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爾市生活文化中心之西橋中心外觀。(首爾市政府 提供)
首爾

公營展演空間又增新據點 對藝術生態發展是利是弊?

首爾市政府為提供市民更多近距離接觸藝文活動的機會,自二○一二年起,陸續設立包含藝廊、表演廳、練習室等設施的多功能「生活文化中心」。日前開幕的最新據點,結合當地原有的社區特色,預期可為年輕藝術工作者帶來更具親和力的資源,卻也引發民營場館業者疑慮,憂心租金競爭導致生存更加不易。

首爾市政府為提供市民更多近距離接觸藝文活動的機會,自二○一二年起,陸續設立包含藝廊、表演廳、練習室等設施的多功能「生活文化中心」。日前開幕的最新據點,結合當地原有的社區特色,預期可為年輕藝術工作者帶來更具親和力的資源,卻也引發民營場館業者疑慮,憂心租金競爭導致生存更加不易。

首爾市政府自二○一二年起,選定市內多處具有推廣藝術生活化的潛力據點,啟動了一系列的「生活文化中心」興建計畫。該計畫為非商業性質,標榜收取低廉租金,為藝術工作者提供藝廊、表演廳、排練室、錄音室等軟硬體設施。截至二○二○年為止,首爾市內已有四座生活文化中心完工落成,其中在十一月初正式啟用的西橋中心(Seoul Community Cultural Center Seogyo)座落於表演藝術蓬勃發展的弘大地區,並與青年住宅結合,因而格外受到矚目。

結合青年住宅與藝文空間的生活中心

位於麻浦區西橋洞的這個新據點,是與首爾市青年住宅共構的建案,在整體建物的地下空間,設立占地4,423平方公尺的生活文化中心,包含設有一百六十個座位的展演空間「西橋廣場」(Seogyo Square)、四間排練室、一間多功能室、一間教室、一間社區交誼廳,以及生活文化中心辦公室和公共藝廊等附屬設施。

西橋中心由首爾市政府委託弘大地區的藝術工作者自治團體「H Culture Coop.」負責營運,計畫為公益型演出及社區居民自治活動免費提供場地,並以低廉的租金出租展演空間及排練室給個人和表演團體。此外,社區交誼廳和多功能室是特別為青年住宅居民與藝術工作者準備的交流空間,將不定期舉辦研討會及工作坊。

弘益大學(簡稱「弘大」)以藝術相關科系聞名,校園周圍小型劇場及藝文空間林立。隨著一九八四年地鐵弘大入口站開通,吸引了大批視覺、音樂、戲劇領域的年輕藝術工作者聚集於此,開設工作室及演出場館。在一九九○年代中期興起的獨立藝術風潮中,以弘大為中心所發展出的各種實驗音樂與戲劇活動,為韓國表演藝術史留下重要的篇章。直到現在,弘大一帶仍是新興藝術的搖籃,也是嚮往自由空氣與藝術生活的首爾市民經常造訪的區域。

首爾生活文化中心的西橋中心,所在地緊鄰弘大校區,期許成為連結市民、青年與藝術家的媒介,提供共享資源,承襲並維護弘大藝術生態系統的整體性。

既有場館擔憂造成生態衝擊

然而,隨著西橋中心的落成,長期駐守在弘大一帶的民間場館營運者紛紛表達了對公部門政策的不滿,擔心公營展演空間祭出的低租金優勢,可能導致許多苦撐已久的小型場館面臨更嚴峻的經營考驗,因而走向歇業一途。特別是在肺炎疫情邁向長期化的趨勢下,已有許多表演藝術相關民間單位接連倒閉,首爾生活中心在此時進駐,非但對活絡藝文界發展助益不大,更有可能對既有的產業生態造成強烈的衝擊與破壞。

即便面對部分反對聲浪,首爾市的生活文化中心建設計畫仍未停歇。二○一二年於九老區落成的新道林(Sindorim)中心以美術與靜態展覽為營運主軸,二○一八年完工的體部(Chebu)中心設有小型管絃樂演奏廳及排練室;今年十月開幕的樂園(Nakwon)中心結合國內最大規模的樂器商城,提供排練室、錄音室、樂器租借與維修保養等設施與服務,加上日前啟用的西橋中心,整個建設計畫已完成一半以上。預計至二○二三年為止,首爾市將建構七座擁有不同主題與功能的生活文化中心。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