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團,是一切的開始
(郝御翔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青春OPEN!高中生藝術啟蒙的第一堂課(二) 鍾伯淵,38歲,2001年加入新北市立林口高級中學戲劇社;李孟融,38歲,2002年加入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戲榕坊

社團,是一切的開始

曉劇場鍾伯淵X李孟融的相遇與同行

2001年,鍾伯淵稱得上是林口高中的名人,剛入學就做了件大事——成立戲劇社,「最後集結成了60多個人的大社團。」他回憶:「那時候因為當社長嘛,還立定志向:我要把所有社員的名字都記起來。現在想想真的很瘋。」

隔一年,台北的另一頭,在大同高中就讀高二的李孟融,剛剛卸下運動員身分,看到什麼都躍躍欲試,包含彼時社員剩下兩、三人的戲榕坊(戲劇社),他說:「其實當時也不只戲劇社,我還加入了合唱團、社聯會,想說可以藉由社團豐富高中生活。」

前者是聲勢浩大的林口高中戲劇社,曾贏下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以下簡稱「花樣」)的最佳團體獎;反觀後者,大同高中戲榕坊,社員少到無法參賽。然而,兩所高中的社團成員還是在該戲劇節所辦的營隊上相遇了。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宿命論,那麼對鍾伯淵與李孟融來說,高中戲劇社大概就是他們本該到來的轉捩點——因為加入了戲劇社,他們得以結識、互相扶持,且在高三那年確立志向,並於幾年後成立「曉劇場」,以萬華為座標,拓展藝術文化。

一切聽起來是那麼理所當然,實際上卻充滿了機緣的推使,例如鍾伯淵分享他們當初決定大學志願的方法是:「雖然說我們的目標都是北藝大,但是要念什麼系——那是猜拳決定的啦!」

社團,並不是「玩」

「某種程度而言,孟融應該要為我的人生負責。」鍾伯淵微笑,說高三兩人決定科系的時候,其實在戲劇系與劇場設計系徘徊猶豫,「最後孟融說我們兩個不要競爭同個科系,就猜拳看誰贏了就先選。結果他就慢出——而且是很明顯的慢出——所以我後來選了戲劇系。」

「我其實本來就沒有很喜歡站在舞台上的感覺,我喜歡的是一群人一起完成一件事情的狀態。」李孟融解釋:「而且我比較難決定到底要選擇什麼。」言下之意,猜拳慢出也不是他的體貼,只是邀請對方替他進行刪去法。

看似嬉鬧地決定了「人生大事」,也使高中老師漸漸發現,有些學生不只是在「玩」社團而已。李孟融回憶:「我其實覺得這個『玩』這個詞很奇怪,像是大同高中以升學為取向,到高二就不讓我們做社團了,一直到我報名了北藝大獨招、甚至考上,老師才把這當一回事。不然就覺得我應該要好好念書啊,怎麼一直在玩社團?」

「我們沒有在玩啊。」鍾伯淵附和,「其實多數普通高中的態度應該都是這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我很幸運的是,當時的社團老師、或者是孟融都不會給我這種感覺。孟融很積極,一決定要報考劇設系就立刻去上立體素描課。至於我的社團老師許君如,也傳達給我一個很重要概念:『學會技術之前,得先學會做事的態度』,態度對了,一件事情就能持之以恆地做下去。」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鍾伯淵

曉劇場暨萬座曉劇場藝術總監及艋舺國際舞蹈節策展人。擅從劇場詮釋文學之美,亦記錄城市改變發表系列作品,並出版《穢土天堂》、《地下女子》等劇本集。具備豐富編導演經驗,亦曾參與廣告、電視和電影的演出。

李孟融

曉劇場創團成員。熱愛表演藝術,投入劇場工作10餘年,過去經歷非營利組織、公部門、表演藝術場館、活動公司與表演藝術團體等單位,累積豐富行政與節目製作經歷。近年更積極投入戲劇教育、公共關係、行銷與贊助等不同面向,拓展多元的藝文工作視野。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