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現場。(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灣X妖怪X藝術─冒險搜查線 現代變身-視覺藝術

從「幽靈潮」到「妖怪熱」 翻掘土地的記憶

在當代視覺藝術領域,藝術家先是以「幽靈」為喻,回溯島國歷史中種種創傷經驗,透過影像敘事,讓過去深藏的各種記憶重新復現與行動。而隨著妖怪調查研究的相關出版,視覺藝術也邁入這個熱潮,以跨界的方式生產屬於在地的對話。雖然這一系列以妖怪作為方法的藝術實踐,帶來對於歷史、文化建構的想像路徑。但這之中始終有一個區塊,是我們可能需要商榷的事情,即精怪和超自然、死亡之間的關聯性。

在當代視覺藝術領域,藝術家先是以「幽靈」為喻,回溯島國歷史中種種創傷經驗,透過影像敘事,讓過去深藏的各種記憶重新復現與行動。而隨著妖怪調查研究的相關出版,視覺藝術也邁入這個熱潮,以跨界的方式生產屬於在地的對話。雖然這一系列以妖怪作為方法的藝術實踐,帶來對於歷史、文化建構的想像路徑。但這之中始終有一個區塊,是我們可能需要商榷的事情,即精怪和超自然、死亡之間的關聯性。

當代藝術中的「幽靈潮」

二○一二台北雙年展「現代怪獸.想像的死而復生」將學者王德威的《歷史與怪獸》作為引子,以「檮杌」指向一種生命無法抗衡的殖民、戰爭、剝削之現代性幽靈,以想像/虛構敘事來反思現代性為全球帶來的認知框架。二○一四年,龔卓軍與高森信男共同策劃的「鬼魂的迴返」展覽裡,「幽靈徘徊學」是用以反思亞洲現代性、抵抗殖民遺緒、生命治理的藥引。在此,人們所面對的是如何讓歷史幽靈、殖民現代性幽靈、戒嚴幽靈、冷戰幽靈、黨國意識形態幽靈(諸種困擾我們的結構性問題)得以曝顯,讓受到消音、壓制、遮蔽的記憶——那些難以離析的過往「去幽靈化」。而那些殖民經驗、創傷、破碎的生命,被認為可能藉由歷史復返與幽靈徘徊般的影像敘事,重返當下。而幽靈作為一種隱喻的修辭,也不斷地出現:降靈、招魂往往對接於逝者、失敗者、受壓迫者、被治理者、被排除者。而影像作為某種招魂術、降靈術時,指向如何讓亡者的身體、精神以影像投映重返到我們面前,翻攪那些被消弭、幽暗的殘碎生命,讓過去深藏的各種記憶重新復現與行動。

接著在台灣當代藝術中,包括「當下檔案.未來系譜」(2016)、「伏流書寫」、「現實秘境」、「破碎的神聖」(2017)、「歷史變體」(2018)、「旋轉歷史編撰學的爆炸圖」、「烏鬼」(2019)等,這些涉及如何思辨歷史與另類敘事的展覽裡,多數參展的台灣藝術家與策展者,可以說是在上述思維的基礎上,提出不同的感知形式,以及對現實的異議。針對不同的歷史問題、群體,透過敘事技術與歷史記憶的重組、重寫與重置,揭開歷史幽靈復返的路徑,讓弱勢者、邊緣族群、被排除之生命,以幽靈之姿重返當下,將其未完成的事、無法言說的話語,透過影像敘事展開時空的穿越,在過去╱當下、現實╱虛構之間穿梭與擾動——這種對於歷史敘事的調度、主體意識的形塑,在二○一○年代末,甚至含納了妖怪,以展演跨越視覺藝術與文學的界線。至今仍是一股隱隱地潛藏在評論與創作實踐中,還在逐步發展與變異的美學思潮。

跨界生成的「妖怪熱」

「妖怪」在當代藝術中浮上檯面的時間點是有跡可循的。在二○一○年代中葉,傳說調查的專書、圖鑑、旅誌已經有增多的趨勢,包括《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2015),《唯妖論》、《台灣妖怪地誌》(2016)、《妖怪臺灣》系列(2017-2020)、《尋妖誌》(2018)、《台灣妖怪學就醬》(2019)等諸多出版品。這批插畫家、民間調查者和文學作家,在進行小說、繪本創作的同時,以百科全書式的文獻整理、轉繪成插圖、編輯地圖的方式,甚至邀請民俗學、人類學者參與討論。而在二○一七年二月的《聯合文學》專題「妖怪撩亂」內,已經有藝術家施懿珊針對怪物與媒介關係的書寫。接著,這一波妖怪調查與文學創作也被轉化成視覺展演、跨界講座、工作坊與地方走讀,衍生出「魔幻鯤島.妖鬼奇譚:臺灣鬼怪文學特展」、「阿里嘎該─美崙山巨人和牠的產地」(2018)等具規模的展覽與活動。從史料採集、文學研究、展覽策劃,邀集眾多文化評論、民俗學、當代藝術學者參與討論。

隔年由瀟湘神、王嘉玲與龔卓軍等人共同策劃的「妖怪學院」與「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2019),則進一步探問展覽如何打開文學介入當代藝術展演,或當代藝術如何反向的介入到鬼怪文學的場域。另一方面,除了文學、插畫之外,也將錄像藝術、音像裝置、地景雕塑等作品布局在展覽中,提出「妖氣論」來聯繫文學作家與當代藝術創作者面對傳說與歷史的思維,指向妖鬼不分的跨族群文化、社會集體記憶與恐懼、對城市與現代化的抵抗,企圖開啟一種差異於日本、中國等文化語境中的妖怪論述。此時除了「妖氣都市」一展有著橫跨插畫、文學、視覺藝術領域的現象之外。同年刊出《文化雙週刊》、《閱讀誌》的「台灣鬼怪與其產地」、「奇幻臺灣」專題內,也同時網羅藝術家與作家的創作與出版。顯見「妖怪」在這一波在文學與當代藝術領域之間的交流裡面,朝向不是以視覺藝術為中心的討論模式,轉而以跨界的方式生產屬於在地的對話。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