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劇(曲)

臺灣豫劇團70周年團慶大戲 《鏢客》召喚武俠的多重宇宙

文字|吳岸樺
攝影|張震洲
官網限定報導  2023/03/22
臺灣豫劇團將推出全新武俠風格大戲《鏢客》,劉建華(左)飾演男主角駱成,蕭揚玲(右)飾演女主角月無雙。 (張震洲 攝)

為慶祝成立70周年,臺灣豫劇團將推出全新武俠風格大戲《鏢客》,以「人生70才開始」的心態,將70年的歲月,在傳統與創新間取得平衡與發展契機,替豫劇在台灣生根、然後開花結果,找到「台灣豫劇」的最好詮釋。

臺灣豫劇團《鏢客》

2023/5/6~7  1430

高雄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2023/5/13~14  1430

台北  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傳藝中心主任陳悅宜表示:「70歲的豫劇團走過相當辛苦的歲月,從外鄉到台灣,在台灣扎根,在台灣的泥土滋養下,豫劇團其實已成為本土的劇種,長成屬於台灣自己品牌的豫劇團,展現在地的精華,詮釋出屬於自己的新風貌。」而《鏢客》結合傳統與現代元素,遊走在奇幻與現實之間,創造一個充滿懸疑和驚喜的江湖世界,跨越時空、地域的探索與對話,正替台灣豫劇這段不凡旅程寫下漂亮註腳。

《鏢客》由風格獨具的編劇劉建幗創作,描寫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人,為守護心愛之物、齊力打拼的熱血故事;劇情講述武藝精湛的鏢客,為了保護一件能控制時間的神秘寶物,捲入一場驚心動魄的生存遊戲。劉建幗說明:「《鏢客》的命題其實是呼應豫劇團70周年,鏢客是屬於古代的運輸業,強調互助,裡面人物的描寫更符合臺灣豫劇團的夥伴們,因為看見團員們團結在一起,因而我捨俠客而寫鏢客的原因,這次的超時空劇情,將帶給團員新的挑戰。」

全劇結合奇幻武俠風格的「燒腦」劇情,和現下潮流的平行宇宙概念,角色在一次次時空切換中作出不同選擇,試圖改寫未來,挑戰觀眾的邏輯思考和想像力,導演殷青群表示:「謝謝編劇讓我頭髮都白了,這次跟編劇一起在傳統和創新中尋找共通點,武打戲我們下很多功夫,小招不多說,大招就10套,在戲曲中的套招結合電影效果,來找出全新的呈現方式。」為求精采呈現,導演更到武術行採買刀、槍,透過精密排練,在安全的表演環境裡體現逼真的武打效果。熟悉演員特質與功底的導演,藉此讓演員發揮角色魅力與武戲身段。

團長彭宏志表示,《鏢客》也與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及學院京劇團合作,演出製作陣容不下百人;主推的武打戲不亞於電影,演員還特別苦練武戲,期待讓觀眾看到最精采的演出。

此次演出卡司跨越老、中、青三代,包括實力派演員王海玲、朱海珊、蕭揚玲、劉建華、張瑄庭、謝文琪、張仕勛等,也特地為新生代演員編排關鍵戲分及吸睛橋段,既展現豫劇團不拘一格、混融多元的特色,更藉此強調「傳承」意味,不管是《鏢客》的情節、或是臺灣豫劇團本身。藝術總監王海玲表示,臺灣豫劇團傳承迄今已到第四代,年初《求你騙騙我》演完後,由《鏢客》接棒。這次還與高雄在地的高雄市國樂團合作,並找來第33屆傳藝金曲獎最佳音樂設計得主周以謙編曲,讓音樂更加飽滿、張力十足。

《鏢客》跳脫以往以歷史故事為主體的敘述,直接以劇團最重要的「人」為出發點,劇情編排不僅能充份發揮臺灣豫劇團演員文武兼擅的特質,劇中各個角色都有其重要性和意義,如同每位團員都有其價值和貢獻,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此外,臺灣豫劇團也將集結近年精采演出與活動記錄出版專書,以饗觀眾的支持與愛護。

《鏢客》將於5月6日及7日於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首演,續於5月13日及14日於台北臺灣戲曲中心演出。

台新藝術-5/16-28頒獎
OT報告
Authors
新銳藝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