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51年,作曲家史惟亮撰文提問:「我們需不需要有自己的音樂?」點出了台灣音樂全盤西化的環境、忘記了自己土地上音樂的現象,可謂對自我意識的首度覺醒。歷經時代演變,2012年更名後的臺灣音樂館,以「台灣音樂守護者」為己任,在既有「資料收集」、「典藏研究」、「資訊服務」等基礎上設置「資料館」。
數位技術合作,將資料收集典藏「打開」
讓資產被更多人看見、聽見,是文物等資訊踏出的第一步。近年來,臺灣音樂館從靜態似圖書館的角色,轉而以「打開」的概念,藉由數位的模式主動向研究者與民眾提供資訊。技術上的合作,則以與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打造的開放博物館,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數位典藏中心兩者著稱。
在「開放博物館」中,臺灣音樂館將專家學者們所統計的數字、研究領域等,以淺顯易懂的圖表分享,比如在「音樂文化地圖」中,詳細記載了音樂家、音樂作品、典藏物件及所在地點;「社會網絡分析」則呈現了音樂家領域、樂器與族群和音樂家行動共三個分布圖,以直覺設計,具象化了音樂與世界、台灣地理之間的關係。透過開放博物館,使用者不必遠赴圖書館、借閱書籍、費時研讀歸納資訊,取而代之的,是輕鬆點擊螢幕前的連結,透過低門檻的線上體驗,探索專家們的研究成果。
其中,臺灣音樂館與師大數典中心合作了「2020台灣音樂珍貴錄音線上展」、「民歌採集50年」、「波昂東亞研究院台灣音樂館藏」及主題性的「2019台灣音樂家許石特展」、「2020蕭泰然逝世五周年紀念特展」、「追尋歷史.原音重現——民歌採集五十年特展」等,也都是利用主題策展的模式呈現。例如「2020台灣珍貴錄音線上展」,以「世界影音遺產日」的緣由切入,整理台灣從早期的民歌採集運動、前人於歐洲成立的相關組織文件、重要文物返鄉、經典錄音等內容。首頁的目錄易於查找,歷史影音的點擊更立即重現。而諸多在館內的實體展結束後,也平移至線上,透過「360度展廳環景」的技術將台音館實體展覽影像化,更提供觀者身歷其境探索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