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芭蕾舞者腳背修煉密技(饒予安 繪)
劇場ㄟ冷知識

芭蕾舞者腳背修煉密技

「芭蕾」源起於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時代,後來在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推廣下,建立了一系列舞步、術語與技巧美學等標準,方成就了如今的沃土;昔日芭蕾的美學嚮往,如180度的開跨(Turn out)、強韌有力的抬腿與末梢延伸的足尖等,似乎成為我們對「芭蕾舞者」的刻板印象。但芭蕾的技術執行,確實有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其中,「腳背」就是最廣為人知的要求。本文從6大角度深入剖析芭蕾舞者們是如何循規蹈矩,又或者劍走偏鋒地冶煉他們的「完美拱形」!

「芭蕾」源起於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時代,後來在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推廣下,建立了一系列舞步、術語與技巧美學等標準,方成就了如今的沃土;昔日芭蕾的美學嚮往,如180度的開跨(Turn out)、強韌有力的抬腿與末梢延伸的足尖等,似乎成為我們對「芭蕾舞者」的刻板印象。但芭蕾的技術執行,確實有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其中,「腳背」就是最廣為人知的要求。本文從6大角度深入剖析芭蕾舞者們是如何循規蹈矩,又或者劍走偏鋒地冶煉他們的「完美拱形」!

穿起硬鞋,先來一堂芭蕾課吧!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腳背也是。芭蕾課是最簡單,也是訓練足部線條最重要的方式。一套古典芭蕾技法的設計,從足踝的穩定訓練乃至於腳背足尖的延伸皆是必須,當芭蕾舞者在試圖尋找完美的末梢弧線時,都少不得讓腳掌去擦地、推地與抓地的訓練過程,同時配合穿硬鞋的支撐力輔助,才能找到恰到好處的排列組合(Alignment)。正確的基本功訓練,不只鍛鍊腳背,也能幫助舞者身形更挺拔。

把你的腳塞進各種奇怪的地方?

回首芭蕾舞者的來時路,都不免經歷過這段暴力又直接的年少輕狂!把腳背放在把桿、沙發、衣櫃、鋼琴或朋友的雙手底下,必要時墊上一條毛巾做保護,然後不顧疼痛地用力將膝蓋伸直,透過槓桿原理的方式,拉扯腳背周遭的小肌肉,甚至是下壓「蹠骨」,讓它發出像折斷雞翅時「啵」一聲沉悶的聲響,如此,好像就讓自己進步了一點點?但這些並不是絕對安全且正確的觀念!專業的芭蕾舞者會先提供足部適當的暖身等前置作業,並配合其他訓練足踝穩定的方式交互替換,不論是利用瑜珈磚或是腳背器,正確的知識才是成為芭蕾舞者的不二法門。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解說人

簡麟懿,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系畢業,2021年「表演藝術評論台」專案評論人,同時也是一位喜好編舞、跳舞、看舞與寫舞的自由舞蹈工作者;2013至2016年為日本職業舞團「Noism」首位台灣舞者,2017年返台後,參與「翃舞製作」演出,獲西班牙「紐約暨布爾戈斯國際編舞大賽」首獎等國際獎項與舞蹈節邀演。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