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肆虐至今,台灣雖奮力守至2021年中始出現大型災情,表演藝術界卻自2020年春即受到衝擊,各項疫情管控措施也直接或間接對演出呈現及票房收益產生影響,2022年底台灣總算迎來開放,過去這一年的風雨飄搖,可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
演出取消日益頻繁
表演藝術先百業而衰,許多在疫情前表現亮眼的團隊也難敵大環境連年不景氣,比如今年4月初,瘋戲樂工作室Studio M原定於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的音樂劇《當金蓮成熟時》,在首場前8天突然公告取消,消息一出引來多方關注,藝術總監王希文也以臉書訊息對演員們表示「抱歉沒能守住你們的舞台」,並直接承認「劇團行銷輕忽且未能有效推票是事實,出了台北後的瘋戲樂還差得遠」。
因票房表現不如預期而取消演出的不只瘋戲樂,PROJECT ZERO於2020年首演了頗受好評的音樂劇《分手快樂》,原定今年9月底、10月初在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及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共6場,不料卻在9月中宣布將減為中、南部各一場,由帳面觀之,原定6場近6000席的售票壓力對一個本地製作來說已是沉重,再由粉專公告的數據來看,演出前兩週尚有約5成票券未售出,而在此前製作團隊已使盡各式文宣、通告、見面會、名人推薦等行銷手法催票,可惜票房仍未獲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