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蘭史卡拉劇院在5月10日重啟舞台,原來的觀眾席全被作為樂池。(AP 提供)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世界劇場,開始解封?!

疫情起伏之間 各國劇場如何「開門」?(二)

義大利、德國柏林、奧地利

本專題在策劃之初,台灣本土疫情突然爆發,劇場再度關門,彼時歐美正逐步解封,劇場也陸續開門營運,未料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現在各國疫情又因Delta病毒再度升溫,劇場的重啟再添變數……就讓我們邀請旅居各國的藝文╱劇場工作者,為讀者提供第一線的觀察,看看各地劇場如何面對這樣起伏變動、滾動調整……

本專題在策劃之初,台灣本土疫情突然爆發,劇場再度關門,彼時歐美正逐步解封,劇場也陸續開門營運,未料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現在各國疫情又因Delta病毒再度升溫,劇場的重啟再添變數……就讓我們邀請旅居各國的藝文╱劇場工作者,為讀者提供第一線的觀察,看看各地劇場如何面對這樣起伏變動、滾動調整……

義大利

經過199天的關閉,米蘭史卡拉劇院重啟舞台,在2021年5月10日迎來疫情後的第一群觀眾。

“Patria oppressa, patria oppressa”(抑鬱的祖國,抑鬱的祖國),在木管樂器帶領下,合唱團吟出這句來自威爾第歌劇《馬克白》〈國難悲歌〉的歌詞;這場演出的確是在眾人熱烈掌聲和期盼淚水中展開的,選在5月10日有特別意義——二戰時米蘭慘遭轟炸,城市滿目蒼夷,劇院建物嚴重損毀;1946年5月11日,史卡拉重建後打開大門迎接觀眾,紀念音樂會由大師托斯卡尼尼擔任指揮。今昔對應,國家一次次在災難後重生,音樂是最撫慰人心的慶祝。

疫情後重啟的史卡拉劇院,首場演出由里卡多.夏伊(Riccardo Chailly)指揮,樂池區大幅擴充,原來的觀眾席全數被徵用,讓樂手之間保持安全距離。整個樂團(包括指揮)都戴上黑色口罩,必須用嘴吹奏的木管與銅管樂手則在座位間放透明隔板。太平時期,史卡拉的正常觀眾容量為2000席,疫情之後僅限500人觀賞,這些觀眾分散坐在樓上的正面座位區和兩旁包廂,座位間隔距離至少1.5公尺。門票價格並沒有因為疫情期間演出成本增加而受影響,維持在一般樂季的標準,落在15到95歐元之間。進入劇院參觀表演並不用快篩,但得填寫「自我健康聲明表」,確認過去14天沒有旅遊史或出現染病症狀;入場前也必須配合測量體溫與進行手部消毒。

除了米蘭,義大利其他城市的藝文表演也慢慢復甦,夏日正好,多數活動採室外進行。我居住的城市拉威納(Ravenna),歷史悠久的藝術節(Ravenna Festival)在6月初熱烈開展。藝術節向來由指揮大師慕提和他出生於拉威納的鋼琴家妻子克莉絲提娜主導,節目多元,古典、爵士、舞蹈、劇場輪番上演;今年配合詩人但丁七百周年誕辰,以“Ovunque tu sia”(不管你在哪裡)為主軸,有實體演出也開放免費線上觀賞。

8月6日起,進義大利各大博物館得帶著「綠色通行證」(Green Pass)。只要打完兩劑疫苗或是打完第一劑15天後,都能申請「綠色通行證」;要不得附上48小時內的核酸檢驗陰性證明,或是新冠確診康復證明。這項硬性規定也有不少人反抗。義大利拒絕施打疫苗的人不在少數,新法令讓他們跳腳,因為沒有綠色通行證進不了餐廳、博物館、體育場,也不能聽室內音樂會。

仲夏涼風輕輕吹,我在廣場上就著星光聽了一場紀念皮耶佐拉百年誕辰的探戈音樂會。「記得今夜,因為永恆從此開始」,但丁的詩句浮現心頭,沒什麼比這一刻更好了。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秋天藝術節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