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0 年以來,英國 GCSE考試(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中等教育普考,類似台灣的國中會考)選擇報考藝術科目的學生銳減了近半,其中表演藝術和舞蹈科目今年報考的人數下降幅度最大。
最近英國公布了 GCSE 考試成績,根據「藝術復興運動組織」(Campaign for the Arts)的最新分析顯示,今年GCSE 藝術科目的報考學生人數下降了 47%,這是自 2010 年以來的最低報名比例。相較去年報考人數,表演藝術和舞蹈科目下降了 7%,從數字看來,過去 15 年來的下降趨勢逐漸趨緩,但藝術復興運動的總監甘柏(Jack Gamble)表示,持續下降的數字依舊令人擔憂,這個結果直接顯示了國家藝術政策資金不足,政策本身也被系統性地低估,這在全國的公立中等學校(state funded schools)裡特別顯著。
報考人數急劇下降背後有許多因素,《學校的藝術:未來的基礎》(The Arts in Schools: Foundations for the Future)(註)在最近一份報告裡得出的結論是,從小學藝術老師的招聘及藝術老師的訓練與養成都缺乏國家協助即可看出,在學校教育的每個階段,藝術都處於不利的地位。學校目前科目的評估制度不適用於藝術學科,另外也因藝術被視為較低層次的學科,資源分配時藝術學科往往遭到排擠。這也造成了公私學校極大的差異,在私立學校裡,藝術學科十分受到重視。
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的創意學習與對外發展(creative learning and engagement)的主管奧漢瓏(Jacqui O’Hanlon)因此次考試結果,呼籲政府應該要為所有學生提供富含「藝術性」的教育體系,學生的就學環境不應該因其地理環境的貧富差距而異。新政府上月啟動新的課程審查,並承諾擴大課程範圍及培養創造力的重要性。奧漢瓏以莎翁故居為基地,在全國各中小學推廣莎士比亞的戲劇與文學,她期待政府重新正視藝術科目以培養年輕人的動能性並因此提高學習成果。
英國國內從各政府補助的劇團場館(Nonprofit Organisation)到商業劇場製作人與製作公司,藝術總監與製作人皆對藝術在學校內逐漸不受重視的狀況表示憂心。在國內經濟狀況不甚理想的景況下,總監與製作人還是努力開發讓年輕人能接觸戲劇藝術的機會,最直接的做法即為給予年輕人極低甚至是免費的戲票來看戲。但要能給全國人對藝術對社會的貢獻更有遠見的系統性作為,政府政策還是扮演重要角色。多數人目前都期望能與新的工黨政府合作,避免藝術在學習過程中受到忽視。
註:由卡洛斯特古爾本金安基金會英國分部(Calouste Gulbenkian Foundation UK branch,總部位於葡萄牙,工作領域與目標已藝術、社會福利、教育和科學會主)和「新方向」(A New Direction,為兒童與青少年提供發展創造力機會的非營利組織)一起發布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