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耕耘合唱人聲多年經驗中,鑑於合唱曲目的缺乏,台北室內合唱團在2018年創辦了「音為愛合唱詞曲創作比賽」,今年也舉辦了第二屆,以「台灣人文地景」及「開啟機會之門」為主題,設置混聲合唱、同聲合唱等獎項,並選出13位得獎者、共計14件優勝作品。而且優勝作品在首演發表後,台北室內合唱團不僅舉辦講座介紹推廣,也會委託出版,讓演出團隊有取得樂譜的管道,創作者也得到實質收益鼓勵,完整配套下,也形成了一個完美的循環,相互刺激。
第二屆「音為愛」合唱詞曲創作比賽得獎作品首演
暨End Polio終結小兒麻痹公益音樂會
4/18 14:30
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在歌唱藝術中,沒有什麼比集體性的合唱更能夠完整表達和諧的美。與比鄰的夥伴共同發聲,詮釋歌詞的心境、觀點,就如同是在彼此相異的音色中調和,對外道出一致心聲。明年創立將屆30年的台北室內合唱團,在舞台上的表現豐富且具深度,灌錄的專輯更是獲獎無數。在多年經驗中,鑑於合唱曲目的缺乏,於2018年創辦「音為愛合唱詞曲創作比賽」引起話題。今年展開的第二屆比賽更吸引了百位創作者參賽角逐,經評審團評選出13位得獎者、共計14件優勝作品。
這屆比賽以「台灣人文地景」及「開啟機會之門」為主題,設置混聲合唱、同聲合唱、兒童合唱及最佳作詞組等獎項。為此,歌詞內容有描繪家鄉土地、家人情感,採取的語言也包括了客語、台語等。參賽的有連續兩屆獲獎者,更不乏具理論作曲、合唱指揮、演奏、電影配樂等音樂專業背景者。最特別的是,歷屆得獎者還包括麵攤老闆、小兒科醫師、戲曲編劇、圖書館專員、地產開發商等來自各行各業的創作高手。
藝術歌曲通俗化 大眾歌曲高貴化
觀察到上述現象,大賽評審長陳樹熙認為:「比賽宗旨是傳唱,因此應該鼓勵創作in between的作品,並非跨界,而是通俗到接近藝術。」長年來,「通俗」與「程度不好」被學界劃上等號,然而只要編寫得好,就是完美的作品,因為風格是無法被評斷的。回憶評審的準則,客席指揮翁佳芬則表示:「『好聽』是關鍵,樂曲不能有意念卻沒有聲響,也不能單純只看技巧,要技巧與內容相何,才能充分表達自己,並且打動別人。」
當然,訂定「好作品」的準則不容易,要囊括所有風格的創作者更是困難。台北室內合唱團排練指揮暨企畫經理鄭逸伸說:「回歸發起人王光明先生的初願,就是希望不排除通俗或古典的可能,愈多人來投入創作愈好。」 然而,此舉在執行上卻是喜憂各半。來自民間的優秀創作者,有學院未及的豐沛能量,對音樂的熱情、視界及語法更令人耳目一新。只可惜創作多屬旋律性,無法於五線譜上書寫,更遑論編曲。他說:「對於『旋律創作組』的開放與否仍在思考,未來若可行,也許由合唱團來協助優勝者編曲。」
對此,陳樹熙附議:「若能這樣做,就更符合現在音樂產業的方向,因為好的旋律構想在古典樂圈裡不多見,只不過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始終越不過門檻。但那些源自於獨特階層中的情感,卻是古典界跨不過的。」解決之道,也是流行樂界的作法,就是以「群體」的方式工作,也就是「誰的詞、加上誰的曲、加上誰的編曲」。以此借鏡,各自在擅長的地方發揮,將之活化,並且有加成的效果。
詮釋自己 傳唱心╱新聲
「合唱作品的屬性不是藝術品,」翁佳芬強調:「要有社會議題、社會關懷!」確實,歌唱是人們闡述內心最直接的方法,而表達不會只有單一的模式。陳樹熙指出:「美國已經開始翻新小學音樂教育,以創作為導向,用簡單的軟體教導小孩寫歌、寫詞。」不那麼著重在貝多芬、莫札特等作曲家的偉大,而是透過影音、文字來說出此刻的感受。若歌曲能夠凝結人心,何不開啟管道,讓所有人能自在書寫?透過專業合唱團的演唱,藉此也讓大眾聆聽彼此的聲音。
「比賽引導創作是必然的,要有大量的創作,才能有機會產生出優秀的作品。」陳樹熙舉例,作曲家羅西尼畢生寫了數十部歌劇,但現在能舉得出例子的,只有《剩塞維亞理髮師》,連《威廉泰爾》都只剩序曲。如果連歷史上這麼知名的作曲家都如此,怎能指望現在一個人寫一首歌就要紅?因此,比賽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催生未來」,長時間的經營,才能累積作品,也才能不斷地看見新生代的生命力。
值得欣喜的是,優勝作品在台北室內合唱團首演發表後,不僅將由客席指揮在各級學校、合唱團舉辦講座介紹推廣,也會委託「全方位音樂」公司為作品付梓出版。如此,演出團隊有了取得樂譜的管道,創作者也因此得到實質收益的鼓勵,完整配套下,也形成了一個完美的循環,相互刺激。
從第一屆比賽結束後,市場反應已逐漸浮現。鄭逸伸透露:「第一屆比賽的混聲作品目前已經在美國紐澤西華人合唱團演出。不僅如此,有位優勝者的作品備受喜愛,在台灣經過幾個合唱團紛紛反應意願後,也商請作曲者改編成同聲三部,讓他們能夠演唱。」未來,相信比賽持續進行之際,得獎的作曲家、作品,也將受到團隊的矚目,並且間接帶起合唱的熱潮。累積曲庫,也等於累積台灣合唱的新聲音。唱出心聲,也唱出新聲,兩相輝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