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演奏音樂會穿梭之際,偶然於羅馬機場聽到熟悉的鄉音,一位大叔拿著電話嚷嚷:「吼,我們這次出來超讚的,每天都吃米其林。但是吼,我吃得好累,我現在只想吃一碗台灣的滷肉飯。」
別人的一句閒話家常,把我秒從演奏旅途拉回教學現場。因為米其林與滷肉飯剛好是我教學上最常提到的比喻。說到審美,可能很難懂,但是說到評論美食,應該是連3歲小孩都能理解的。面對藝術家的養成教育,我常常會問:「你認為什麼是文化?什麼是藝術?」我想,當我還是學生時應該也說不清楚,但是我知道滷肉飯是在地文化,米其林則是一種標準。當然,《米其林指南》是一種迷思,我絕對不會說它等於藝術,或許更多是行銷。但是大家一定聽過「哎呀,我那天吃米其林真是永生難忘,快感動死」,我想,每個表演者一定都希望觀眾看完他們的表演後「永生難忘,感動到不行」!米其林給人的印象或標準便是將在地食材或烹煮文化精緻化,甚至賦予詩意,或取其意象加入個人創作理念,經過反覆嘗試、練習後昇華為自己作品,這即是文化成為藝術的過程。
馬厝卡舞曲也是同樣的例子,真正的馬厝卡舞蹈與舞曲是波蘭各個地區所孕育的「文化」。蕭邦所寫的馬厝卡舞曲卻是「藝術」的展現,不僅敏感的蕭氏和聲為其注入詩意、技法如對位,賦格等更是徹底改變了馬厝卡的結構與織度。而其畫龍點睛之處在於記憶和情感的連結——聽到蕭邦的馬厝卡便使得某個銘心的回憶浮現,那才是對蕭邦自身及對聽眾最珍貴的。換言之,這世上最好吃的東西並不一定在米其林指南上,而是在記憶與情感連結的那一刻。食物對味蕾的刺激使得大腦中某個美好回憶重演,那才是令你感動鼻(ㄉㄠˋ)酸(ㄙˇ)的食物。
而這份感動就是在藝術呈現或欣賞中的瑰寶。身為觀眾或是藝術家,若不了解什麼是藝術,要如何領略它的美好?我所知的許多學生與觀眾都還是著力在表演有沒有完美地照著SOP進行,也就是著重於每個音或每句台詞、舞步的正確性,卻忽略了在有要求的SOP中,更重要的是內在的氣質、精緻度、詩意與理想。面對學生彈完一首曲子後的迷茫眼神,我還是會再問一次,什麼是文化?什麼是藝術?藝術即是文化經過高度萃取的產物,在文化中加入自身理念,使精緻,使昇華,使高尚,使純淨,使簡單。而在追求藝術的自我實踐中也提升了自我。若每日台灣的日常是文化,那麼齊柏林的《看見台灣》便是藝術。
由此可見,將文化精煉為藝術才是真正不朽的傳承。法國文化從太陽王路易十四奠基以來,經由百年的孕育討論,馬拉美星期二聚會中,詩詞、繪畫、音樂高度洗鍊著他們認同的法國精神,而開創了大家熟悉的法國文化。日本高度辨識性的文化也在百年來的精緻過程中成為大和民族的最佳代言,舉凡繁複手續禮節的日本茶道,或是講究至極的懷石料理都是不可否認的例子。此刻,當文化部積極推廣台灣文化的同時,是否應該更鼓勵藝術家們淬煉在地文化的藝術性?而在如此的思維下,有如米其林是一種國際認可或行銷包裝。對於在世界共同文化,如古典音樂、舞蹈戲劇等中已嶄露頭角獲得國際認可的台灣藝術家們,是否也應該給予更多肯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