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不如懷念」是我2017至19年度演出的《聊齋》的主題,封箱之後,當我還在想《一一》該怎麼創作,世界迅雷不及掩耳的改變,作為千萬人中的個體,我只能「接招」,但回心一想,「招」字可圈可點,它不就是主動精神的體現?
非常林奕華《一個人的一一》
2021/12/17~18 19:30
2021/12/19 14: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從2017年與彭鎧立女士談演出《一一》舞台版,到敲定2020年5月在香港文化中心首演、12月上演台北場,再到2020年先是香港因疫情場館關閉,必須延至2021年5月才上演,又因創作團隊不能飛台,台北場也要延至2021的12月。但在2020年入秋,疫情持續帶來的變數仍不可估,風險之高,不是自負盈虧的製作單位可以承受。在一次工作會議上,就New Normal這理念伸延出之後常用的創作方針:為什麼不可以把障礙變成自由?讓局限變成無限?
《一一》便是在這情況下,轉化成《一個人的一一》。
「一個人」這概念,是當世界進入隔離、停擺時,我在當中找到的啟發。其實早在疫情出現前,現代人於「在一起」與「一個人」之間,已有說不盡的愛彼為難(註),只是沒有想到,問題會在措手不及之下,成為再也不能逃避的局面。「相見不如懷念」是我2017至19年度演出的《聊齋》的主題,封箱之後,當我還在想《一一》該怎麼創作,世界迅雷不及掩耳的改變,作為千萬人中的個體,我只能「接招」,但回心一想,「招」字可圈可點,它不就是主動精神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