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姑婆(張季雅 繪 聯經出版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灣X妖怪X藝術─冒險搜查線 現代變身-妖怪元年.文藝復興

台灣妖怪的跨界交響 本土奇幻在當代發聲

二○一四年是「台灣妖怪元年」,從這一年開始,學術界、創作界開始出現諸多相關作品。而這波潮流也是「台灣妖怪文藝復興」。因為事實上,百年以前,本土的妖、鬼、靈、怪等故事,就顯現於民俗文化,甚至在文學、藝術層面上有所開拓。而今「妖」風盛行,更激盪台灣各領域的創作,雖然「台灣意識」的崛起是重要原因,但妖怪具多種面向,呈現人們潛意識,無所不在,同時又千變萬化,刺激人們的想像力,更是刺激創作的主要因素。

二○一四年是「台灣妖怪元年」,從這一年開始,學術界、創作界開始出現諸多相關作品。而這波潮流也是「台灣妖怪文藝復興」。因為事實上,百年以前,本土的妖、鬼、靈、怪等故事,就顯現於民俗文化,甚至在文學、藝術層面上有所開拓。而今「妖」風盛行,更激盪台灣各領域的創作,雖然「台灣意識」的崛起是重要原因,但妖怪具多種面向,呈現人們潛意識,無所不在,同時又千變萬化,刺激人們的想像力,更是刺激創作的主要因素。

NTSO × 故事工廠《妖怪臺灣》原創魔幻音樂劇

12/5  19:30

12/6  14:30

臺中中山堂

INFO  04-23391141、02-29115600

華麗之島,妖鬼傳言不歇,展現不可思議的台灣風情。這些傳說,無論來自原住民族,或者閩客族群,皆為台灣文化的珍貴寶藏。

近年,台灣興起本土妖怪潮流,在文學、繪畫、音樂、戲劇各領域,皆有相關創作,演繹出嶄新的在地奇幻面貌,迥異先前台灣奇幻多以日本、中國、西洋的怪談作為素材。

「妖、鬼、靈、怪」的神奇世界

十年前,我在清大碩士班讀書時,便對台灣怪談很感興趣,於是開始進行研究。時至今日,我初步研究成果有三書《妖怪臺灣:妖鬼神遊卷》、《妖怪臺灣:怪譚奇夢卷》與《妖怪臺灣地圖:環島搜妖探奇錄》。

很多人疑惑,「妖怪」是什麼?「妖怪」與「鬼」有何差別?我剛開始研究時,也感到很困惑。若要探究此事,必須從「妖怪」的漢語和日語用法來探討。

在漢語脈絡,研究者范玉廷將妖怪分為三種:「妖徵型」、「精怪型」、「異獸型」,中國學者王鑫補充第四種「異人型」。在日語脈絡,「妖怪」一詞受到漢文化影響,根據王鑫分類,除了有漢語脈絡的四種類型,還包括「亡魂型」的妖怪。不論漢語或日語,在不同的時代,「妖怪」指涉的對象也有差異。例如,日本平安時代,日人習慣將魔物稱為「物怪」,江戶時代會將妖物稱為「化物」。自從井上円了在十九世紀末提倡「妖怪學」,日本民眾才廣為流傳「妖怪」這個名詞。

當我面對台灣妖怪傳說之時,我也一直思考,我所認為的「妖怪」究竟是什麼?關於怪異事物的說法,台灣民俗術語的「鬼」、「精怪」、「神鬼」、「妖精」其實是「比較正統」的詞彙。但我發現,其實沒有一個傳統術語可以將我感興趣的怪物、怪獸、鬼魂、精靈、怪談……等等怪異事物一網打盡。於是,我回到漢語和日語的脈絡,想尋找一個更恰當的詞彙來概括這些我所感興趣的怪異存在。因為歷史情境,台灣深受漢文化、日本文化影響,我發覺同屬這兩種文化語境中的「妖怪」一詞其實具有觸動人心的龐大力量,與我關注的面向也非常符合,於是我初步決定以「妖怪」統稱台灣怪異事物。

並且,我也非單純依循漢語或日語的脈絡來延續「妖怪」說法,而是依據我目前收集台灣怪異事物的資料庫,分類出「妖、鬼、靈、怪」四種概念。我所說的「妖怪」,其實是這四種概念的縮寫、簡稱。在這個分類中,我依照日語說法,也將「亡魂型」納入妖怪範疇。先前出版《妖怪臺灣》,第三種分類其實是「神」,但為了讓定義更清晰,並納入原住民文化,近期我傾向於將之調整為「靈」。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