃勃地繼續生活,所以不怕間歇性的無聊,只怕累積而成的慢性無聊。二○○七年,戈斯林(Anna Gosline)在《科學人》的一篇文章〈無聊死了:慢性無聊的人具有較高的冒險行為 Bored to Death: Chronically Bored People Exhibit Higher Risk-Taking Behavior〉中提醒讀者,慢性無聊可能會演變成憂鬱、焦慮、用藥、喝酒、強迫性的賭博、飲食失調、敵意、憤怒、缺乏社會技能、成績差、工作表現不好。

提出「心流」或「福樂」理論的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和他的同業追蹤五二八位高中生,試圖了解他們如何利用時間,以及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投入並專注於他們所做的事情。結果發現,當學生肯定工作的挑戰和自己擁有的技能相得益彰,老師的教學是他們感興趣的,他們也能掌控學習環境時,就會非常投入。學生從事個別或團隊的作業或學習時,都會比只是聽講、看錄影帶或考試來得投入。所以提供適當的挑戰,讓孩子的技能足以接受挑戰,他們就會投入並專注學習,而達到「心流」境界。

杜儀(Peter Toohey)教授二○一一年出版《百無聊賴:生動的歷史》Boredom: A Lively History一書,他說:「無聊提供空間讓我們作白日夢,以及想出新的問題解決方法,我們不必害怕,反而應該傾聽無聊。」

暢銷漫畫系列《呆伯特》Dilbert的作者亞當斯(Scott Adams)同意無聊可以激發創意。在小鎮成長的他,在無聊生活中想像自娛;長大後上班時,在無聊、冗長的會議中繼續發揮想像,逐漸豐富了漫畫作品。

建設性的無聊需要依靠親師的輔導,幫助孩子從不喜歡的正式課程中的無聊跳脫出來,找到在自己可以掌控的時間「做他所愛,愛他所做」。

就像漫畫《凱文的幻虎世界》Calvin and Hobbes中,讀小學一年級、早熟的六歲小孩凱文,對他幻想的玩具朋友虎伯斯所說的話一樣:「人為什麼要創造?是為了表達自己,引進思想的形式以及發現經驗的意義,或只是無聊時沒事找事做。」

上課、工作,甚至只是日常生活,都可能會有無聊的時刻,但如何利用無聊時間,體悟創造力是性感的生活情趣,無聊就變得不無聊了。

 

文字|吳靜吉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現任政大創造力講座/名譽教授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