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莎士比亞劇團
-
倫敦
報考藝術的中學生銳減 各大組織憂心藝術教育未來
自 2010 年以來,英國 GCSE考試(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中等教育普考,類似台灣的國中會考)選擇報考藝術科目的學生銳減了近半,其中表演藝術和舞蹈科目今年報考的人數下降幅度最大。 最近英國公布了 GCSE 考試成績,根據「藝術復興運動組織」(Campaign for the Arts)的最新分析顯示,今年GCSE 藝術科目的報考學生人數下降了 47%,這是自 2010 年以來的最低報名比例。相較去年報考人數,表演藝術和舞蹈科目下降了 7%,從數字看來,過去 15 年來的下降趨勢逐漸趨緩,但藝術復興運動的總監甘柏(Jack Gamble)表示,持續下降的數字依舊令人擔憂,這個結果直接顯示了國家藝術政策資金不足,政策本身也被系統性地低估,這在全國的公立中等學校(state funded schools)裡特別顯著。 報考人數急劇下降背後有許多因素,《學校的藝術:未來的基礎》(The Arts in Schools: Foundations for the Future)(註)在最近一份報告裡得出的結論是,從小學藝術老師的招聘及藝術老師的訓練與養成都缺乏國家協助即可看出,在學校教育的每個階段,藝術都處於不利的地位。學校目前科目的評估制度不適用於藝術學科,另外也因藝術被視為較低層次的學科,資源分配時藝術學科往往遭到排擠。這也造成了公私學校極大的差異,在私立學校裡,藝術學科十分受到重視。
-
倫敦
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愛的徒勞》 海島情境下探索莎劇當代意義
上個月是莎翁生日,其出生地史特拉福於4月20日那個週末舉行許多慶祝活動,而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的莎劇《愛的徒勞》(Loves Labours Lost)也同時於該週開演。劇團的新任聯合藝術總監哈薇( Tamara Harvey) 和艾文斯 (Daniel Evens)在 2023年 6月上任,年初宣布了今年一整年的劇碼,《愛的徒勞》作為新劇季的首檔節目,大家都拭目以待。 《愛的徒勞》是莎士比亞早期的喜劇,也是其數一數二棘手的作品,因為通篇劇作都在玩弄語言,大部分喜劇元素都來自字彙的多重意義,有點類似台灣人喜愛的諧音哏,令人覺得慧黠而會心一笑。但這是四百多年前的作品,許多文字現代人已不再使用,或現代人對這些文字的理解不同於伊莉莎白一世那個世代的民眾,因此要能讓現代觀眾理解這齣戲已不容易,要讓人「會心一笑」更是挑戰。
-
《綠野仙蹤》中文版音樂劇 意想不到的驚奇之旅
跨越百年的經典故事「綠野仙蹤」,曾被多次改編為電影、電視、遊戲、舞台劇及音樂劇,今年秋天,獲百老匯正式授權的《綠野仙蹤》中文版音樂劇將於10月28日起在台北城市舞台進行全球首演。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為英國打造寶貴文化遺產 彼得.霍爾爵士辭世
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創立者、前英國國家劇院總監彼得.霍爾爵士,於上月十一日辭世。他之能夠聞名劇壇、受封爵位並不因其戲劇創作,而是他為英國現代劇場帶來的重要影響與其所立下的基石。先創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打造莎劇品牌並處理當代文本,後更接下英國國家劇院總監,讓新建場館逐步站穩腳步,報社訃聞如是描述霍爾:「不只讓觀眾認識且明白過去的經典,更需無懼爭議地擁抱當下。」
-
特別企畫 Feature 英國篇
故鄉慶典沒完沒了 巨構新齣征服世界
身為莎翁故鄉,英國的莎劇演出本就是家常便飯,時逢大型周年祭,則更是擴大規模,意圖舉(全)球同歡!接續二○一四年慶賀莎翁四百五十歲,今年依然熱鬧:環球劇場「環球哈姆雷特」計畫旅行兩年終於返航,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推出歷史劇「王與國」系列,亦遠征美、亞;另荷蘭名導凡.霍夫也推出融合多齣歷史劇的《戰爭之王》,還有知名莎劇代表肯尼斯.布萊納創團新作加上展覽、研討會、演講、音樂演出等,你在英國不「莎」也難!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全部莎劇翻中文 中英文化交流攀上新境界
英國的文化觀光媒體部日前宣布,將耗資一百五十萬英鎊(約合台幣七千三百萬)讓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將莎士比亞的所有劇作翻譯成中文。同時,將有十四部中國的經典戲劇作品翻譯成英文。此計畫也顯現文化交流的新做法與新思維,讓戲劇作品不只是巡演,還有機會以不同語言更新、發展,將跨國文化行銷、宣揚軟實力的策略提升至另一境界。
-
倫敦
《趙氏孤兒》選角惹議 亞裔演員職業發展成話題
由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製作的《趙氏孤兒》,在演員名單公布後引發爭議,在這齣以古代中國為背景的戲劇中,十七個角色中竟只有三名亞裔演員入選,其餘的多屬白人演員!英國的亞裔演員群起抗議,亦獲得美加澳、香港及其他歐洲相關團體的響應。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跨文化、跨語言的藝術激盪
今年倫敦從世界各地邀請了卅七個國家的劇團,以母語演出莎士比亞的全部作品。除了向莎士比亞致敬,也彰顯奧林匹克世界共同參與的精神。參與的國家也被賦予可由其母文化的角度,「重新想像」莎士比亞的自由。許多國家引用其文化傳統及素材和莎士比亞文本對話,重新「發現」莎士比亞。
-
倫敦
全世界的舞台 都有莎士比亞
為了迎接奧運盛事,英國的重要文化象徵莎士比亞當然不會缺席,以各種型態在一整年的活動中現身,如自莎翁誕辰四月廿三日起為期半年的「世界莎士比亞節」、大英博物館為莎士比亞舉辦的特展Shakespeare: Staging the World等。莎士比亞不但對各領域甚至各國劇場有深遠影響,也是英國受補助最多的劇作家,甚至有人倡議,別再補助莎劇製作了,把錢留給新創作吧。
-
倫敦
奧立佛獎提名揭曉 音樂劇《小魔女瑪蒂達》受矚目
倫敦劇壇的重要獎項「奧立佛獎」日前揭曉入圍名單,音樂劇《小魔女瑪蒂達》獲得包括最佳男女主角、最佳配角及最佳新音樂劇等十項提名令人矚目。而一同入圍音樂劇類新製作則多是改編自著名電影或動畫,也令劇評人擔憂原創製作欠缺的問題。
-
紐約
林肯中心藝術節 名牌為主 不見「國際化」
雖然向來是紐約最國際化的藝術節,但今年的林肯中心藝術節排出的十檔節目,卻只有來自日本與巴西的兩檔算得上「國際化」,節目主軸分別是俄國馬林斯基芭蕾舞團、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和克利夫蘭交響樂團,內容不能說不好但不算新鮮,紐約客也因此少了一覽異國表演文化的機會。
-
倫敦
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慶五十 上演新作《靜默》
今年是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五十週年的團慶,慶祝活動從去年底就開始,除了演出莎翁經典,也不忘推出實驗新作,五月即與擅長實驗聲音與音樂的Filter劇團合作,演出情節跨越時空的新作品《靜默》,透過極簡舞台與各種聲音裝置,探討「說與不說」的選擇之難。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無敵變形金剛
21世紀,百無禁忌「玩」莎劇!
莎士比亞的作品,歷經數百年各家錘鍊,到了現在依然是劇場導演最愛挑戰的劇場文本,或是揉雜多元文化,或是乾坤大挪移轉換時空,或是電影廣播相互參照,總之就是「愈玩愈好玩」,而且厲害的是,能讓觀眾看了超級變變變的各家展演之後,還會想找到原典,一讀莎士比亞的無邊風景。
-
工作坊
反傳統的RSC,樹立新標準的RSC
雖然演出劇碼並不局限於莎劇,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簡稱RSC)最爲世人所熟知的,恐怕仍然是招牌上掛著的「莎士比亞」劇作。每年超過三十齣製作、旗下兩團各八十餘名團員同時於倫敦、雅坊上的史特拉福(Stratford-upon-Avon)兩地五處劇院演出、年度二至三齣重要製作國內外巡演、去年超過一百萬人看過一次以上的RSC演出、自詡「百餘年來在世界各地樹立莎劇製作的標準」。這些難以望其項背的記錄,一直鞏固著 RSC在莎劇表演業界的「正典」地位。 然而,一如作爲「西方正典中心」的莎士比亞不斷地遭受挑戰與質疑,RSC的表演風格也不斷地在做調整、創新,而非固守傳統地那樣「皇家」。此次來華指導工作坊的團員Virginia Grainger就表示,「反傳統是我們RSC一貫的表演政策」。 從節目單的安排可以發現,RSC的演出素材既有莎劇,亦旁及其他(可能近四百年未曾演過的)伊莉莎白時期戲劇、當代戲劇,以及較爲早期、或觀衆較不熟悉的歐洲經典。而團員們除了劇場演出經驗外,更多曾在電視、電影圈演出。長期以來RSC致力於與各國不同的導演合作,近期更積極尋求與年輕導演的交流。這些因素都說明了RSC在表演風格的雜揉與吸納。若要尋求RSC的表演風格,或許就像Grainger所說的,「完全得看導演來決定,沒有固定的模式」;「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門的內在心靈開發方法,那不是可以輕易解釋的」。 RSC的教學課程 由於「RSC的演員都是世界一流的演員,所以團裡並沒有任何固定的訓練課程」。相反地,RSC裡頭成立有陣容龐大的教育部門,來訓練、指導外界想一窺莎劇表演堂奧的民衆。這次於台灣舉辦的工作坊,就是屬於RSC在海外推廣莎士比亞的計畫部分,其目的是「爲了讓更多人了解、欣賞並喜愛莎士比亞」。此外,RSC在國內還特別針對戲劇教師、藝術教育者設計工作坊與短期課程,內容包括如何翻出莎劇新意、如何指導學生演出莎劇、個人表演技能的開發與提升、協助學生準備學科能力會考的表演指導等等。至於在劇場技術部份,RSC也備有燈光、音效、舞台等實務課程可供選擇。 聽起來RSC的表演方法好像有點遙不可及,但曾經擔任戲劇教師多年的
-
回想與回響 Echo
風格與詮釋
所謂「原汁原味」這樣的說法,不僅語義含糊,而且有如海市蜃樓般虛幻不實。比較値得留意的,恐怕是演出風格與角色詮釋的問題。因為這兩者直接關係到表演團體──尤其是導演與演員──對搬演戲碼的認知與詮釋。
-
工作坊
莎劇體驗進行式
此次工作坊的總體教學目標以「扮演意圖」為主,旁及莎劇語言的節奏練習與詮釋實驗。主講老師Ginny 完全捨棄角色的内心建構,代之以種種外在的刺激、環境變化,讓角色依此尋找他所必須採取「對應策略」(tactics)。對於語言的態度,更是棄正典文學意涵不顧,而專就其結構開膛剖腹。
-
東京
莎劇、能劇、悲劇、警世劇
故事是熟悉的:一個看不透權力本質的老邁君王和三個女兒間的分家悲劇;原始背景是政治的:內戰爆發前的英國,法國正虎視眈眈地伺機而動;演繹的版本是多元化的:前有黑澤明的《亂》,近有女性主義的電影版A Thou-sand Acres;是的,莎士比亞的《李爾王》從來就不是個容易的題材,太多珠玉在前、太多角度可揀。 九九年九月,日本名導蜷川幸雄給自己一個追加難度的挑戰,與莎劇權威團體──RSC合作,並邀來以主演電影《瘋狂喬治王》(The Madness of King George)而獲金像獎提名的耐吉歐.豪森(Nigel Hawthorne)飾演「李爾王」,與國人熟知的日本明星眞田廣之巧扮「愚人」(The Fool)。全劇以英語發音,先在日本彩之國藝術劇場演出十六場,十月底再赴倫敦巴比肯中心公演二十四場,接著自十二月初也已在莎翁故鄕史特拉福(Stratford-upon-Avon)作千禧跨年的四十三場演出。這樣的跨國製作除了牽涉大批人力物力,更隱含著背水一戰的必勝決心:想想看,日本人指導RSC演莎劇!筆下從不留情的英國劇評人想必早就躍躍欲「批」,火眼金睛地準備大審一場。 聰明的蜷川集合日本設計好手,給了《李爾王》一個多重國籍的古典包裝,再大刀闊斧地修枝剪葉,以簡潔的動線與輪廓塑出現代感,不時還綴灑些零星的東方情調,果然贏得英日一片好評。在戲劇表現上,蜷川放下以往討好的誇張肢體,謹守「少就是多」(Less Is More)的準則,作出某種東方內斂氣質的示範,怪不得泰晤士報讚道:「終場更是深刻動人,就因爲它是如此的單純、沉靜,而充滿尊嚴。」蜷川能在東西文化間拿揑得如此得宜,眞是高招! 《李爾王》設計群表現傑出 即使在像我這樣對所謂「東西合璧」、「跨國合作」抱持懷疑態度的挑剔觀衆眼裡,堀尾幸男設計的舞台也令人喝采。開場的氣勢懾人:左右幽深的竹紋木牆,從兩邊向遠側中線延伸至未知的黑暗裡;向前傾斜的舞台中央,穩穩地放著獨一無二的權力寶座,在前面攤開來的是張繪有地圖的大毯,暗示著一場至親手足間的領土爭奪即將在其上展開。音樂設計宇崎奄童和音效設計井上正弘與蜷川合作多年,其用日本三弦、邦樂混出的聲音,神秘而富張力。 從斜坡後背光出現的人物,像是彼此命運中無法選擇或抗拒的因子
-
東京
在老英的地盤上征服莎劇
曾於一九九三年率團來台演出的日本劇場導演蜷川幸雄,日前在東京近郊的彩之國藝術劇場推出「莎翁回顧系列」的第四齣大戲《李爾王》(King Lear)。這部與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 合作演出的跨國製作,此刻更已遠征倫敦與莎翁的故鄕,進行跨年度的六十七場公演。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莎士比亞的劇場
莎士比亞不但寫劇本、參加演出,而且曾任戲院的股東長達十七年之久。我們閱讀莎劇時,不可忽視這三重身份,以及劇院硬體和劇本結構、品質間的依附關係。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賣酒起家的聲名
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是當今世上最著名的劇團之一,以融合古典與現代、高雅與通俗的精采演出,贏得國際性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