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3歲半開始學鋼琴。對於那時候的我來說,鋼琴是一種很酷的玩具,每天的練習並不感覺像是任務,而更像是一種有趣的挑戰。雖然我已經不記得第一次接觸鋼琴的感覺,但我知道,音樂逐漸成為了我生活中無法分割的一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變得更為重要,像是我表達情感的工具。
在音樂學習的早期階段,我主要專注於技術練習。那時候我還不太明白,音樂需要用心去理解每個音符的意義。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當我來到德國留學後,我對音樂的認識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德國有著悠久的音樂傳統,無論是貝多芬、巴赫還是布拉姆斯,這裡的每一座城市似乎都蘊含著濃厚的音樂氛圍。我發現,音樂並不是單單的技巧展示,而是一種能夠超越語言的藝術,能夠打動人心。
在德國的學習經歷改變了我對音樂的看法。在這裡,我接觸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與他們一同學習和表演的過程中,我不僅提升了演奏技巧,也學會了如何用音樂來講述故事。每一首樂曲都像是作曲家的人生片段,充滿了他們的喜怒哀樂。作為演奏者,我應該將這些情感傳遞給聽眾。這一點讓我深刻體會到,音樂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挑戰,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共鳴。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中,保持自我並不容易。我時常會問自己,什麼樣的藝術家才是真正的成功?是那些有很多粉絲和關注度的人嗎?還是那些能夠創作出真摯動人作品的人?對於我來說,後者才是我所追求的目標。我不希望僅僅成為一個被大眾喜愛的音樂家,我希望能夠創造出能夠長久留存在人們心中的作品。
我知道,要達到這個目標,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音樂的世界無窮無盡,每次我以為自己掌握了某些技巧或風格時,總會發現更多的挑戰在前方等著我。這讓我明白,成為一個偉大的藝術家並不是輕而易舉的,而是需要不斷的學習與成長。這也讓我對未來充滿期待,因為每一次的挑戰都是一次新的學習機會。
我希望自己未來能夠成為一位能打動人心的音樂家。我不僅希望能夠藉由我的作品傳遞情感,還希望能夠在這條道路上不斷創新。比如,現代音樂和古典音樂的結合,或是與其他藝術形式的跨界合作,這些都是我未來想要嘗試的方向。我相信,只有不斷挑戰自己,才能在音樂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
期待自己能成為一個既有深度又能感動人心的音樂家。無論未來的路有多麼困難,我都會保持對音樂的熱愛,堅定地走下去。我相信,音樂不僅是我的愛好,它更是我的生活方式與夢想所在。未來的我,希望能夠站在舞台上,透過音符傳遞情感,與聽眾分享我心中的故事。
黃子寧
2009年生,3歲半起由媽媽啟蒙學習鋼琴並師事張素惠老師。小學一年級即在鋼琴家葉綠娜教授門下學習。11歲赴德國就讀學習,目前15歲就讀德國漢諾威音樂院先修班,師事Pr.Elena Levit 教授。