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水一樣
挑戰邊界

像水一樣

「像水一樣」的精神不僅體現在我們的排練裡,也貫穿了河床劇團過去26年的創作使命。我們從在40席的小劇場演出實驗作品,逐漸轉向策劃/設計美術館等級的展覽,在1500席大型劇院演出,拍攝電影短片,最後發現創作VR的可能性。在過程中,我們必須順應每個不同計畫的獨特可能,這種重新塑造自己並超越熟悉事物的能力,是我們能持續發展的關鍵。

「像水一樣」的精神不僅體現在我們的排練裡,也貫穿了河床劇團過去26年的創作使命。我們從在40席的小劇場演出實驗作品,逐漸轉向策劃/設計美術館等級的展覽,在1500席大型劇院演出,拍攝電影短片,最後發現創作VR的可能性。在過程中,我們必須順應每個不同計畫的獨特可能,這種重新塑造自己並超越熟悉事物的能力,是我們能持續發展的關鍵。

像水一樣地滲進裂縫裡。不要強硬,隨著事物調整,你會發現可以繞道或穿越它。

——李小龍

我童年最喜歡的回憶之一,是每週六下午跟我爸一起坐在沙發上看功夫電影。這些充滿動作場面的電影往往演技平平,情節也不怎麼出色,但那些必不可少的打鬥場面總有些激勵人心的力量。一個人不但能對抗得了一群人……他甚至還能贏!

我爸最喜歡的武術明星是李小龍,所以他自然也成了我的偶像。我模仿李小龍舔著手臂上的傷口,再把血吐出來,還會學他發出喊叫,在家裡蹦蹦跳跳。我跟我的高中同學不一樣,房間牆上掛的不是邦喬飛(Bon Jovi)或《運動畫刊》的泳裝模特兒,而是李小龍的海報。

李小龍的「如水」哲學

那時我還不知道李小龍的「如水」哲學,但我長大後讀到他的資料時,我對他流水般的打鬥方法頗有共鳴。李小龍認為,我們能否成功,大部分取決於我們適應的能力。不論在武術或日常生活中,我們愈是陷在某個特定的想法或方式,愈難適應瞬息萬變的環境。

美國導演安妮.鮑嘉(Anne Bogart)對創作有類似的態度,她鼓勵藝術家們要「緊緊抓住,輕輕放下。」她建議我們全心投入所做的事情裡,但如果最後需要放棄原來的想法,我們應該要優雅而且大方地放下。

要做到像水一樣並不總是那麼容易。今年2月,我設計了我們最新VR作品的最後一個場景,演員會爬上一個70公分高的平台,再從一個微型房屋的頂端滑進去、消失。我非常期待演員神奇地從小房子裡消失的畫面,於是我們花了幾天時間,打造了場景並開始排練。

演員盡力地讓他頭下腳上滑進房子裡的動作看起來「神奇」,但因為房子太小,且平台下的空間有限,我們在排練這個畫面時琢磨(掙扎)了許久。最後,在開拍前5天,我決定把場景從小房子改成一張床。我們得拆除並丟掉平台跟房子,重新做個床架,採買床墊,演員也必須重新排練新的畫面。放棄我們花了那麼多時間創作的片段確實讓人恐懼,但我們不得不順應作品的需求。

「像水一樣」的26年創作使命

「像水一樣」的精神不僅體現在我們的排練裡,也貫穿了河床劇團過去26年的創作使命。我們從在40席的小劇場演出實驗作品,逐漸轉向策劃/設計美術館等級的展覽,在1500席大型劇院演出,拍攝電影短片,最後發現創作VR的可能性。在過程中,我們必須順應每個不同計畫的獨特可能,這種重新塑造自己並超越熟悉事物的能力,是我們能持續發展的關鍵。

去年在威尼斯影展的開幕酒會上,河床的共同創辦人素伶跟我聊著,從沒想過從1998年窩在我哥5坪的客房裡排練,居然能一路走到現在、還參加了全球最重要的影展……我們倆舉杯慶祝時,想到我們「像水一樣」地喝著另一種水(香檳),我不禁微笑了。

(本文出自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紀念大師-張岫雲廣告圖片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4/09/01 ~ 2024/12/01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