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舞家周書毅(阮予澄 攝)
焦點專題 Focus 有植物的時光 編舞家 周書毅

扎根 學習像棵樹

被都市餵養長大的周書毅,坦承對自然、植物的陌生,「山讓我恐懼,進入山,是被大量的生命非常靠近地包圍……」最近在金瓜石駐地工作的他,正在學習像棵樹,在山裡扎根、延展、生長。「我一直跟自然有距離,跳舞讓我跟植物有了些聯繫。」植物扎根的姿態給予舞者一種力量的想像與依附,不想養植物、不定居一處的周書毅,學習的是扎根在創作裡,順其自然地讓不同的風土形塑他……

被都市餵養長大的周書毅,坦承對自然、植物的陌生,「山讓我恐懼,進入山,是被大量的生命非常靠近地包圍……」最近在金瓜石駐地工作的他,正在學習像棵樹,在山裡扎根、延展、生長。「我一直跟自然有距離,跳舞讓我跟植物有了些聯繫。」植物扎根的姿態給予舞者一種力量的想像與依附,不想養植物、不定居一處的周書毅,學習的是扎根在創作裡,順其自然地讓不同的風土形塑他……

日治時期建造的金瓜石百年石階,邊角鋪著青苔,蔓生的榕左右相連成蔭,周書毅踩在當年配合穿和服木屐的女士們細碎步伐所建造的低矮階梯,一步一步向後,穿梭人為無用的荒蕪。這位生於城市,長年關注城市與人的關係,近年遊走各地,居無定所的編舞家,目前駐地創作於此,上月甫結束金瓜石版本的《無用之地》身體錄像展演,正在學習像棵樹,在山裡扎根、延展、生長。

自然的包圍  恐懼又喜悅

此刻,他在金瓜石駐地工作邁入第四個月,上一回如此靠近自然是二○一四到二○一六年在台東休養生息的日子,「當時我困在自己裡面,移動力很小,海就在眼前,你看得見那力量;山則在房子背後,感覺離我很遠,和平共處就好了,不要去驚動對方。」風吹過樹梢的騷動聲響,或輕柔,或狂暴,如今成為金瓜石生活的主旋律,被都市餵養長大的他坦承對自然、植物的陌生,「山讓我恐懼,進入山,是被大量的生命非常靠近地包圍……」

「人在自然中很渺小啊。你掉落山谷,可能無人知曉,植物就把你包裹起來……」周書毅描繪了各種被自然吞噬的景象,恐懼與喜悅並存,「有點害怕,是因為用人的角度去感知,但又享受,是因為我跟祂站在一起。」

「在城市中,我們用自己的規則去養植物,忘記了它們有不服從這種規則的力量。」他反省,「和諧共處是夢話,我們始終在分離。殘忍與極端不斷發生,當植物的生長妨礙到人類生活,我們就會很快速地改變他們。」而擁有,指涉的是承諾,「面對植物,我們有種假象的美好,像居家種植的盆栽,很可愛,但你不用心,它馬上死給你看啊。你得去照顧一個生命,所以我絕對不養植物。」

植物的姿態  舞動的想像

「我一直跟自然有距離,跳舞讓我跟植物有了些聯繫。身體訓練中一些伸展,老師會用『grow』來形容,我們得去『生長』我們的腳,那些意象都是從自然而來,到了現代舞,我們會去討論生長路徑,運用對植物的想像來理解身體,去感覺末梢……」周書毅說。

植物扎根的姿態給予舞者一種力量的想像與依附,周書毅說,暫居山城,他得把身體的速度調得更緩慢,去接收不同的重心偏移,以順應未知的危險。他預計在金瓜石待到年底,明年前往高雄駐地。不定居一處,不擁有任何植物,他只是試著一起生活,把自己扎根在創作裡,順其自然地讓不同的風土形塑他,他說:「身體藝術離不開自然的邏輯。」

當劇場遇上魔術,打開故事的可能廣告圖片
秋天藝術節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Profile

透過舞蹈鏈結身體與環境,遊走劇場與生活場域,重要作品有《1875 拉威爾與波麗露》(2009)、《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2014)、「Break & Break! 無用之地」錄像計畫(2014-)等作。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