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路易斯・康(Louis Kahn)曾說:「建築形式是分析建築物本質後得出的結果。」圖書館建築的本質為何?這如何影響圖書館的建築形式?人、書本、建築空間的關係是如何建構又重構?
本刊邀請目前任教於臺北科技大學、長期研究圖書館建築的吳可久教授分享古今中外的圖書館建築空間演進,與時代趨勢下的公共圖書館的轉型之道,期能從圖書館建築的各層面觀察,梳理人和圖書館的空間關係。以下概分為4個不同階段:
從抄寫經書的僧侶到不可知的讀者
圖書館藏書史最早可溯源至中世紀,僧侶、神父等聖者藉教堂的角落抄錄經書,書存在於滿腹經綸的聖者心中,當時人和書的關係最為直接。隨著社會演進,歐洲黑暗時代後,新的圖書館型態衍生出來,從僧院到大學,當藏書初步對外開放時,也因人可以隨時翻閱,而開始設置界線。圖片中可看到書背處有鐵鍊把書鎖起來避免遺失,這意味著書是有價的。
18世紀前,讀者與書關係密切
印刷術發明後,書籍數量大幅增加,因此,從封面到書背,書籍面對群眾的方式也有所改變。書籍的詮釋資料(Metadata)決定了書在圖書館的空間區位,換言之,圖書分類法也決定了書的描述與呈現方式。書背上的書名變得非常重要──如何以最簡短的資訊面對讀者?詮釋資料始終影響著圖書館空間配置,當書籍的呈現方式不同,圖書館空間型態也會有所改變。17、18世紀Bonll’ee堂氏圖書館採用三層壁架,將書本陳設牆面,強調視野的宏觀,呈現大英帝國的權威和氣魄。不過,讀者還是能親自接觸到書籍,此時期,讀者與書的關係相對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