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安
-
焦點專題 Focus 越洋專訪 爵士音樂家
阿圖羅.奧法里爾 無所畏懼,在音樂裡誠實做自己
「當我坐在鋼琴前,我不要變成不是自己的樣子」問及音樂演出,爵士音樂家阿圖羅.奧法里爾(Arturo OFarrill)這麼回答,誠實做自己,聽來是老生常談,對他來說卻是一生的探索,身為墨、德、愛爾蘭裔混血兒,自小接受古典音樂訓練,在融合爵士的黃金時期成長,少年時期混跡於自由爵士樂手間,文化上更承繼了父親的非洲古巴爵士,當他想要展現出真實的自己之前, 除了整合內在的自我辯證,尚須對抗外在的既定框架。 非洲拉丁爵士KOL 熱愛拉丁爵士音樂的朋友對阿圖羅.奧法里爾應不陌生,出身自拉丁爵士的重要家族之一,父親老奧法里爾「Chico」在1948年由古巴移居到紐約,因熟稔古典音樂、古巴音樂、爵士大樂團語彙,很快在樂壇闖出一片天,並在1950年代中期成立了非洲古巴爵士樂團(Afro Cuban Jazz Orchestra),該團在1990年代再度於鳥園(Birdland)俱樂部駐演,阿圖羅則在2001年父親過世後接手樂團,但他不只是繼承父業。 阿圖羅首先帶領樂團跨出非洲古巴的音樂範疇,將非洲元素與祕魯、安地斯、哥倫比亞等拉丁美洲的諸多音樂文化結合,開發出泛非拉美(Pan African/Latino/American)的音樂聲響,在2007年擴大成立非洲拉丁爵士聯盟(Afro Latin Jazz Alliance),不分種族性別與文化背景廣召各方好手加入非洲拉丁爵士樂團樂團,致力於演出、教育推廣、音樂典藏,新冠疫情期間更是連續175週以線上演出方式聚集在一起,爾後並發行《虛擬鳥園》(Virtual Birdland)專輯維持樂手生計,在非洲拉丁爵士音樂社群中,阿圖羅可說是關鍵領袖。 儘管在閱聽大眾的認知中,阿圖羅總是揮著手勢指揮樂團,或是坐在鋼琴前擔任樂團領奏的角色(Play-Direct),6座葛萊美獎的肯定更加深了他是拉丁爵士代言人的刻板印象,但只要仔細聆聽音樂,總能發現許多落在既定框架外的聲響,那些是什麼呢?
-
音樂
「小島大歌LIVE」 乘載著南島故事的移動村莊
「小島大歌」是什麼?它是一個演出團隊?還是一個計畫?又或者它是一個移動的村莊,由來自南島各族群的音樂家組成,行旅世界只為了分享自己的故事。 一切都由Songline開始 「那時在廣播聽到IPCC氣候變遷報告,想到了南島之間的文化連結,就想著這樣的Songline是不是也在海洋上存在著」小島大歌計畫共同創始人陳玟臻聊起她與先生提姆.柯爾(Tim Cole)自2014年開啟的跳島錄音計畫時,提到海上Songline這想法的來由。 Songline的譯名為「歌之版圖」,也稱做「歌行路線」與「傳命路線」,指的是澳洲原住民以頌唱方式記錄自己族群的領域、其中的地貌、路徑通道,並透過口傳心授一代代流傳下來,可說是一種以歌成史的地圖書寫。2014年陳玟臻與提姆在澳洲內陸錄著一首Songline作為原住民土地所有權的證明時,聽聞了氣候變遷讓太平洋與印度洋島國陷入危境,他倆一邊回憶起萬那杜長老說的那句「我們的祖先來自台灣」,一邊想著該如何為這些美麗的文化做點什麼,就在這時,借用Songline概念以歌謠描繪出南島諸國樣貌的想法躍入了腦海,兩人毅然決然開啟「小島大歌」計畫。 夫妻倆帶著簡單的錄影音器材,開始以媲美小獵犬號探索新世界的氣勢穿梭在兩大洋諸島國間,他們會先在一島錄下某位當地音樂家的演出,再帶到下一個島讓另一位音樂家聆聽,並以自己的傳統樂器或歌謠節奏為之伴奏,如此反覆疊加串起屬於今日南島的歌,並在2018年完成第一張專輯《Made in太平洋X印度洋》,有趣的是這群透過虛擬合奏認識彼此的南島音樂家們,即將在不久後成為陳玟臻口中的「移動村莊」,踏上世界巡演之路。
-
回想與回響 Echo
「擺」到新的宇宙去
琵琶演奏家鍾玉鳳在2018年發表了一張備受肯定的創作專輯《擺Pendulum》,此作特別之處除了收錄13首主創者有別於既有琵琶經典曲目的創作與演奏,也包含了不同程度的即興演出,並由來自西爪哇、印度、匈牙利、瑞典、德國等不同文化背景的音樂家們,各自為這些曲子挹注了一部分自己的藝術,然而對如此「類集體創作」的作品來說,真正的活力是發生在現場演出的場域中。
-
焦點專題 Focus
不平則鳴!百年明格斯
查爾斯.明格斯(Charles Mingus,1922年4月22日-1979年1月5日)是一位低音提琴演奏家、作曲家、鋼琴家、領團者(Bandleader),綽號「爵士怒漢」(The Angry Man of Jazz)的他,活躍於非裔美國人社會地位洶湧翻動的時期,並以實際作品證明了爵士樂可超越原有的娛樂功能,演化為成熟的藝術形式。 今年適逢他百歲冥誕,就讓我們一同回顧這位爵士怒漢的生平、藝術成就與對現在的影響,並祝他100歲生日快樂!!
-
焦點專題 Focus 爵士怒漢(上)
直球對決社會亂象
「各位先生女士們,請別將我與這事做連結,這不是爵士樂,這些人生病了。」一向以高標準嚴肅面對音樂的明格斯拿起麥克風說道。
-
焦點專題 Focus 爵士怒漢(中)
以實力對抗偏見
具有非、英、中、德及印第安血統的明格斯出生於亞利桑那州,童年在洛杉磯南部的Watts街區度過,1920年代該區治安尚未惡化,小明格斯也在教會禮拜與古典音樂的薰陶下成長,事實上他在青少年時期是個優秀的大提琴手,也學習長笛、長號,彈得一手好鋼琴,並是爵士小號手/作曲家Lloyd Reese的學生,但他們的課程內容不是爵士樂,而是「當代」音樂:德布西、理查.史特勞斯(《Death and Transfiguration》是明格斯的最愛)、斯特拉溫斯基等,師徒倆還會一邊聽著黑膠唱片,一邊分析《春之祭》的和聲語言與配器法。
-
焦點專題 Focus 爵士怒漢(下)
與時間賽跑
明格斯的健康狀況在1976年開始出現異樣,1977年被診斷出肌萎縮側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俗稱漸凍症,當時的醫學界對它認識不多,只知道罹患此症的病人心智運作正常,但會逐漸失去肢體的控制,這對一個音樂家來說何其殘忍,明格斯雖在1979年1月謝世,在人生最後一年多的時光中,他已無法站上舞台演奏低音提琴,也無法彈奏鋼琴,甚至連提筆寫下音樂都成了奢望,所幸那時已出現了卡帶式錄音機,讓他以哼唱的方式錄下新作品後,交給工作坊的成員們做後續的排練與演出。
-
藝號人物 People
琵琶樂人鍾玉鳳 出走回原點
雖然抱著琵琶把世界走透了,鍾玉鳳作為音樂人,是超越琵琶演奏家的存在,她內在的戰鬥歷程,也遠比外在的行腳足跡更曠遠,更磨人,音樂生涯的前20年,她在現代國樂的訓練系統下習得紮實的好功夫,務必將手上的每顆音符、每道樂句,打磨得光潔完美,那時的鍾玉鳳不知是否想過,自己在接下來的10多年間,將帶著這國樂現代化的先鋒樂器,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雞蛋糕與龜苓膏(上)
俄羅斯向來以文化軟實力自豪,於古典音樂界尤然,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丁向烏克蘭採取特別軍事行動後,引發樂界一連串「表態」行為,反對戰爭者有之,發起抵制行動者亦不少,在一片聲援烏克蘭的呼聲中,也意外揭露社群媒體時代眾聲喧嘩的本質。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雞蛋糕與龜苓膏(下)
俄羅斯向來以文化軟實力自豪,於古典音樂界尤然,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丁向烏克蘭採取特別軍事行動後,引發樂界一連串「表態」行為,反對戰爭者有之,發起抵制行動者亦不少,在一片聲援烏克蘭的呼聲中,也意外揭露社群媒體時代眾聲喧嘩的本質。
-
回想與回響 Echo
汪洋之中 新編布袋戲如此乘風破浪
布袋戲演出向來有自己的戲台,大氣寫著團名,塗著五顏六色鮮豔到刺眼的螢光顏料,架上貨卡隨著劇團到各地巡演,或廟埕,或廣場,有時甚至在巷弄空地間,變形金剛那般就從貨卡的一側開展成舞台,觀眾們或站或坐在台前欣賞,喜歡就多待一會兒,覺得無趣就離開,彼此間沒有牽扯。然而真雲林閣掌中劇團2022年初發表的作品重製版《汪洋中的一條船》既然是售票演出,表演者與觀眾兩造間等於打了契約:我將使出渾身解數,留你看完全場。
-
回想與回響 Echo 靜默中的身體朗讀
看蒂摩爾古薪舞集《kemeljang.知!所以?》
由義大利靜默藝術節(Festival del Silenzio)委託創作,蒂摩爾古薪舞集舞蹈總監暨編舞家巴魯.瑪迪霖由表演性手語出發,編創新作《kemeljang.知!所以?》(以下簡稱《kemeljang》)於2021年發表,一如創作者所揭示的:「這個作品在一般觀眾的眼裡是舞蹈,但在聽障人士的眼裡是充滿可以解讀訊息的另一種詮釋。」人們理解世界的方式不盡相同,相異的群體該如何去接觸彼此的世界,各群體間的最大公約數為何?或者,公約數存在嗎?
-
回想與回響 Echo
縱身一躍 才知音樂已給你翅膀
「純粹就是我好奇,我想學」簡凱玉俐落地為返國後十多場獨奏會的選曲做出總結。 即便曾在2005年中國第一屆FOX大管大賽勇奪青年組首獎,也已過了四處征戰參加比賽的年紀,簡凱玉的眼光依然時常落在國際比賽的曲目上「世界的潮流是什麼?大家在吹的比賽曲是什麼?這些自己也都要會!」然而仔細爬梳她的音樂生涯,又不只如此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與時俱進 疫情下依然搖擺
在英國蘇格蘭的節慶之都愛丁堡誕生的「愛丁堡爵士及藍調音樂節」,由蘇格蘭爵士吉他手/班鳩琴演奏家Michael Warner Hart於1978年創辦,從在地到國際,從爵士到包含藍調,一步步發展成大型的重量級國際爵士音樂節慶。去年因疫情之故轉為線上形式,吸引了超越地域的大量觀眾,今年在疫情趨緩下推出結合現場及線上的活動,還有「Jazz Around The World」特別企畫播放國外優秀團隊的演出,台灣爵士低音提琴演奏家徐崇育2019年為「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策畫製作之「重返哈林」音樂會也入選,將在EJBF現聲。
-
特別企畫 Feature 打擊樂家
艾芙琳.葛蘭妮:以多重感官,打開世界的多元聆聽可能
艾芙琳.葛蘭妮是世上第一位以獨奏家姿態縱橫樂壇的打擊樂演奏家,在2007年以傑出成就獲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親授皇家爵級騎士司令勳章(DBE),她的音樂生涯在眾人的質疑聲中開啟,也不斷以優異的演出及實際作為來回應種種偏誤的刻板認知。 聲響的受器只能是耳朵? 德國導演湯瑪斯.里德爾施埃默(Thomas Riedelsheimer)在他2004年榮獲BAFTA Scotland最佳紀錄片獎的電影《觸覺聲音:葛蘭妮的聲音之旅》(Touch The Sound:A Sound Journey with Evelyn Glennie)中,拍攝了葛蘭妮在學校指導一名聽障生的過程,兩人先用眼睛仔細觀察了室內大鼓(Concert Bass Drum)的鼓皮被敲擊時的狀態,隨後她邀請學生一手持鼓槌擊打,另一手觸摸著鼓胴,留心感受經由敲擊產生的振動,在兩人用同樣的方式體驗過各式尺寸不一的樂器後,她讓學生指出不同樂器產生的振動能在身體的哪些部位形成共振。 葛蘭妮隨後解釋道,演奏家敲打了樂器後,在觀眾的感知中,他們聽到了一個聲響,該聲響經過一段時間就消失了,但對演奏者來說,在聽得到的聲響之外,還可以透過視覺及觸覺感知到振動在持續發生,體驗一個聲響始於擊打瞬間、止於振動消失的完整過程,因此她興奮地對學生說:「事實上,我們聽到的更多。」 8歲時因疾病而逐漸成為深度聽力喪失者(profoundly deaf)的葛蘭妮,在以打擊樂獨奏家的身分進入公眾視野後,人們對她的故事產生極大的興趣聽障者何以成為專門處理聲響的音樂家?她又如何「聽到」音樂?然而大部分的臆測與疑問皆來自對聽力障礙的誤解,她因此親自執筆寫下了《聽覺散文》(Hearing Essay)詳述自身的聽力狀況,如何利用其他的感官覺察聲音,並將聽覺定義為「一種特殊形式的觸覺」(a specialized form of touch),當某個聲響事件發生時會透過空氣的振動傳播開來,多數人透過耳朵接收如此振動,但那不是人體唯一的接收管道。 葛蘭妮在中學時期經歷了特殊的訓練,在埃倫學院(Ellon Academy)打擊樂老師朗恩.福布斯(Ron Forbes)的建議下,她取下助聽器
-
少年往事
「狂.小子」的奇幻之旅
作曲家慢慢從帆布袋裡拿出他的傳記《孤獨行路終不悔賴德和的音樂人生》,這本由音樂學者顏綠芬在歷時十數年的訪談後匯集而成的精裝磚頭書,內有500餘頁紮紮實實的內容,重兩斤,賴德和本人則形容它是「擲地有聲」,因為「抌落真正會『硞』一咧!」(擲在地上真的會發出kho̍k一聲) 這是屬於賴德和的幽默,一如他不介意眾人觀感,在回答自己作品中的傳統元素從何而來時,逕自丟出一句「因為我小時候家裡窮」,所以沒有機會接觸西方音樂,被問到如何整合東方傳統與西方技巧而不偏廢時,拋出了更令人莞爾的回應:「藝專同學一畢業就出國,留學個5年8載,學得很好,脫胎換骨,我37歲才出國,而且只去兩年就回來了,沒有被汙染。」但這些如珠妙語的主人,其實曾是個「狂小子」!
-
特別企畫 Feature 年度現象
難敵本土疫情驟升,表演藝術票房一片慘澹
新冠肺炎肆虐至今,台灣雖奮力守至2021年中始出現大型災情,表演藝術界卻自2020年春即受到衝擊,各項疫情管控措施也直接或間接對演出呈現及票房收益產生影響,2022年底台灣總算迎來開放,過去這一年的風雨飄搖,可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 演出取消日益頻繁 表演藝術先百業而衰,許多在疫情前表現亮眼的團隊也難敵大環境連年不景氣,比如今年4月初,瘋戲樂工作室Studio M原定於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的音樂劇《當金蓮成熟時》,在首場前8天突然公告取消,消息一出引來多方關注,藝術總監王希文也以臉書訊息對演員們表示「抱歉沒能守住你們的舞台」,並直接承認「劇團行銷輕忽且未能有效推票是事實,出了台北後的瘋戲樂還差得遠」。 因票房表現不如預期而取消演出的不只瘋戲樂,PROJECT ZERO於2020年首演了頗受好評的音樂劇《分手快樂》,原定今年9月底、10月初在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及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共6場,不料卻在9月中宣布將減為中、南部各一場,由帳面觀之,原定6場近6000席的售票壓力對一個本地製作來說已是沉重,再由粉專公告的數據來看,演出前兩週尚有約5成票券未售出,而在此前製作團隊已使盡各式文宣、通告、見面會、名人推薦等行銷手法催票,可惜票房仍未獲起色。
-
特別企畫 Feature 75歲,爵士鼓手
楊寶秀:不老搖滾魂,用鼓棒直球對決生命挑戰
近日WAKAMOTO若元錠的一幀廣告中出現了以往少見的搖滾女子身影,坐在鼓組裡的是75歲的楊寶秀,雙手握著鼓棒,黑上衣搭配墨綠色麂皮背心與金屬項鍊,燦爛的笑容讓她看來只有50來歲,實際見到本人後,雖然少了梳化及燈光加持,頭髮也斑白了些,但一開口說起話來,既聽不出被病痛蹂躪過的苦澀,也沒有社畜人生的力不從心,尤其她言談間的爽朗笑聲,總讓人抓不準眼前這人的年紀。 楊寶秀在50多歲時發現自己罹患乳癌,在友人建議下到了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複診後,又發現腫瘤已擴散至腋下淋巴,遭受了雙重打擊的她,只坦然覺得自己「中獎了」。 上世紀90年代標靶藥物還未面世,與惡性腫瘤的戰鬥是慘烈的直球對決,傷敵一萬也得自損八千,手術、電燒、化學治療等手段花掉了楊寶秀將近一年的時間,也把她從原本為了生計奔波的日常中抽離出來,就在兩兩化療之間的復原期,有個念頭悄悄冒了出來:不然我去學打爵士鼓好了。 走過病痛,重拾年輕搖滾夢 鼓手的帥氣身影早在少女時期的楊寶秀心裡萌出芽來,她在1950、60年代的繁華台北長大,在那個美軍協防台灣的年代,常有許多傳奇樂團來台演出,與西洋流行音樂之間也只隔著一台收音機,在楊寶秀的想像中,如同職場中總是由大Boss坐鎮在辦公室最後方,樂團中最厲害的角色不是站在舞台前沿、眾所矚目的歌星,而是坐鎮在舞台最後方的鼓手。 即便是2022年的今日,打鼓依然被普遍認定為年輕人做的事,20多年前的楊寶秀雖然知道自己想學爵士鼓,但不知道上哪兒找老師,只好一個人騎著摩托車到各音樂教室詢問,甚至拜訪了當時起步沒幾年的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未果,或者應該說沒人知道像她這樣的「熟齡」學生該怎麼教,就在失望之際,朱打教室櫃台向她介紹了一位擊樂科班出身的年輕老師雙子二重奏的哥哥簡任廷。 楊寶秀從基本功學起,陸陸續續跟簡任廷上了幾個月的課,只不過化療一結束,她得回到職場,繼續原本的生活,打鼓這件事就這麼被放在一邊,直到10多年後的一個舞台夢,讓她燃起重拾鼓棒的念頭。 靠耳朵背譜,登上小巨蛋演出 2017年楊寶秀認識了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為了能夠登上小巨蛋舞台演出,她絞盡腦汁想著要靠
-
特別企畫 Feature Tech Boom
日常科技玩出全新把戲
線上遊戲、Video Podcast、WhatsApp,疫情期間人們「聚集」的重要工具,正是這個時代的營火。
-
劇場ㄟ冷知識
是抄襲,還是致敬?
都說模仿是最真誠的讚揚,但孰為致敬,孰為偷師抄襲?這需要很周延地討論始能判定。古典音樂中常見的「引用」手法,或以他人的音樂素材為基礎進行再創作,也在現代音樂產業的版權之爭介入後吸引來非議與官司。本期「劇場ㄟ冷知識」從5則音樂史上經典的「巧合」、「經典套路」、「再利用」、「擷取」與「取樣」案例,一窺音樂創作中「抄襲」與「致敬」,那道隱晦界線之堂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